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11期

看不见的软实力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24:18

 汽车行业的定位,在中国究竟是什么?

  按照一般观点,包括很多厂家在内,都认为应划入到制造业领域。这无可厚非,但随着平台技术的扩大,全球采购趋势明朗,产品同质化现象不可避免,真正竞争的,应是看不见的“软实力”。因为汽车行业所销售的并非“一次性”产品,而是与服务密切相关的技术密集型产品。

  如是,用户满意度才是衡量一个经销商是否优秀的关键指标,而非单纯的销量数据。换言之,汽车行业的真正定位,应是“服务业”的一员,因为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才是营销的终极战场。

  并非有谁不知道这个观点,但在中国,更多还停留在形式化阶段。且不说年轻的本土公司,即使合资企业,虽能从外方成熟经验中吸取养分,相比本土能更早启动用户满意度调研,但中国汽车市场近年爆发式增长,与市场本身的不成熟形成了悖论,从而让“用户满意度”调研,也出现了某些“中国式特色”。真正意识到该工作重要性的品牌,还只是少数,这也导致直接与用户打交道的经销商,在满意度工作方面,被动执行,无法达到培养忠诚客户的目的。

  更要命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还不成熟的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庞大的刚性需求,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偶然性的销量神话。

  

高增长背后的隐患

  “目前,中国汽车营销存在着一种‘狗熊掰棒子’现象,尤其在售后服务领域,4S店的客户流失率非常高,销售业绩导向远远大于服务导向。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在交了钱买到车之后更希望受到关注,所以,如果用户不能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得到好的服务体验,这就形成了心理落差,导致售后服务环节的满意度较低。”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刘维东这样告诉《汽车人》。

  作为最早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的本土研究机构,新华信目前占有该领域7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绝大多数的汽车品牌都是其客户。据新华信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汽车业客户满意度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销售环节满意度平均得分要高于售后服务环节平均得分。原因很简单——由于购买是一次性的,所涉及到的环节比较简单,也与销售人员的利益挂钩。但售后服务并不是简单的使用过程,维修和保养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包括服务态度、技术能力、用户心情??都会影响满意度的得分,是对整体环节的综合评价。

  “如果把某个品牌流失掉的客户纳入进来分析,会发现暴露出来的问题更多,我们叫流失分析,或者战败分析”,刘维东说,“中国这几年爆发式的增长,反而凸显出经销商能力的不足。尤其是那些中低端品牌或者本土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户流失。”

  由于满意度是一项长期工作,短期内不能看到明显成效,如果不是真正意识其到对品牌维护所能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很难有足够的耐心与持续的投入。在销售业绩导向的背景下,售后服务满意度的提升过程,明显滞后于中国用户消费潜力的释放速度。

  反观奥迪,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虽然一直有观点认为,奥迪在中国的成功,更多源于其入华时间较早,占据了先机。但客观来讲,奥迪作为在中国最早开展用户满意度调研的汽车品牌之一,服务的积累与改善,是不可忽略的原因。

  其实,对于高档品牌而言,品牌知名度足够吸引用户,某些品牌甚至根本不愁卖,用户并不是完全冲着它的服务而去。但服务却是构成品牌形象的重要部分,如当年丰田雷克萨斯在开拓中国市场之初,就是大打服务牌,赢得了用户的心,以致今天能够与德系“三大”——奥迪、奔驰宝马正面竞争。

  所以,当那些大众品牌,尤其中国的本土企业,彰显自己高销量预期的雄心时,首先要问问自己的品牌力是否足够?自己的用户是否忠诚? 否则,这种预期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按照预期,2010年,中国车市即将突破1700万辆的销量,而这已经是美国市场的历史最高水平。但那时,千万数量级别的客户,在汽车后市场所能带来的巨大价值,各大品牌是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被动的执行者

  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厂商将用户满意度工作提上日程,但在实际的项目运作过程中,中国现状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仍然有极大差距。

  一般而言,用户满意度与经销商的利益密切挂钩。也即厂家每年都会通过所委托的第三方机构,评估各4S店的满意度得分,以此衡量对经销商的返利、返点与奖惩措施。由于直接影响厂家与经销商的经济关系,后者也随之衍生出对满意度调研工作的“反侦查”手段。

  新华信在这10余年的满意度项目推进过程中,拥有业内强大的技术团队与丰富的数据库资源,也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开发出专门的技术软件,但刘维东坦言,现在最大的难题依然是数据的准确性。

  “一个品牌旗下的4S店,最多的会超过500家,全国各地的网络铺得很广,我们每个店都要访问到,这本身就是一个耗费大量精力、人力、财力的工作。而我们第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核实经销商提供的车主信息,保证数据真实有效。”

  数据信息积累时间较短,缺乏相应的科学管理手段,本就是中国汽车信息数据的局限,但某些经销商所提供原始数据与售后数据,甚至存在“做假”情况,要么将有抱怨声音的客户信息屏蔽,要么用自己销售顾问的联系方式混淆其中,甚至还可能购入大批电话卡,大范围影响受访信息的准确性。

  “如果短期内没有找到很好的路径来提升自己的用户满意度,少数经销商是会铤而走险的,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利益。汽车企业必须通过一定手段,对这种现象进行判别规制。”刘维东感叹。

  北京双龙尊雅、双龙雅致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光华也告诉《汽车人》,如新华信这样的第三方机构或者厂家以“神秘顾客”的身份到店调查时,有经验的销售人员能够很快辨认出来,并予以应对,这也让满意度调研结果可能出现偏差。

  可以推断,经销商层面更多是以一种被动的态度,来推进满意度工作。

  在美国芝加哥考察时,刘维东曾听到某大型经销商集团总经理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恨不得比厂商更加注重满意度。”这正是与中国“厂家主导,经销商仅是执行”的情况截然相反。

  “为什么在中国,厂商要奖励经销商,还是因为经销商对满意度不是太在意,在欧美成熟汽车市场,商圈已经很稳定了,这个区域的人买车、卖车都会到固定的店。所以经销商的原动力非常强,与厂家的奖惩关系非常弱。按照营销理论来讲,维持现有客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吸引新客户的成本。”刘维东说。

  其实,无论是对经销商工作流程的实地考察,还是对车主实际感受的信息访问,满意度工作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最后的分数,而是为了其管理水平的提高。因为按照严格的满意度评价体系,4S店在哪些环节做得不好,在整个区域网络的排名,都会有明确的告知,并根据考核情况来改进实际工作。

  

厂家之责

  经销商是大窗口,代表整个品牌的形象,厂商设定的流程和标准,必须靠经销商贯彻下去。从另一方面讲,如果身为“主导者”的厂家都不具备积极意识,会导致正处于成长阶段的用户满意度进一步滞后。作为汽车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这实际已经关系到整个汽车行业能否健康发展。

  由于用户满意度基本由厂家委托第三方机构调研,当中国汽车研究咨询领域这块蛋糕做大的时候,新兴的研究咨询机构纷纷出现,甚至是采用外包代理的研究公司进行低价竞标。

  欧美汽车市场,厂家对于第三方机构的选择非常严格,并不会单纯看重价格因素。在刘维东看来,巨额成本的投入与薄弱的盈利能力,使得价格战成为中国研究咨询行业的致命伤。因为第三方机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要以专业而有前瞻性的产品和技术储备,面对未来市场出现的需求,并保证向客户提供有含金量的营销服务。事实上,厂家的投入是会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如果低价花钱买回来的报告,并不能有什么实际帮助,反而是对品牌的一种伤害,也不能有效带动经销商的共同提升。

  如奥迪这样的高档品牌,即使现在的用户满意度已经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但也一直对该领域进行持续投入,选择新华信这样能够提供真正有价值营销解决方案的第三方,并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提升自己的营销管理水平。因为它的目的,就是要稳定现有用户群,通过他们再去带动更多的新用户,是而不是用低成本换取无效的信息。

  如刘维东所言:“满意度,是非常深度的营销管理问题。经销商是流通环节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厂家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来控制好这个环节,带动上下游的协同效应。”

  只是目前的中国汽车经营,虽已具备雏形,但却没有有效的体系,没有丰富的数据库,没有与消费者的密切互动,更多呈现简单粗放的特征。而厂家与经销商之间的不对等关系,也经常引发双方的争执,导致厂家的服务理念在贯彻过程中遇到障碍。

  都在说差异化竞争,服务领域同样如此。实际上在4S店,所谓的服务,更多被理解为硬件环境的舒适性,员工态度的热情周到。不同品牌的服务,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质化的瓶颈中。

  消费者到底所需求的是什么?不同区域的消费群体的关注点又有什么差别?这不是简单的问答了,而是关乎企业经营管理的大课题。因为抓不住用户的心,就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战略,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厂家在贯彻给经销商的同时,还需要经销商主动地配合参与其中,共同提升用户满意度。如果双方都能从职业化角度,真正重视满意度工作,中国汽车市场将加速走向成熟。

  在这个过程中,以新华信为代表的第三方机构,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智库”作用。有了更好的营销决策,厂家才能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3-5年,中国汽车行业竞争的核心就在于渠道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刘维东强调。这也决定了用户满意度工作的开展,将会在这几年时间内逐渐走出“形式化”的壁垒。而谁能够在这方面占据优势,谁就掌握了未来竞争的筹码。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