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专题

【汽车人◆十九大专题⑤】这五年,中国汽车加速走出去

作者:
邢秋鸿
时间:
2017-10-14 23:16:20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中国出口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中国车企要做的是走出去、扎下根、铺好路、结硕果……

◎ 《汽车人》记者  邢秋鸿

如何评价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是本国的汽车销量?不,汽车出口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纵观汽车强国汽车出口量,都占到其总产量的50%以上:西班牙、比利时为90%,英国为80%,德国为77%,韩国、法国在70%左右,日本也超过了50%……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的出口占比显得微乎其微,与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国的身份极不协调。

诚然,我国的汽车制造从1953年起步,到现在也只有六十多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汽车出口都是无偿援外;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汽车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出口。

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汽车出口的增长速度十分迅速,从2002年出口2.2万辆,到2012年出口突破百万辆,仅用了10年时间。2012年之后的五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一直处在下降的通道。

看到这些数据我们不禁要问:在中国国内市场如火如荼之时,中国汽车出口为何在节节败退?中国市场高歌猛进的背后是不是在给他人做嫁衣?

经济遇冷导致“滑铁卢”

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量突破百万关口的时候,有关部门曾设定2015年突破300万辆的目标,谁成想出口量一连几年都处于下跌。有人将中国汽车出口下跌归结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力问题。但随着技术积累,中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外观、动力、操控和内饰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产品力”三个字并不足以概括中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滑铁卢”的原因。

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一直是新兴市场和资源依赖型国家。近几年来,大宗商品和国际油价的下跌使得一些国家的经济遭受重创;同时全球政治形势的动荡,更令一部分国家雪上加霜。

巴西是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之前经历的经济动荡导致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自2012年开始下跌,主要的两家出口企业——奇瑞和江淮2014年的出口量均跌破1万辆,2015年下降到5000辆左右……其实,不光是新兴国家市场,处于欧洲发达国家市场的希腊也因为债务危机而导致汽车销量持续下跌。

如果不看这些新兴市场,我们的机会又在哪里?美国、欧洲、日本市场看似开放,背后却有着很多看不见的壁垒。这种看不见壁垒正越来越趋于制度化。

立足于国际市场,中国汽车的现实情况也不容乐观:谈豪华和品牌,你比不上德系;论运动和肌肉感,难以与美系分庭抗礼;说工匠与技术,无法与日系相提并论;只剩下一个性价比,却又有韩系车领先……

每一个市场都具有自己的机遇和挑战。但,机遇是大家的,而挑战却是自己的。中国自主品牌决定走出国内的“温室”,要经历的风雨还有很多。

“一带一路”催生出口热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驱动之下,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被频繁提起,但出口本是市场行为,而非政策驱动下的标准动作。

今年出口增长似乎可以期待。今年上半年,我国整车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约25万辆,同比增长33.2%,占整车出口总量的57.1%。也就是说,我国每出口两辆汽车,就有一辆运往“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

站在国际市场,汽车出口很多时候并不是单一的企业行为,更需要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无界沟通。这一点,不妨看看离我们不远的韩国。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并不早,但是韩国政府不断与各国合作,缓解贸易摩擦。韩国与美国达成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根据该协定,美国立即取消了排量3升以下车型的汽车关税。与欧洲的合作也有类似的案例,在日本车都无法进入的欧洲市场,韩系车却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如果说中国政府没有充分支持我国的产品走出去,这真是比窦娥还冤。看中国的高铁,就随着国家领导人的出访而在当地生根发芽,逐步在全球市场立足。但汽车和高铁相比,就差在自主研发上。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之下,在与国际汽车企业竞争的过程中,中国汽车若想真正取得优势,技术仍是无可回避的基础,这就要求我国车企加强研发投入和相互之间的协作。

作为后起之秀的代表者,特斯拉的商业模式似乎值得我们借鉴。特斯拉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电池技术,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也为它带来了不小的上升空间。成立之初,特斯拉定价为10万美元,凭借其环保理念和科技定位,争取到了有环保意识的高端消费群体。特斯拉前期的高售价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发的高投入。之后又创新性地提出了回购业务,消费者可以按照梅赛德斯-奔驰S级的折旧率得到现金返还,也是特斯拉吸引消费者的重要举措。

这五年,中国汽车出口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诚然,站在年销量超过2800万辆的超级汽车市场之中,其他国家的市场销量显得微不足道。但在投资市场有一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中国出口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中国车企要做的是走出去、扎下根、铺好路、结硕果……这就需要忘记在中国市场取得的“荣誉”,根据当地的特色在商业模式上寻求创新,根据未来的消费需求进行技术布局。(《汽车人》记者/邢秋鸿【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