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8期

凌天钧 海归的热点人生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5-10-16 17:06:31

“忽然有一天我想起要回家了。” 

 这是10年前万钢在接受我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对海外游子来说,回家不需要理由,就是想家了。想不到凌天钧也是这样,在海外生活工作了20年,最后还是想回家,而且是那样急切地回来了。

  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上海浦东济阳路新能源基地简易的工棚里初识凌天钧。陪同采访的人介绍:“这就是负责上海世博会燃料电池车的总工程师兼保障工作的负责人。”我为之肃然起敬,握着他的手表示敬意。在我看来,他们(海归)能回来就让人感动。 

 来自各方提供的信息称,由上汽提供的燃料电池开道车和VIP接待车运行良好,经受了考验,受到好评,外界评价很高,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想不到坐镇指挥的就是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来自底特律的华人汽车专家。 

 凌天钧有很多头衔,回国前是美国底特律中国人协会副会长、美中科技中心主任、宏声合唱团团长等。但,这都是他的社会兼职,而他正式职业是福特汽车公司从事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师。 

 这是一位与共和国同龄的人。在他人生轨迹中能清晰地看到这个时代的背景以及一代人为之不懈努力的身影,他有着朴实的情怀。 

 今年5月,上海世博开园,已是国家领导人的万钢以科技部部长的名义视察了新能源基地,对以凌天钧等人负责研发的国产燃料电池车表示赞赏。这也是凌天钧来上海3年多来感到最高兴的事,倾心的付出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由此,凌天钧在圈内开始被人熟悉起来。

  2006年。对凌天钧来说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也许是巧合,或是冥冥之中的约定,该回去了。这种召唤,来自心底,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决定。 

 “在美国生活工作了20年突然想回去,家人不解,为什么?”

 在安亭凌天钧的办公室里,他缓缓地对我说,此决定是很坚定的,只身来到上海,把孩子和妻子都丢在了美国。这又是一次离别。20年前,他也是这样,只身去了美国,那是为了求学,实现心中的“美国梦”,而今回国,又是为了什么?其情其景可以想像。 

 在外界看来,身为专家的凌天钧属于“海归”,受人景仰的海外英才,来上汽也算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但,凌天钧没有这种感觉,好像自己没有变化,只是出了一趟远门罢了,乡音依旧,思维没变。 

 20年,就人生而言不算短,也不算长,而对于凌天钧来说,则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回忆起来,也是颇为感慨。凌天钧说,改革开放30年的每一次浪潮我都赶上了。先是恢复高考,再是出国,以及现在的回国,一个轮回下来,还是回到了原点,只是眼界变了,身份变了,看问题的方式不同了。这种感触常会让人回想往事,有一种对比和感恩。凌天钧慢条斯理,娓娓道来,高考、出国潮、洋插队、海外打拼,最后跻身美国中产阶层??  凌天钧为我打开了他们这一代人为改变命运而付出的辛酸和记忆,拼搏之后的欣慰,在异国他乡留下的成功足迹,以及获得的人生尊严和感悟的体验等,这一切似乎都在重复着人的存在价值,或者说是活者的意义。

 打开电脑,跳出来的画面是在美国的家,一幢漂亮的花园别墅,碧绿的草坪,蓝蓝的天。 在这样的舒适环境中,证明凌天钧早已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过上了受人尊重而体面的富裕生活。我想,这都是他拼搏的成果。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里,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一切都得靠真才学识,辛勤汗水换来。就像唱戏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是77届恢复高考那一年头一拨的大学生。”凌天钧的回忆多少有点沉重,我能体会到,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印记,不少人就是通过高考改变了个人的命运。凌天钧也是如此。他说,十年文革给他最痛苦的就是没书读,在工厂当工人时最难熬的是迷茫,不知今后的前途在哪里,惟一能使自己安下心来的还是不断地学习,坚信将来总会有用的。因为他心里清楚,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凌天钧是幸运的。通过高考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大学毕业后留校做老师,又在清华大学念完了在职研究生的课程。后又考取了美国亚特兰大大学,用3年时间拿到了机械和计算机两个硕士学位。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其辛苦可想而知。再说,已过了读书的最佳年龄,老大不小来到美国,边上学边打工,毕竟是有了孩子的父亲,要与比自己小十来岁的年轻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奔跑,其付出也只有自己最清楚,有人称这叫“洋插队”。

  这恐怕在人类教育史上是很少见的现象。在77、78届大学生中,常常会看到两代人挤在一个课堂上互为同学,在海外会看到拖家带口的中国内地来的求学者。有人称,他们才是真正的、最刻苦的读书人。

命运就在书里,甚至搭上一家人的命运。

“在美国拿到学位后,先是在一家小公司工作,后应聘去了福特。”凌天钧说,从那时起,我就没离开过福特,一干就是15年,从事车身工程设计。此时,举家来到美国,生活步入正轨。后来太太也凭自己的才干进入了福特公司。 

 这是文革后第一代华人在美国奋斗的缩影,他们以自己的真本事在美国赢得了尊重,跻身中产阶层,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凌天钧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凌天钧的办公桌上,放着儿子的照片。看得出,儿子、家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如今,只身来到上海,举目无亲,又回到了20年前刚来美国时的那种“乡愁”,只不过现在被转换为一种思念。 

 在我的印象里,像凌天钧这一代人已经习惯于付出和牺牲,甘于寂寞和吃苦,他们的韧性就是不愿意平庸,敢向命运挑战,骨子里还是想“出人头地”,回报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这种情感即便是已经把家安在了美国还是改变不来,这又是为什么?于是,让我想起上个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美国时写的一部书《生活的艺术》中所描述的那样:“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过土壤一寸一分呢?” 

  我想,这要比余光中的“乡愁”含蓄,委婉,且意味深长,道出了华人知识分子内心的惆怅与酸楚。这就难怪当钱伟长会见凌天钧时说到“回来吧”这句饱含深情的话时,触动的又何止是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我是目睹了美国汽车由盛至衰的过程。”凌天钧喜欢用华人汽车人这个词自喻。他说,上世纪90年代,美国汽车曾到达过辉煌的顶点,近年来又在经历历史上最大的衰败。不过,他认为,公正地说,底特律在有意无意中为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汽车精英。  

为什么这样说? 

 凌天均见我疑惑,向我介绍道,上个世纪90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赴美留学的许多学子纷纷毕业寻找工作之时,恰逢美国经济蓬勃发展,汽车工业欣欣向荣,众多华人学子奔赴底特律,开始了他们在海外的职业生涯。而汽车城的三大汽车公司也瞧准机会迎来了许多求之不得的华人精英,从90年代初到本世纪前几年,估计有两三千高学历的华人加入到美国的汽车工业中。他分析说,这些华人学子都很优秀,即聪明又能干,很快就掌握了领先世界的技术和开发经验,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和领军人物。如今,他们纷纷选择了回国,投身到国内汽车行业中来。

  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个世纪80年代出国潮兴起时,有人担忧派出去的留学生回不来时,邓小平就说过:“不用怕,他们会回来的。”20年过去了,又掀起了归国潮,人称“海归”。而今,活跃在中国汽车领域中的不少精英就是来自底特律。以前,有人嘲讽道,北大、清华在为美国培养人才(出国),令人感到无奈;现在倒过来了,是美国在为中国培养汽车人才。这又应了一句老话,风水轮流转。  

 这真是世事难料。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无不与经济环境有关。而国家的强大产生的巨大的号召力,又证实了邓小平当年的远见卓识。  

1997年,凌天钧作为旅美汽车专业人士访问团的团长首次回国参观考察汽车行业,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热情接见,并做了深入的考察和交流,还受到了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的亲自接见。就是在这次考察活动中,凌天钧深感国内汽车业发展势头大有前途,尤其是看好上汽集团。他说,上汽集团的成功,只是精明的上海人事业成功的一个例子。他认,为上海是我国与国际接轨最好的城市。而上汽投巨资建设研发中心就是“精明”之举。由此他看到了希望。

  也许有过这样的考察经历,凌天钧对上汽留有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在美国报告会上多次介绍了自己的感慨和体会。从那时起,他已经意识到,国内的汽车业的发展空间要比美国大,可使“华人汽车人”大有用武之地。2005年上汽集团赴美招聘海外人才时,凌天钧就决定舍弃在福特的优越工作环境和在美国的舒适生活只身来到上海,开始了他人生又一个新的旅程。

  凌天钧要回国了,许多人依依不舍,底特律中国人协会特地为他举办了一个欢送会,感激他为底特律的华人社区做出的贡献。凌天钧之所以被人称道,不仅因为他是个杰出的专业人士,而且是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如底特律中国人协会、美中技术中心、底特律第一家华人合唱团、第一所中文学校等,他都是发起者或创始人。也就是说,他把“他乡当故乡”,把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游子组织起来,有了一个心灵的归宿和“家”的概念,他的这些付出也表达了他内心对故土眷恋的方式,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在欢送会上,他以一首《天路》感动了大家,旨在表达花甲之年还要开创新路之意。     

  回家的感觉真好。凌天钧又活跃起来。找到了感觉,不论是工作还是在业余之时。他过得很充实。我以为,这是既感性又理性的人,而且是活得有寄托的人。  

 “我已无所求。”凌天钧说,我在美国有一个幸福的家,自己又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儿子又拿到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回来?我很难回答。这正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事实上这样的选择也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家里这一关要过。用常人的思维思考,守着稳定的生活不过,非要打破家庭的平衡,再过分居两地的生活,谁能想得通? 

 这是个艰难的选择。 

 凌天钧说,凡是想回国内工作的男士都碰到了这样的问题。家里的太太都持反对意见。想想也是,想当年吃苦遭罪,不就是为了家人在美国团聚?现在又要天各一方,过上牛郎织女的生活,这又图的什么?走近凌天钧,了解他的真实生活,不得不使你感慨和触动。事实上他和一批从底特律来的“华人汽车人”已经超越了对物资的追求,因为他们已经过了这一关,早已实现了美国梦,什么现代化的东西没见识过?他们思考的就是想在这里干出点名堂出来,以不辜负人们的期许,或者说以此证明在国外没有“白混”。然而,现实是,他们所面临的不仅是工作上的诸多困难,还要应付生活上的不便,以及来自截然不同环境的重新调整,包括观念和思维以及处世方法等。 

 当凌天钧决定来上汽时,他在福特工作的上司知道后就劝他不要忙着决定,再待上3个月走能享受到福特新的福利待遇,但一个越洋电话打来,他打起行李就走了。在送别会上,知情人就说,凌天钧去上汽是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他说,我不后悔,既然决定了就要为它付出,甚至牺牲。他的深沉,再次显示出这代人的韧性和执着。

  来上汽之后,凌天均担当起燃料电池集成的开发工作。又过起了“单身生活”。好在天天忙,赶走了不少孤单,打发了不少寂寞,工作再次成了一种“麻醉剂”,仿佛又回到了刚去美国打拼的日子,所不同的是,当时是为了生存,而今是为了“还愿”,出发点和目的都不同,心态也就不一样。几年来,休假都用不完,全身心地把精力扑在了工作上。

  今年6月,儿子从美国来上海看世博会,还邀上几位美国的同学一起来,看到如此壮观的盛景,感到由衷的自豪,尤其是当得知世博会里的燃料电池车就是由他父亲参与研发、负责现场保障时,孩子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何要选择回国的原因。

  俗话说,男人如果没有事业的话等于不长胡子。对于像凌天钧这样有造诣的汽车专家,过了耳顺之年再另辟新途,显然有很大的风险。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那是不可能的。书卷气很浓的凌天钧对此是这样的说的,人如果没有境界的话,活得就会很累。而我回来之后,如果说过得很好,那不真实,但过得踏实和充实这是事实。

  采访过他的媒体说,凌总是一个很严谨的汽车专家,对于燃料电池车的技术和发展前景做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不讲冒进和跟风的话,或是应景的话,而是实事求是地正视困难和挑战,对其商业化做出了冷静的判断。我看到网上有凌天钧参加新能源汽车论坛的图片,也看到过他指挥改革开放30年歌咏大会时获奖的照片。

  是的,凡接触过凌天钧的人,留给你的是儒雅的知识分子形象。殊不知,他还是个多才多艺、具有组织才干的人。来沪不久,他又把从北美来访的汽车界人士组织成立了一个“北美汽车人俱乐部”,又被大家推选为俱乐部主席。凌天钧就是这样一个人,不管到什么地方都善于聚集人气,帮人解忧排难,营造心灵的家园。他说,“我们成立这个俱乐部的目的,是为促进汽车界归国人员相互之间以及与国内汽车行业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俱乐部成立之后,反响很好。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界“海归”人士也都想参加,重又出现了当年在底特律成立中国人协会时吸引人的情景。对此,大家纷纷表示,俱乐部的成立给大家提供了极好的交流平台,希望俱乐部能经常举办活动,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机会聚集一起,放松一下,娱乐一下,高兴一下。 

 我想,凌天钧是一个心中永远装着“家”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孤独,从不以为是在漂泊,或是他乡人,他的这种意识是否可以理解为“当代华人”的概念,或是“国际公民”的新诠释?我想,只有走出狭义的“乡愁”,才会有更大的视野和胸襟,天下才会变小。

  最近,妻子也从美国来看他,但他一直没时间陪妻子。他说,因负责世博会燃料电池车的保障工作,几乎没有空暇时间,连双休日都搭进去了,还要坐镇新能源基地处理技术上应急的事。 

 凌天均,一个行走在时代节点上的人。他的忙碌和情怀不时闪烁着人性的温情和对这个世界美好的期许,始终不忘自己是个华人。但他同时又留恋着过去和对往事的回忆??我想,有情感的人,才是真实的。在大时代到来时,这种情感比什么都重要。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