丁友:带上管理经验回来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6:54:58 作者:赵洪浪

   

由于城里接连不断的种族冲突和混乱治安,和几乎所有的当地居民一样,丁友的家早已搬到了底特律偏远的郊外,除了不停切换手中的电视遥控器,那里的晚上没有任何娱乐消遣的场所和方式。

  底特律城内空荡荡的,人口规模骤降至100万以下,连之前应该拿到的联邦政府对于百万人口城市的特殊补助也没有了。“这个城市真是没法救了!”丁友有些无奈地说。

  金融风暴的突如其来,更加让这座没落之城陷入了动荡与恐慌,就连曾经引以为豪的汽车生产线也越发冰冷,让人不寒而栗。

  

  快速扩产导致裁员

  今年以来,丁友所在公司接到的新定单并不是特别多,市场销售额日益锐减,尽管公司有着相当不错的规模和产品。

  而在全球经济灾难降临之前,贝尔(BEAR)这家来自德国的私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还在源源不断地为美国“三大”甚至宝马、奔驰等众多汽车巨头提供着车载空调、发动机冷却器等配件。进入美国短短8年,公司在北美汽车配件的市场份额就从零上升到现在的16%,“公司发展还是挺不错的,像我所负责的汽车空调,现在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18%。”对于这几年的工作状况,丁友还是感到比较满意。

  但由于私立性质,公司内部没有相应的工会组织,并不能影响通用、福特等大汽车公司的决定权,难以与它们保持稳固的合作关系。

  丁友感叹:“我们只能靠自己的真本事竞争,因为很多公司和通用、福特有很深的关系,它们直接就能拿到项目,我们通常要和对手在价格和技术方面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胜出。”这样的情况在金融危机袭来时变得更加严峻,因为通用、福特等汽车巨头早已将目光投向了自己旗下的零部件厂商。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也正由于私立原因,公司并没有太多受到股票市场震荡的影响,德国银行还给了很大一部分资金支持。相比困顿的美国汽车厂商,公司虽然销售困难,但至少在财务方面还比较健康。

  2000年,丁友来到这里时,正是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第8年。由于规模的扩展和美国汽车工业的繁荣,当时公司决定从之前的商业卡车零部件领域转向主要为轿车和小型卡车提供汽车空调冷却器等配件,丁友赶上了公司扩张的最好时机。

  据他回忆,那段时间几乎全泡在了工厂里。“公司有好多新项目排队上马,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扩产上面。” 

  就这样,贝尔在美国市场迈开了前进的步伐,购买设备、扩建工厂、增加产量……但到2006-2007年的时候,美国汽车工业衰败加剧,虽然丁友他们已经感觉到产量可能达不到预计数字,但由于扩张过程中,很多合同早在两年前就签订好,摊子也铺下去了,作为供应商,只要整车厂客户方面没有做出反应,公司所有的工作还得按计划进行。

  “按照客户当初给出的指标我们去增加产量,结果现在来看,我们是增加的太多了,很多项目也中途搁置了。”丁友无奈地表示。

  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贝尔必须得在这条产业链上行走有余,他们不仅要和上游的整车客户保持合作,还要协调与下游二级零配件厂商的利益关系。现在由于经济紧缩,他们很多顾客已经花不起这个钱了,公司今年的销售量从预计值到现在的实际值已经有了2亿美金的缺口。而实际产量的缩减,同样影响到了下游供应商的利益。直到现在,公司还在与整车客户以及很多配件商进行协商,希望能将此前的合同损失降低到最少限度。

  2007年年底,为了能够正常运行,公司不得不进行第一次裁员。紧接着,由于同样的原因,第二批人、第三批人又陆续在今年夏天从公司离开了。

  虽然项目减少了,但作为部门的管理者,丁友的工作反而更忙了。公司的收入减少了,项目也不多了,部门员工的工资怎么发?未来的项目怎么开发?这些都是他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危机凸显个人价值

  在3次裁员风波中,丁友和他部门的伙伴们都没有受到波及,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并不是单纯的技术研发工作。

  从产品研发在图纸上画出第一笔,一直到产品运出工厂甚至售后服务,这期间涉及的采购、管理、运输等所有流程,作为部门总监的丁友都需要去掌握和协调,包括协调他们整个团队的工作。 

  正因为如此,丁友从来不会以一个单纯技术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知道公司赋予他的职责是什么。善于在团队里协调合作和跟客户沟通谈判的他,似乎对综合管理更为擅长。当他讲到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时,我们脑子里顿时浮现出一个对他评价最准确的词语,那就是“复合型人才”。在底特律的华人一般都从事着普通技术工程师的职业,丁友这样的人自然显得比较特殊。

  可以看出来,丁友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很清晰。在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进美国大汽车公司做技术工作的机会,反而选择了一家规模中等的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我当时觉得做具体工作并没有什么太大前景,无论多大的公司,也就是在一层楼里找一个椅子坐下来,一个礼拜不做事情可能别人都不知道,接触的人也少,对公司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丁友这样解释自己当初的考虑。

  “在那家法国公司,我做的工作就是直接跟下面的供应商打交道,日复一日积累了一些经验,最后就到了现在这家德国公司。”让丁友感到最满足的是,他所做的工作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效益,这种状态符合了他的初衷。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公司的几次裁员风波中,丁友的价值被充分体现了出来。因此,他现在仍然可以安心做着以前的工作,而且还比以前更忙了,丝毫不会有害怕丢掉饭碗的惶恐。

  

  坚定的归国选择

  但表面上的平静显然掩饰不了丁友对公司前景和个人发展的担忧。对于这个沉迷于思考的人来说,一大堆问题常常问得他自己耳根起茧:这些项目投产以后怎么办?因为他们的大客户都没有新项目可上了,产量也砍下来了,这些大汽车公司将来会怎么样?合并不合并?公司会不会垮台?……这些都是现在看不清楚的。怎么对付这个糟糕的现状、未来又该怎么办,常常害得丁友和同伴们的聚会充满了烦躁不安的气氛。

  回国对于海外华人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字眼。2005年,“海归”回国的浪潮牵动着每一个在异乡奋斗的游子的心,丁友也是其中一员。直到2006年,他想回国的念头越发强烈。但是,由于工作的奔波操劳而顾及不暇,这个念头最终成为了他脑海里没有成型的构想。

  当手里所有的工作都走上稳定的运行轨道后,转眼间,美国汽车工业的不景气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再次把回国这个话题摆在了丁友的面前。有了初步的打算,他最近和国内一些汽车企业的朋友交流更加频繁了。

  “现在不只是汽车工业,整个金融市场都不行了。”在丁友看来,美国的汽车市场已经从顶端开始走下坡路了,“两年前,美国的汽车市场销量还能高达1700万,而今年的预计只有1300万了,今后几年怎么样真的说不清。”丁友说,无论如何,他都认为,美国的汽车市场在技术方面都比较成熟了,以后做得再多,用的时间再长,也就是这样了,“很难再有什么太大的突破。”丁友相信自己的判断,“除非汽车公司或者说我们这些供应商有什么新的非常突破的技术。但是这种机会比较少,整个的技术和市场基本上比较饱和了。”

  相反,国内市场对丁友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借着出差和回国探亲的机会,丁友仔细留意了最近国内汽车产业的形势:“国内的汽车市场还是处于上升阶段的,销售量每年都在迅速的增加。”这无疑让丁友备感兴奋。

  和大部分的海外华人不同,对于丁友来说,回与不回最主要的顾虑不是在家庭。两个孩子已经在州外上大学了,“不在身边,也不用操心了。”不仅如此,他还得到了太太的全力支持。他的太太在一家由美国卫生部拨款的医院工作,金融危机也波及到了她们一些部门的同事,所幸的是,太太所在的部门得到了一家医药公司的款项,目前状态相对稳定。

  “她可以找到合适的机会后随时回去。”丁友笑着说,在家庭和回国的选择之间,他的心态无疑是平和的。

  

  回去就得做出事情来

  “回去我能做什么?国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我再三斟酌的问题。”丁友深思熟虑的作风体现出他学技术出身的严谨和务实,“如果这两个方面都解决不了,那回去就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个人问题、家庭问题、生活问题都会受到影响的。”因此虽然很想回去,但丁友从来就没有盲目冲动的心态:“因为我要回去就一定得做出一些事情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通过对国内产业环境的了解,丁友觉得,目前国内不缺具体做技术的人才,但是还缺乏能够精通汽车配套领域及综合管理方面的人才。

  丁友在谈到自己工作多年的收获和经验时,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对各国人员文化背景的了解甚至精通。“在这个地方我就是老外,我们部门有美国人、印度人、德国人、还有西班牙人。”丁友经常和同事聚在一起,谈论自己国家人不同的个性。

  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和与人沟通,他总结出了这样一些有意思的现象。

  “美国人很直率,有什么问题总是马上提出来让你改正,中间没有什么任何客套话;而德国人更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他认为是怎么样的就是怎么样;墨西哥人却是比较靠近中国人的性格的,比较委婉。”丁友兴致勃勃谈论到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塑造的独特个性。当然,他的这些耐心观察和总结分析是用在以后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的,“在工作中,你就知道这些人他们是怎么想的了,哪怕他只说了几句话,你也能揣摩到他背后的意思。”有心的丁友认为,这方面的经验不仅对国内的汽车工业,对其他任何行业的影响都是尤为重要的。“现在中国也都开放了,世界各国的人都有,国内企业在与他们合作过程当中,怎样把握好交流的尺度,做到最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我很愿意回国和大家分享经验。” 

  不能忽略的是,丁友并不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程师,他所从事的工程开发项目是要从设计开始一直管到投产直到产品面世,这其中牵涉到所有的部门,从采购到计算部门到质量部门,后勤部门等等。因此,丁友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生产链的了解是其他技术人员所不能达到的。“我希望能够把我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及管理上的经验带回国内汽车企业去。”丁友显得自信而迫切。

  和同样在海外从事单纯的技术研发的华人比起来,丁友“复合型”人才的身份显然是他回到国内的优势,选择供应商或者汽车企业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即使认清了方向和目标,他目前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说知道了国内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在技术方面,国内对人员的需求是怎样的我还真的不清楚,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都可能选择的。”他告诉我们,过几天正好要去深圳出差,“趁这个机会,我会考察一下国内的汽车市场,跟国内的一些企业接触沟通。”他特意还拜托了国内的一些朋友帮他时常留意关注着国内的形势。“我也希望能和你保持联系。在这期间给我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丁友诚恳地向我们委以了这一重任。 

  “我回去的话,把我在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及管理上的经验带回去,然后学习我们国内这么高的汽车销售量是怎么做上来的,这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国内的汽车工业一定会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丁友言语中充满了自信。当被问到是否担心适应不了国内的文化时,他很爽快地否认了这点担忧:“适应过程总是要有的,特别是谈话方式上,但我是从那里出来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背景是不会改变的。”

(作者/ 赵洪浪)【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