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最美

【汽车人◆最美】易兵:“手艺人”也得勤思考

作者:
纪旭
时间:
2019-04-07 08:40:42

 

“技术改进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多思考,只要你想得到,没有什么是攻克不了的。”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正在工作中结出更多的果实,就在今年,易兵又申报了一个最新的专利。在从事模具维修三十余年里,易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也正在不断创新中实现着更高的价值。

 

文/《汽车人》纪旭

 

3月的武汉正值樱花烂漫的时节,如绯红轻云般的花海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蔡甸区的武汉花博汇观赏短暂的盛景。而与景区隔街相望的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内,却是工人们在零部件与机械组成的“车海”中辛勤劳作的景象。在厂区深处一隅的冲压车间中,几名工人正在聆听着易兵的指导,他们表情肃穆,似乎生怕易师傅挑出他们工作中极小的瑕疵。

 

两鬓略带斑白的易兵师傅此刻脸上写满威严,用凌厉的眼神盯着徒弟,操着略带东北口音的普通话训导着:“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传统手艺还需要提升,公差要控制在百分之几毫米。”徒弟们则赶紧心悦诚服地频频点头。

 

 

虽然口音很“东北“,但易兵却是个地道的湖北人。“我其实是湖北人,我这个普通话是跟东北人学的,当年援建十堰的时候,来了不少东北人。”在向笔者解释自己身份时,易兵第一次露出了笑容,“生活很湖北,口音很东北”,连他自己都感觉这种“巧合”令人莞尔。

 

即将步入知非之年的易兵在东风“系统”内工作已有三十一个年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兵”。2008年,他加入东风乘用车公司,十一年来,他扎根生产一线,在模具维修岗位上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用出色的技艺和踏实的工作作风保障东风风神车的品质。和模具打了三十一年交道的易兵师傅,始终保持着恒心与匠心。

 

“我觉得在技术层面上,没有真正搞不定的难题,只要你真正钻进去,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回忆起进入东风乘用车公司后遇到的种种困难,易兵扬了扬眉毛,仿佛找到了挑战困难时的兴奋感。“当时我们的新车型已经准备上市了,侧围模具回厂的时候,发现超越了材料的极限性能,零部件总是开裂。”

 

面对这个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情况,重新设计改造产品已经不现实了。“领导下的死命令,一个月内必须把零件问题攻克!”易兵和他的团队临危受命,攻克难题责无旁贷。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易兵带领团队通过现场的观察和研究,终于找到了对模具进行改造的方法。

 

 

但此时模具调试却又成了极费工夫的工作,为了在新车上市前解决全部问题,易兵直接住在了车间里。夜以继日地调试,失败后又摸索新方法,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只要能够进行模具调试,他带领团队马上就开展工作。“那个时候每天都工作到2-3点。有时候实在太累了,靠着设备就睡着了。”就在这种“执念”和对工作极度的责任心下,易兵用了20天就解决了技术上的改良难题,圆满地保证了新产品的顺利上市。

 

“我觉得人要有执念,尤其是在技术方面,我一定要攻克它、解决它。”谈到工作,易兵从椅子上挺直了背,眼中又重新闪出凌厉的光。执着的态度伴随着易兵的职业生涯,也是他工作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源泉。多年来,易兵结合自己的经验,对产品模具结构进行改变、组合、嫁接,创造出了不少新的设计方式和装配结构,解决了大批生产技术难题。

 

在2017年,他的发明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曾经在模具生产过程中,由于结构所限,会产生很多废屑,这就造成返工率高,停机时间长等问题,导致生产效率受影响。在冲压生产的90分钟时间里,只有65分钟是在制造,而25分钟是用来擦模具,清除废屑。易兵从工作伊始就遇到了这个行业性的难题,“怎么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伴随了他很多年。

 

2017年东风风神AX4车型上市后,易兵主担该项目。多年的经验积累在这一刻爆发了,易兵脑中灵光乍现,“为什么不能在常规结构上做技术革新,彻底消除这个问题呢?”有了想法后,易兵带领磨修工开始对废料刀工艺进行改善,而他本人也完全陷进不成功不罢休的状态。经过3个月不断试验,40多次大大小小的改制,易兵终于在2017年6月成功发明了新的废料刀结构,实现了无废屑生产。

 

相比以前,现在平均每批次冲压件生产,省去了擦废屑的25分钟时间,单位时间生产效率从244件提高到352件,合格率从80%提升到96%以上,返工率也比原来降低了10%。“其实说难也不难,工作还是得动脑子,我到现在都享受动脑子带来的乐趣。”易兵对技术不仅有执念,更喜欢动脑子思考,在他看来“傻干”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打好基础“活学活用”才能真正在专业上有更高的建树。

 

 

虽然在工作中有着突出的业绩,但易兵对自己仍不是很满意,他总说自己还应该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对自己尚且如此,对徒弟们就更谈不上满意,“现在年轻人的手工技艺,完全比不上老一辈的工人,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其实在易兵心里,并不是真正对年轻人过于挑剔,而是一直保留着老辈人对“手艺”的骄傲。

 

这种骄傲从易兵年少时就一直深深影响着他,父亲和师傅是他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榜样。“我的父亲是省建六局支队最好的外线电工,提到他,周边的人没有不知道的。”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让易兵感受到了群众对于“工匠”的敬重。

 

易兵的师傅是在援建时第一批调到二汽的,他的手工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当时十堰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物资极为匮乏,钣金工人出身的师傅就用手工直接敲出一个水壶来烧水用,“那个时候没有任何胎具,纯靠手工,铆接上后根本不用锡焊,直接可以烧水,而且造型极其规整。”易兵回忆起师傅做水壶的场景,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在易兵刚参加工作的年代,厂里的老师傅之间总会彼此不服气,一言不合就展开技能比武,几个50多岁的老师傅经常现场比试起来,他们对技术的较真儿深深影响着年轻的易兵。“你老说你行,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是他对那个年代师傅们斗技最深的印象。

 

手艺人的骄傲从不掩饰,也不会服输,每个人都力争要在技术上登峰造极。在这种“攀比”风气的感染下,年轻的易兵总是黏在师父身边,自己的工作做完了,就问师父还有什么活儿没干完,能不能交给他来做。就算没有工作,易兵在每天下班后还要再练习2-3个小时的基本功。

 

通过对手艺忘我的磨炼,易兵在一次规模很大的技能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也终于获得了师傅的认可,“徒弟带出来了,没有丢我的人。”他回忆当时师傅很兴奋地请他到家里吃了一顿饭作为奖励。多年以后,到师傅退休时,易兵已经是他们那一代工人中最出类拔萃的代表。

 

 

手艺需要传承,精神也需要继承。在传授技能方面,易兵尽心尽力,积极发挥技能大师的作用。为了使更多年轻人成为企业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在加快技术传承的同时,易兵在工作之余编制完成了《模具维修基础知识》、《模具维修典型案例》、《模具维修快速处理方法》等共计三万余字的培训教材。十年来易兵培训的员工超过20名,带徒弟11名。这些曾经的新人现在有些是技师,有些已经是高级工,成为了冲压车间攻坚克难的技术能手。

 

“技术改进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多思考,只要你想得到,没有什么是攻克不了的。”多年来形成的习惯正在工作中结出更多的果实,就在今年,易兵又申报了一个最新的专利。在从事模具维修三十余年里,易兵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也正在不断创新中实现着更高的价值。(文/《汽车人》纪旭)【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