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10期

京藏大堵之痛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25:10

 

  8月底,北京北边的京藏高速至张家口路段绵延近百公里连续堵车近一月,被英媒戏谑地称为“史上最严重的堵车”,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平日里堵车已让民众不堪烦困,很多中级城市正在进入同样状态,机动车污染已成中国多数城市污染的头号来源,汽车保有量激增,交通、环境、汽车民生难题屡屡突破底限?? 

  汽车为人们带来了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刚刚拥有汽车生活,但“汽车”二字正在离我们最初拥有它时的美好而远去。

  汽车带来的社会问题,正在侵蚀着我们美好的汽车生活。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在近10年里才开始爆发性增长,但汽车社会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和交通建设落后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速,中国政府应对汽车社会的准备,远远滞后于汽车的发展速度。

  将汽车带来的负面影响归结于汽车本身是不对的,汽车的共性是不分国家强弱的,但如何治理和营造汽车社会,各国手段却不尽相同。中国的汽车之路在起步不久就遇到空前挑战。

  目前,大城市开始疯狂堵车,高速公路建设神速却难改物流滞胀,一些城市开始相继上演硬性限行。除此之外,汽车业本身面对的问题让主管机关有点摸不着方向。比如,车企扩能扩张政府调控屡屡失控,时断时续难以准确把脉;诸侯经济造成地方利益分割,政府推进车业集中步伐迟滞;车市大发展,汽车税费政策改革不得力,促进买车但限制使用,成为政府治理汽车社会基本但又矛盾的手法;面对汽车污染,新能源车与传统汽车交接区间还太长太大,排放标准难以在各地普遍执行,治理汽车污染良策难觅??在种种汽车社会问题面前,政府采取的是“限”、“堵”等被动推动手段。

  仅仅10年的大发展光景,和发达国家百年汽车市场发展相比,我们刚刚进入汽车社会就遇当头棒喝。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当然,汽车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汽车产业链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自2008年金融危机尤其是2009年以来,更加明显,作为支柱产业,国家未来仍将鼓励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如果说,过去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10年,人们拉开了汽车社会的大网的话,那么,未来10年,则是如何将这一幅大网编织得和谐美丽的问题。  但从眼下的趋势看,这张大网并不好编织,因为处处有破漏,你弥补了这儿,那儿又开始破了。

  万恶“堵”为首 

   刚刚进入汽车社会遇到的问题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大城市堵塞,高速堵车,相关部门没有更好的办法去治理,交通恶化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从而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驾车出行,在大城市已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更让人担忧的是,大城市堵车问题还将进一步恶化。前不久,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会议讨论“十二五”交通规划,与会专家对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未来的交通状况深感担忧,会上公布的几个数据让人很是纠结: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在430多万辆都已不堪重负,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预测,再过5年,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多万辆,该中心还预测,5年后北京的机动车高峰时段平均时速将低于15公里/小时,这个速度甚至比现在所经历的最堵的时候还要低,低于人们可以承受的极限。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这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后果将会变成现实。

  北京是这样,上海、广州、深圳等等这样的大都市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机动车时速真的低于人们可以承受的极限,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严重影响到城市效率,而城市周边的高速公路拥堵也成为影响物流的一大难题。各地对运输车辆的收费制度不同,乱设关卡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对超载的治理手段各异,没有统一的法规,造成车辆合流拥堵。尽管中国在不断加大建设高速公路力度,但高速物流运输在很多地方屡屡受限拥堵而不顺畅。

  大城市交通堵塞,高速物流运输不顺畅,看似简单的交通拥堵问题,却反映了政府治理汽车社会的手段和应对能力的严重不足。这是汽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明显的负面影响。

失控的汽车社会  

  如坐云梯般扶摇直上的销量规模,如动物抢占地盘似的圈地扩能,如雨点一样散落至千家万户的私家车激增速度,如蚁窝破巢般的大城市交通拥堵、污染乱象??中国汽车大发展10年,人们在享受汽车社会便利的同时,却已然感受到,我们的汽车社会有点失控。

  失控的不仅仅在于交通堵塞、出行困难这些直观的表象。政府在管理汽车产业和市场中的滞后与不足,导致汽车发展有所失控,这是汽车产业存在的根本性问题。

  10年的超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跃上了世界规模第一,外资品牌悉数入境蚕食市场份额,合资与自主双线发展的汽车产业体系,喂饱了外资品牌,中国汽车自身却在核心技术上进展缓慢。10年中国催生出了杂、散、乱的汽车格局,如果说这是中国国情对汽车需求所致还能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在当下政府在治理车业散乱、在调控车业投资扩张抑制产能上的屡屡失控,则表明了政府管理汽车产业的无力和失调。

  推动车业集中的兼并重组被外媒称之为生搬硬套,重复叠加;控制产能和投资热政府一直是随行就市,以短期市场好坏判断,没有准确的节点和长远的计划;长期支持自主但缺乏实际行动,在倡导新能源车发展的近几年,政府才在政策上加大扶持自主品牌;而将自主汽车纳入国家采购政府只见雷声少见雨点;垄断油企合格油品供应滞后,影响排放法规实施;治理汽车污染眼下寄托于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新能源汽车,对传统动力节能减排失去应有的督促力度。

  中国旺盛增长的车市掩盖了政府在管理汽车产业上的不足与不作为。在GDP决定一切的时代,地方车业乱象与中央政策不合拍,诸侯经济造成地方利益分割,多达20多个省份拥有汽车业并不断扩充,汽车陷于地方扩能乱战之中,中国倡导的结构调整在汽车业中长期鲜有成效,这一切不能再归结为特殊国情,体制改革滞后,政策不得力,没有长远的整体规划思路,汽车业的散乱还会持续下去。

  政府不但是穿针引线者,更是编织者统筹者。庞大的汽车消费,使得汽车触角和影响力已辐射到环境、交通、家庭、文化、法律、道德等各个社会领域,汽车已经充满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个极大的包袱,抛给了政府。 

 “促”与“限”  

  交通拥堵恶化,不光影响到人们的出行,对汽车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堵、不断降低的驾车幸福指数,会阻止人们去买车,但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政府不能看着汽车市场走下坡路,政府和相关部门还需解决交通拥堵与车市增长这个棘手的矛盾体。

  一位汽车企业高管日前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将会达到4000万辆的规模,而且他坚信10年后这个数据是个常态。相比之下,今年车市1600万辆的规模北京等大城市都堵得不成样子,那么未来中政府面对的将是何等的交通压力?除此之外,交通拥堵会多大程度上抑制增速和销量为全球翘楚的中国车市,车市的好坏有多少因素来自于交通状况的改良与否?这是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细究的大事。

  按照北京这样以平铺为主而缺乏立体构架的交通建设,很难想像,在5年内,能彻底改变交通拥堵的现状。一方面交通拥堵加剧,而另一方面富起来的中国普通民众才都刚开始过有车生活,庞大的潜在消费者和拥堵的交通现实的碰撞产生的结果,就只能是人们不开车不买车。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汽车需求肯定会得到抑制。中国车市潜力才刚刚释放,巨大的消费基数掩盖了表面上没有下降只有增长的销量,需求受到抑制的部分很难用数据统计出来。

  有意思的是,解决交通压力的手段,基本上都和引导人们不开车,改换交通方式有关。比如,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提高开车成本,控制车辆的使用;政府则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加快快速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建设,引导人们不开车换公共交通,这无形中就会让人们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更有趣的是,交通、车市和经济被捆绑在一起,形成难以化解的矛盾体。一是政府改善交通,引导人们不开车,那么不开车买车何用?但车市一定要发展,汽车行业好坏、车市增长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政府还会适时用政策优惠刺激你去买车,这就决定了,一方面要让你去买车,但又尽量让你不去用车,那么谁去买车?有钱人可以买几辆车放在家里,老百姓不会买个车放在家里不开,人们驾车、拥有车的幸福指数一点点就会被盘剥掉,因此可以说,交通问题难解,对车市需求的抑制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当然,不排除这样一种现象:大城市交通恶化抑制了汽车需求,但二三级城市的需求强烈并得到彻底释放,尽管一些省市级城市交通也开始拥堵,但至少不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么强烈。日本东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东京市区上班的人,一般不开车,因为地铁很发达,开车没地方停,东京市民不再去买车,倒是城郊、农村几乎人人拥有一辆车。

  也许北京等中国的大城市发展还没到这个阶段,但至少说明了一个趋势:大城市的汽车消费总量肯定会逐渐走下坡路,这种饱和是交通受限被迫的而不是自然的,于是一些车企市场开始将重心转移向二三级城市甚至城郊、农村。

  未来会是什么样  

  不出人意料的话,接下来仍是中国汽车市场大发展的10年,10年后,中国汽车规模有可能达到3000多万至4000万辆的规模,汽车社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政府应该以什么样的理念来营造汽车社会?

  中国消费者不应被剥夺享受汽车便利的权利,如何推动汽车社会发展,而不是屡屡再出诸如“堵了就限”、“买车不让使用”等下策?这些都考验着政府执政能力,如果中国政府不能解决汽车带来的社会问题,没有治理汽车社会的大智慧,那么中国将陷入汽车带来的更大麻烦之中。

  汽车大规模进入百姓家庭,许多中小城市交通法规形同虚设,大城市拥堵政府只好限行,或者以各种方式限制人们少用车,道路交通压力急剧增加,停车困难、道路拥堵,尾气污染、车祸层出不穷、车匪路霸、油价高飙、收费改革步履艰难、由豪车直接酿造的违章故意撞死人事故不断出现??这一切,使得城市效率下降,人们驾驶汽车的幸福指数越来越低。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如何驾驭好“人、车、社会”的和谐,是政府建设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政府面对的不仅仅是行业的自身调控问题,还有诸如上述国民性的难题,汽车社会不仅仅是让人们收入提高将汽车开回家里完事,营造和谐的汽车社会环境,是政府打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完备的法律和执行能力,现在看来,政府准备的软硬环境都还很滞后。

  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汽车才开始大规模走入平常百姓家,汽车行业连同中国经济一样,在改革和发展中将是经历严峻考验的10年,汽车带来的社会问题会更加尖锐。抛开体制原因,汽车市场化和国家调控之间的矛盾冲突会加剧,百姓的汽车生活将会和严峻的交通问题不断碰撞,中国汽车内生向上的动力会不断挑战滞后的政策力......这不是一句空话:未来麻烦不断的汽车社会,将真正挑战政府的执政能力。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