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8期

联想·苹果·中国车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24:29

  苹果公司及其总裁史蒂夫·乔布斯被公认为异类,该公司的每一款产品都充满个性,不管它们是否在市场上成功。

  乔布斯是个坏脾气的家伙(联想主席柳传志语),整个公司、品牌、产品似乎都以这位天才为灵魂。微软早期也是如此,两者的区别是盖茨正试图抹掉自己从前在微软的印记。苹果品牌个性张扬,以人为本(这一点不是说说而已),虽然价格较同类产品昂贵,但年轻人趋之若鹜。iPhone和iPad发售前夕,粉丝们像抢购经济适用房一样通宵排队。

  与苹果专心做主营业务不同,联想多年前一直尝试跨界经营,在2000年收购365网站,但没能挺过第一个IT寒冬;分出去的神州数码经营状况无声无息;收购IBM PC业务,几经波折,终于成功地毁掉了IBM PC事业部及其产品(IBM只允许5年的品牌使用权),目前的ThinkPad越来越具联想风格,完全不像高端产品,但联想仍在国内IT界呼风唤雨,占有率超过30%。

  联想与苹果经营理念大相径庭:前者在做企业,追求市场占有率和企业规模,为所有细分市场提供全系列产品;后者做品牌,追求产品独创性和品牌形象,只为一部分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国内不少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并非无条件追捧苹果,原因自然是该品牌溢价过高。

  联想新推的乐Phone在品牌命名、市场定位、目标消费者方面,瞄准了苹果的iPhone。但双方产品技术水平差异显而易见,惟一值得联想庆幸的,是苹果不重视中国市场。iPhone号称10万个应用,但适合中国人的仅占少数。最重要的,绝大多数应用须付费,习惯使用免费软件的国人采取“越狱”破解来拆联通的台。而联想的产品虽然只有1000个应用,但绝大多数免费且适合国内消费者习惯。

  弱者三板斧 

   对于市场、产品、消费者,显然两家公司有截然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不可否认跨国公司在品牌经营上的强势,但强龙未必就压过地头蛇。汽车业界尚未出现苹果这样的标杆企业(也许永远不会有),在本土弱者的地盘上,强者更未必讨得便宜。

  强者可以挟品牌利器包打天下,财大气粗、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和企业历史积淀为其后盾。弱者的三板斧则为模仿、渠道、价格战。

  说起模仿,国际巨头恨得牙痒痒。汽车外形是最容易模仿的,何况模仿与抄袭只一线之隔。

  当年通用Spart与奇瑞QQ外形争议案,可以作为此类事件的样板。官司打不赢,吞又吞不下。在通用看来,李鬼打败了李逵,并非由于中国消费者缺乏道德感,而因为奇瑞市场动作快,出招凶,乱拳打死老师傅。在通用还纠结是否将该车型国产化,还在与中方合作伙伴商讨细节,还在等批文的时候,QQ已然上市大热。等Spart登场亮相,黄瓜菜都凉了。大家都认识到,中国市场有某些特殊的游戏规则,国际惯例并非放之四海皆准。

  不只奇瑞,吉利、比亚迪、力帆等推出的一些车型,原创性都被怀疑,甚至被指出它们模仿的对象和部位。外形对专业人士而言,只是汽车参数的一部分,但对普通老百姓,卖相是压倒性因素。消费者喜欢气派、有面子,至于过弯倾角、刹车距离、悬挂软硬??让设计师去伤脑筋吧。高档车到中国来玩一窝蜂的加长游戏,就为了迎合该消费心理,这是国际巨头们花了好几年才承认并接受的。

  消费者看得见的是外形模仿,其实远不止此,缺乏几十年设计经验积淀的企业,必然信奉拿来主义。大家都是从东拼西凑、敲敲打打中走过来的,不必难为情。值得高兴的是,奇瑞和吉利等已经走出低级阶段,其产品已经具备了不同于其他厂商的风格,尽管还有些模糊,但已被市场承认。

  渠道方面,本土厂商并无明显优势。合资企业的中方原本就具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想加盟的经销商如过江之鲫。本土企业并不具备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实力,能够吸引加盟商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对伙伴的资金实力要求相对不高,小企业也玩得起;二是一般不向经销商拼命压车,对后者的资金和心理压力不大。这样一来,厂商与零售商(4S店)之间的关系容易理顺,“人和”应算得上优势所在。

  至于价格利器,一向为我国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不二法门。但就自主汽车厂商这点家底,价格战肯定以成本优势为基础,他们不会为打击对手而赔本赚吆喝。据说戴姆勒高层参观比亚迪生产线时,被惊到了。比亚迪除了汽车玻璃和轮胎以外,所有部件全都自己生产。而当今的潮流是整车厂把大部分零配件业务外包给上游配件商。表面上,戴姆勒高层当然佩服比亚迪惊人的成本控制力,心里是否也对其大包大揽的“返祖”模式有点鄙视呢?

  产品不等于品牌

  凭借以上几招,自主企业能够在国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周旋。在市场蛋糕增大的同时,自主企业也获得空前的规模增长机遇,壮大了自己,但无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无法甩掉“便宜货”的固有标签。就是因为这些都属于利于企业经营但不利于品牌形象之举,被跨国企业挡在高端产品市场之外,没有攫取超额利润的机会。

  道理说起来很浅显,很多国内车企都认识到了。执行多品牌经营战略,将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严格区分,对不同档次和市场定位的品牌建立各自独立渠道,甚至通过并购直接买品牌。这些当然有利于树立品牌,但都所费不赀。架子摆开了,里面的“多品牌”如果缺乏内涵,沦为大忽悠,老百姓也不傻,恐怕不会买账。品牌经营落空,白花了钱不说,残局更难收拾。

  这些品牌经营策略要随着厂家技术实力、研发能力、市场推广水平的提高缓慢提速。企业规模是一回事,品牌实力是另一回事。我们常犯的错误就是,误认为自己手里钱多了,企业规模做上去了,牌子也就创出来了。联想乐Phone挑战iPhone,很难让人持乐观态度,原因就在于此。

  虽然汽车业不同于IT业、电子业,但商业规律是共通的,尤其品牌经营,纯属慢工出细活,急不得。想一招鲜,击败对手,多半不能如愿。

  所以,立志于品牌经营的企业,应该扎扎实实地提高技术实力,提高产品质量,明确设计风格,然后辅以前述适当的策略,才能收获市场承认、消费者追捧的品牌形象。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