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危机公关

汽车人传媒 2014-12-22 16:08:28 作者:汽车人传媒

“危机公关?太常见了。我原来做的那个饮品项目,一个月怎么着也得有个七八个小危机吧,什么瓶子里有小虫啊,什么检测指标不过关啊,那才叫揪心。现在做汽车也会碰上三四起,当然小很多了,也就是维修总修不好之类的。”陈治刚,一家公关公司的客户经理,在他看来,中国汽车企业还没遇到过真正的危机事件。

“没有危机公关我们怎么生存?常规的公关预算都缩减了,我怎么养活这么多人?”作为一家公关公司的老板,王通甚至觉得有危机,才有商机。

“我们做的就是收保护费的项目。”穆林说完坦然地看着《汽车人》记者,这个曾因捞过界而被起诉的公关人,说起这个话题仍然毫不忌讳。‍

危机公关,这个曾经很重大的话题,现在已经变得很平常了。在《汽车人》对营销界人士的采访中,这个观点在圈内已经得到公认了。

危机公关常态化之后,企业如何处理危机?公众又如何看待危机?媒体在危机中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全都需要重新梳理。对于成长中的汽车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捂不住的负面

几年前,企业看待危机的态度,还完全不同。那个时候虽然网络媒体也很发达,但很多危机还可以“捂住”,而企业最热衷的也是“捂住”负面新闻。

“有人给我介绍过一个职位,工资挺高,但谈了一下,我根本不敢去。那家企业盘子很大,还有不少影院什么的,但总被财经媒体盯着。他们招公关经理就是去‘灭火’的。幸亏我没去,一个月以后他们总经理就被抓起来了。”Christina现在谈起还在庆幸自己的好运。

然而,如今这种操作方式已经落伍了。微博的兴起,让普通消费者也有了充足的话语权,危机再也捂不住了。

更何况,危机事件的传播速度从几天进一步缩短到了几小时,等到当事人醒过神来,已经铺天盖地了。

回忆有一次客户的埋怨,陈志刚至今还觉得有点冤。平时关系不错的网络媒体,突然出现了客户的负面新闻,正在睡周末懒觉的陈治刚接到客户电话后,马上找到了熟悉的编辑,才知道这是机器自动抓取的,虽然值班编辑还没上班,信息也已经自动铺出去了。

“谁也堵不住消费者的嘴,现在企业已经是弱势的一方了。”在《汽车人》的采访中,屡次听到这样的声音。

深埋还是坦白?

翻开公关经典教科书,在危机公关这一章,都会告诉我们,处理危机,要对消费者坦白,要真诚地道歉。但在实际操作中,坦白和真诚全都是奢侈品,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一般来说,危机有常规危机和大型危机两种,处理方式也很不一样。

常规危机,一般是企业出现小问题后被媒体抓住,负面报道在纸媒和网络媒体上出现。公关部门或者公关公司会找到原发媒体进行沟通,可以澄清的尽量澄清,或许还能争取来一篇相对正面的报道。

“有些媒体没有道德底线,把很小的问题放得很大,而且不见血不撒口,我们行话叫做王八媒体。太流氓的媒体,现在我们一般不搭理他。”王通这样说,“话糙理不糙。实情就是这样。”

当然,如果对方是恶意的,企业往往不予理睬,直接进入下一步了。

所谓的下一步,就是删帖或者沉贴。删帖花费相对大,因为网络转载量大,往往还要贿赂相关的利益人,沉贴则相对简单,就是短时间内发布大量的正面信息,将搜索的前三四屏结果都占据。就这样,危机被瞬间“深埋”了。

大型危机,才是企业所面临的真正考验,应对的不好可以倾覆一个成功企业。三鹿牛奶的例子至今让圈内人犹有余悸。下一个可能如此挂掉的会是谁?在蒙牛黄曲霉素危机、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很多人恍然大悟:不少名声赫赫的企业其实离身败名裂只有一步之遥。

“到了这一步,就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范围内了。”《汽车人》采访到的公关人在这个问题上都很坦白。

其实,大多数公关公司提出的危机处理方案大同小异,并无本质差别,也没有将企业从水深火热之中捞取出来的魔力。

中国特色

高管们基本都通宵达旦地开会,讨论一连串的问题。不同部门在激烈地博弈,做销售的看短期利益,做品牌的看长期利益,大老板要平衡整体利益。

悲剧的是,大公司多名高管集合在一起,产生出来的决策却往往是最保守的,官方声明的措辞往往是最不招人待见的。“这是博弈的结果,还有企业的惯性,你懂的。”穆林谈到这个话题,笑得意味深长。

“为什么总是死扛着不道歉?”这个问题不仅《汽车人》想问,很多消费者也迷惑不解。

“真诚?那就死掉了。我们要做出一副真诚的嘴脸,但不能真正真诚。”这个回答太有中国特色了。

当然还有更中国特色的,那就是危机发生之后企业必须当即向上求援,比如上级主管单位或者地方政府,他们都是最可能为企业说话的部门。只要有一份主管部门的批文,或者一纸封口令,企业的危机就算解决大半了。

剩下的就是等待了。“抱住头脸,耐心挨打,挨过这两周,舆论焦点就转向了。”

的确,中国消费者早就见怪不怪了,对危机公关和企业一样显得习惯了。“哦,那个事儿啊,我看到微博上传了,不过真假不知道,不管了,空气都有毒了,难道还不活了?”说起最近微博上某企业核心技术徒有虚名的传闻,准备出手买一款德系车的吴小姐显得很淡定。

恐怕这最后一个秘诀,才是中国式危机公关的核心价值所在吧。(注:由于保守商业秘密的原因,应采访对象要求,本文中所涉及的人名和公司名皆使用化名。)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