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3 > 2023年第8期

中韩车企竞争的下一个舞台

作者:
时间:
2023-08-11 13:07:02


地缘政治关系对汽车出口和海外的本地化产能影响,是决定性因素。

 

文 /《汽车人》齐策

 

上半年刚过去,各国汽车出口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完全出来。即便看不到完整数据,业内也都明白,今年上半年延续了去年的趋势,在汽车制造强国中间,中韩是唯二两个整车出口增长还在突飞猛进的国家。

 

在全球汽车贸易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欧美日等国车企出口份额,受到侵蚀。

 

那么,何时何地,中韩整车出口会直接发生面对面的竞争?这可能是业内比较感兴趣的。

 

汽车成为韩出口希望

 

《汽车人》在《中国管制镓锗出口,对新能源车产业链有何影响?》一文中提到,中国和韩国的汽车出口,在国家贸易体系里地位不同。

 

中国的机电产品全面发展,除了少数尖端产品,几乎没有短板。而韩国出口集中于十几个大类,如果从金额顺序排列,前10位应该是:芯片、石化类、汽车、通用机械、钢铁类、汽车零部件、显示面板、船舶、通讯设备和生物制药。

 

现在芯片处于明显的下行周期,叠加了美国对华芯片和设备的禁运措施,韩国芯片出口同比跌了40%,整车(包含KD类散件)出口取代了芯片,成为出口金额最高的品类。在整体贸易额连续16个月下滑的背景下,虽然6月份转为顺差,但进出口都是下跌的。

 

从韩国整体贸易盘子来看,和中国竞争得越来越激烈。就算芯片,也由于长江存储的崛起,让海力士和三星很难受,社交舆论讽刺说,长江存储治好了三星动辄厂房失火的毛病(制造紧缺涨价)。

 

就连韩国一向占据绝对优势的LNG船制造,今年上半年拿到的订单数也不如中国。6月份,韩国对华出口下降10%,是15个月以来下降最少的一个月。而今年前5个月对华出口下跌27.4%。

 

因此,汽车成了扛起韩国出口的希望所在。从外向型经济体的角度看,汽车出口的地位已经不容有失。

 

5月份,韩国汽车出口62亿美元,同比增长49.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1亿美元,增长率64.3%。

 

6月份,韩国汽车出口62.4亿美元,同比增长58.3%。6月份,韩国五大整车品牌(现代、起亚、KG Mobility<即原双龙>、雷诺韩国、韩国通用)合计出口56万辆。从数量上看,也几乎和5月份持平,出口数量占据总产量的75.6%。

 

这里面,现代-起亚是主角,6月份本土产量达到64万辆,其中出口比例接近80%。今年上半年,起亚在国内、美国、欧洲和印度,都刷新历史销量新高。

 

从4月数据看,韩国汽车主要目的地,排在首位的是北美(29.88亿美元),其次是欧洲(14.87亿美元)、亚洲(5.21亿美元)、中东(4.76亿美元)。其中,亚洲出口剔除了海湾地区,其实主要就是东盟+印度。

 

韩企在美风生水起

 

美国作为目的地,在韩国车企出口中占据份额最大,成长性也最高。这也能理解为什么韩企在美国投资最为庞大和深入。

 

而中国车企和供应商,对美国的投资是非常谨慎的。从2021年开始,宁德时代虽然屡次受整车厂邀请,到美国或者墨西哥开设工厂,但至今进展不大。《汽车人》曾经讨论过(《特斯拉“动员”中国供应商去墨西哥的小心思》),众多供应商到墨西哥,去给特斯拉做配套。但它们的投资额度,与电池供应商很难比较。

 

基本上,以现代汽车为代表的韩企(包含LG、SKI等电池厂商),几年内在美国都不会遇到中企竞争。虽然福特CEO吉姆·法利公开说视中企为最大对手,而非丰田或通用汽车,但他恐怕是从全球业务的角度。

 

我们看到,在美国佐治亚州,现代正建设第一家海外专门生产电动车的生产线,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投产,设计年产能30万辆。而位于韩国本土的现代另一个专门的电动生产线则要在2025年投产。美国市场的优先级可见一斑。

 

与佐治亚州项目配合,现代在美国研发IMA平台,该平台使用下一代NCM电池(镍钴锰)和LFP电池(磷酸铁锂)。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都是中企早已规模化使用的电池路线。但放在美国,竞争力就不一样。现代赌的就是中企不会去美国。

 

现代在美国的产品本地化率,目标是从0.7%提高至75%,试图薅IRA羊毛的意图很明显。

 

投资欧盟市场各有侧重

 

与美国相比,现代在欧洲本地化生产的推进,就要温和多了,本地化率目标是从7%提升至54%。显然,补贴的力量让现代美国投资后发而先至。

 

相比美国,中企对欧洲投资更有兴趣一些。在欧洲范围内,其本土动力电池企业还都没有成长起来,而LG、宁德时代、SKI、远景AESC、国轩高科都已经大量投资欧洲本地化生产。这意味着欧盟上千亿欧元的电池自主计划,可能面临商业上的血本无归。

 

有数据表明,自2018年以来,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的项目,宣布的投资总额达到17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中国电池供应商的欧盟产能将占到欧洲大陆总电池产能的大约20%。

 

而且,在电池原材料上,中国也在欧洲积极布局。2022年,CNGR AM材料公司和芬兰矿物集团宣布计划成立一个60:40的合资企业,建立一个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前体阴极活性材料的工厂。恩捷股份在匈牙利的1.84亿欧元工厂将生产锂离子电池隔膜薄膜。在德国,先导智能在赢得大众汽车的合同几个月后,收购了一家破产的机械公司(可能作为壳资源)。

 

2022年,中国向欧盟出口了37.1万辆电动车,货值83亿欧元。不过,本地化产能的计划,相比韩企要保守多了。目前,只有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宣布在斯洛伐克建立一家新的生产线,专门生产电动车。而比亚迪似乎也筹划在欧洲推进本地化产能,但尚未有投资落地的消息。

 

这与欧盟的态度有关。从去年10月以来,欧盟内部不断有人要求限制中国进口汽车,斯特兰蒂斯CEO唐唯实则不断展开呼吁。德国人大概是不方便出来喊话。

 

这些因素预示着,欧洲愿意接受中国电动车上游投资,但对整车贸易输入和本地产能,表示了警惕。这意味着,中韩竞争未来的对撞区域,很难在欧洲。

 

现代-起亚在欧洲多年的品牌运营,也不是中企能比的。后者的电动车可能在上海车展上惊艳了欧洲人(主要是业内高管),但对于欧洲本土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普遍缺乏认知。这也是吉利让沃尔沃来走第一步的原因。

 

争夺东盟市场日企份额

 

《汽车人》猜测,中国和韩国车企未来竞争比较激烈的地区,是东盟。

 

东盟是中企海外投资重点,这个《汽车人》已经在《中国车企投资越南,难在哪里?》一文中有所讨论,中企(长安、上汽、长城、比亚迪、哪吒等)都选择在泰国投资整车产能。韩企也试图在东盟扩大地盘。

 

而东盟内部,日系品牌占了绝对主导地位。

 

2022年初,现代-起亚在印尼的工厂启动后,销量当年涨了近6倍,这让现代汽车在印尼市场的份额从0.6%升至3.2%。受到鼓舞的现代汽车,马上就开始考虑扩张产能计划。不过在印尼,日系占有率一直在90%到95%之间。

 

现代汽车集团CEO张在勋表示:“现代以电动车为先导,将东盟市场培育成未来核心市场。”这与中企的策略很相似,都试图对日企打出差异化竞争的策略。

 

和中企已经确定在泰国进行产能布局不同,现代选择在泰国先建立营销网络。今年3月,现代成立了泰国分公司。这个公司是销售公司,暂时不涉及本地产能。现代表示,在泰国设置分公司的目的是和日系品牌竞争。

 

2022年,泰国汽车销量不足90万辆,而日系市占率85%。泰国在中企的海外规划里面,更多作为产能基地来使用。

 

在东盟国家当中,现代-起亚唯一占优势的是越南市场,去年销量达到42万辆,占有率30.7%,排名第一,丰田第二(这和韩系产业资本在越南的存在感很强有关)。

 

中韩对于东盟市场,实施的都是混合战略——整车出口与本地化产能结合。眼下当然是依托本土产能,而东盟的本地化产能何时能堪重任,需要看当地对新能源的接受能力,其中基础设施的支持至关重要。如果当地的新能源消费没起来,那么日系主导的局面不可能被打破。

 

中韩车企在东盟,都瞄准了日系品牌,并未将彼此视为对手。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韩车企在东盟的布局刚开始,而日系品牌在东盟的主导地位是现实存在。

 

但更可能先发生的情况是,它们在赢得对日系品牌的挑战权之前,先彼此在品牌认知上较量一番。虽然车企海外竞争并非“回合制”,但中企与韩企,都是挑战者。两者在东盟的生态位,至少在起步阶段是差不多的,更容易陷入同态竞争。

 

中国和韩国企业,还有一个策略是相似的,那就是都企图用东盟产能,向大洋洲和中东市场辐射。这不光是基于地理上的便利,大家都承认东盟制造业的成本潜力,在亚洲还是有优势的。

 

《汽车人》曾经讲过,中企正在越来越多地扮演上游供应商的角色。今年4月底,中伟股份和浦项制铁计划在韩国成立两个工厂:一个是镍加工厂(股比4:6);另一个是电池前驱体工厂(股比8:2)。

 

这些零部件产能用于向LG、三星SDI,以及Ultium Cells(通用汽车和SKI的合资企业)提供材料。这样的合作,如果按照纯粹的商业规律,理应更多。

 

在竞争之余,中日韩经济合作的有利氛围,已经消失11年了。7月3日,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中断4年之后在青岛再次召开。但是不能指望合作局面回到20年前,当时三方第一次发表经济合作的联合宣言。如今三方的经济角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政治互信也由于“域外大国”施力而跌落到很低的程度。

 

如此,在东盟,中韩乃至中日韩,竞争将远多于合作。汽车产业更是如此。

 

之所以《汽车人》预测东盟将是中韩车企竞争的下一个舞台,理由同样是因为美国的产业政策和政治态度。

 

可见,地缘政治关系对汽车出口和海外的本地化产能影响,是决定性因素。寻求和目标国家实施共赢的合作方式,是海外经略成功的前提;其次才轮到企业的商业竞争力和母国的产业政策支持。【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