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0 > 2010年第3期

祁玉民:破釜华晨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5-10-15 15:28:38

祁玉民,在中国汽车业里是个不能不提的角色,一则以其人敢干,二则以其人敢说,这或许

都来自于他曾经从政的缘故,也或许源于他直率的个性。

  祁玉民向来不喜被猜疑,被误读。但自去年年底以来,面对关于人事变革、关于中华出路、

关于个人去留的种种坊间传闻,一贯高调的他显得异常低调。能够沉默这么久,显然不是一般的

忍耐。

  就在本年度1月底,祁玉民终于再次出现在媒体面前。他有话要说,且有充分的理由去驳斥外

界的质疑。

  就在这次见面会上,祁玉民携新任管理团队成员集体亮相,其中包括主管金杯品牌和改装车

项目的华晨金杯总经理王晖、主管中华汽车的彼得·阿茨勒、主管金杯和中华两品牌销售的华晨

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沈毅,以及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邢如飞。

  全新的领导班子,让此前关于华晨人事新变传闻再一次被击碎。而来自于华晨官方公布的

2009年集团整车销售34.8万辆、同比增长22.1%的业绩,也让华晨一展愁眉。但又必须正视的是,

在2009年中国车市一片红火的情况下,华晨尽管业绩增长,但增幅相比业内同行甚至行业平均水

平而言,却并不是一个漂亮的数据。华晨与祁玉民,都还需要一个伟大的计划去证明自己。

  而这正是当天媒体见面会的重心与主题。祁玉民不失时机地向媒体抛出了华晨宏大的“139”

计划,宣布全面向“十二五”挺进。根据“139”计划,华晨将在未来搭建一个综合发展平台,实

现包括企业规模、运行质量及管理水平的3个提升,完成以中华盈利1000万为首的九大任务。

  单只看这样一个计划框架,就足见其规模之宏大、任务之繁重,令人惊叹之余不免心生畏惧

。而作为祁玉民大计划的核心,融资30亿、产销3个“5”和中华提前扭亏为盈1000万吸引了绝大

部分眼球。如祁玉民所说:“华晨汽车今年将在资本市场上融资30亿元,实现整车产销50万辆,

同比增长43.7%。发动机销售50万台,整车出口5万辆;实现收入600亿元,利税60亿元。其中中华

轿车将提前至今年扭亏为盈1000万元。”

  尽管华晨宝马在过去的2009年度仍旧是华晨最大的收益源,华晨金杯也有相应不俗表现,但

面对才刚刚有了起色的华晨,祁玉民此番壮举是否有点冒进?是否符合华晨现阶段面临的形势?

  一向以雷厉风行示人,且有“铁腕掌门人”之称的祁玉民,尽管当天是为数不多的几次对华

晨前路流露出了忧虑,但他更多表现出的仍是“自信”二字。只是华晨,是否会和祁玉民同样充

满信心呢?在这种信心的背后,又是怎样的艰难转身?在华晨一波三折的发展道路上,困难依旧

重重。

  华晨的蓝图与华晨的现状交错,这如果不是祁玉民给众人埋下的伏笔,它的每一步实现都将

是一个年度的奇迹。

  

  历史之殇

  

  祁玉民并不是没有创造过奇迹。

  关于华晨,关于中华,有太多的历史。而作为华晨的第四代掌门人,祁玉民注定亲历其荣辱

与兴衰。

  回顾1997年,当华晨中国与意大利的TDC公司签订第一辆轿车M1的设计协议时,仅付给对方的

设计费用就高达6200万美元,这在当时的中国汽车界,无疑是个天文数字。2002年8月,历时5年

精心打造的中华轿车正式在全国上市时,华晨在它的第一个轿车项目上的投入共达到5亿美元,折

合人民币40亿元。

  正是华晨的大手笔高投入造就了中华轿车高端品质的起点。中华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大多都

是进口,冲压机床全部是德国舒勒公司的,总装、涂装和焊接三大流水线及其主要设备也分别来

自德国的申克公司、杜尔公司和库卡公司,其中杜尔公司在德国也是宝马公司的涂装设备供应商

,华晨与宝马合资后,宝马一直租用这条涂装线为国产宝马喷漆。

  华晨的高投入也让中华轿车从一开始就摆脱了简单模仿、低水平重复的老路,走上了一条融

合全球技术资源为我所用、打造国际水平高品质轿车的全新之路。2002年8月,由意大利设计大师

乔治亚罗主持设计、历时5年精心打造的中华轿车正式在全国上市,当即引起轰动,当年销量就达

到8000多辆。2003年,中华轿车销量直达25000辆,一举成为中级车市上的主力,华晨汽车也迎来

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但历史就是这样风云诡谲,形势往往于最高点急转直下,令人措手

不及。

  由于过于追求销量而盲目扩大,2004年,中华轿车被发现出了质量问题。行驶途中熄火、无

法启动、车轮跑偏、轮胎磨损等问题层出不穷,车主投诉不断。尽管用尽一切措施进行补救,包

括更换油泵、请保时捷重新调校底盘等等,但中华的销量仍旧不断直线下滑。2004年和2005年的

销量仅有1万辆,到2005年年底时,中华轿车的月销量甚至不到500辆。一度轰动全国、为华晨带

来无上荣光的中华轿车,自此成为华晨最大的伤痛。伴随着华晨频繁的人事动荡,几起几落却不

见丝毫起色,以至于在其缔造者仰融出走华晨后的4年时间里,接连两任接任者皆因无力扭转华晨

困局而相继出局。

  2005年年底,身为大连市副市长的祁玉民“空降”困境中的华晨,接过了中华这一品牌。当

时的华晨,最严重的问题是尊驰轿车虽然质量问题已解决,但被损害的品牌口碑依然负面,产品

严重滞销,生产陷于瘫痪状态。祁玉民当即对症下药,刚上任3天,就在中华的经销商大会上宣布

了“尊驰降价4万元”的重大决定。这一决定让经销商拍手叫好,却遭到公司财务部门的强烈反对

,理由是:4万元的价格降幅是太赔本的买卖!祁玉民却认为,这种亏损是“经营性亏损”,只要

能卖出车,资金链和生产链、供应链就能流动起来,规模上去了,成本自然就能降下来。反之如

果不降价,企业就是死路一条。

  所谓兵行险招,祁玉民的这一决策赢了,并且赢得漂亮。降价后的尊驰轿车市场反应强烈,

销量迅速翻了一倍。随后,祁玉民意识到,从价格和定位上而言,尊驰是一辆商务轿车,就量而

言终归有限,华晨真正需要的是一款能冲量的家庭轿车,而骏捷就是应时而生的这样一款轿车。

原定于2006年9月份下线的骏捷,在祁玉民的“催生”下,提前了半年上市,超低价的骏捷在股东

的重重压力下取得了巨大成功,2006年仅9个月时间销量就超过4万辆,2007年更是达到了8.2万辆

,成为自主品牌中销量最大的中级车,也成为华晨翻身的最核心力量。

  华晨翻身了,凭借尊驰和骏捷这两款车,实现了经久未见的跨越。

  然而祁玉民造就了华晨2007年的巅峰状态,却没有预料到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正在悄然蔓

延。2007年,也就是祁玉民到华晨的第二年,华晨的发展达到一个高峰,全年销量达到30万辆,

同比增长达43%,远远高于全行业20%的增长水平。而2008年开始,华晨的销量由高峰缓缓而下,

随着经济危机的蔓延,中华汽车终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销量再次滑坡。

  这次持续一年之久的下滑也造成了华晨的二度危机。这次的危机显然给祁玉民带来了一定的

震撼,也让他开始思考华晨问题的症结所在,未来要怎么走才能走出历史的怪圈。

  就此而言,华晨注定在祁玉民手里产生变革,而且是极大的变革。这是祁玉民没有选择而必

须承担的重任。

  

  变革之痛

  

  如果说祁玉民入主华晨的前3年,是努力将一个濒临绝境的汽车企业从悬崖边上拉回来,那么

后面的3年则是思考怎样使一个活过来的企业逐步做好做强的过程。相较而言,前者是零敲散打,

后者则是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而这,伴随着华晨和祁玉民的将是更为久远的痛。因为真正的变革

势在必行。

  变革并不是个简单的词,对于大刀阔斧的祁玉民来说,也绝不例外。历经4年而谋一变,这一

变必定是大手笔,然而大手笔主导大变革的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压力?

  2009年6月开始,祁玉民正式着手对华晨的管理体系进行“大手术”,用他的话来说,“华晨

的根本问题是管理体系问题”,华晨想要更好发展,必须从管理体系的根本入手。此举将华晨金

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原下属的华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华晨海外销售有限公司、华晨汽车研发中

心3个主要部门全部独立出来,分别成立华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华晨汽车国际销售有限公司、华

晨汽车研究院,与华晨金杯并列为四大平行公司,全部由华晨集团统一管理。

  这个变革绝对称得上是大手笔,在华晨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祁玉民再次显示了他的“

铁腕”魄力。但是集所有大权于一身的他,也因此背上了“独断”的名声。伴随着管理体系的变

革,人事的变动也一度令媒体锁定“动荡”一词紧追不舍。对此,祁玉民表现出了近似于无奈的

苦笑,他说,“我们现在做的事并不是在人事上出现动荡,而是在进行优化调整。”

  显然,对于“动荡”这个词祁玉民并不满意,“优化调整”更符合他对于华晨整体变革的理

解。

  相对于媒体对于人事变动的敏感,久经沙场的祁玉民有着自己冷静而客观的理解。他认为,

俗称“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人事变动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他甚至开玩笑地说,如果

哪天揭开谜底,可能已尘封10年,退休了大家没事干,聊天时会说出来。对于外面传说的种种原

因,祁玉民一一摇头否认,但摇头之外,他也不再深入下去解释。许是经历了过去太多祸从口出

的经验教训,言无不尽的祁玉民学会了谨言慎行。

  当提到目前的管理团队,祁玉民又变回了那个精神十足的他,开始兴致勃勃地给记者逐一介

绍,“现在我们有一批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支持改革、勇于改革、善于改革的年轻干部,包

括我们靠完全竞聘上岗的一个81年出生的副总经理。”但这并不是结束,他表示在集团层面,还

会不断优化班子,从中华、金杯开始,从销售、研发开始,逐步推到集团层面,还会推到其他板

块。在“139”计划里,作为九大任务中的第七条,就是在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研发、工艺设计

、市场营销、财务金融、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7个方面面向全球招聘70名高级专业人才。

  “估计我这次人事调整,是中国汽车企业最大的一次。但是大家不要以为这是震荡,没有任

何震荡,我胸有成竹。”祁玉民很是雄心勃勃。

  然而,启用新生代的力量固然不错,但新生代是否能够顺利接上班是个问题。民族证券分析

师曹鹤就此表示了忧虑,他向《汽车人》分析,华晨在执行力层面目前仍旧存在一个断层,即祁

玉民以下,无人能够跟上。而就目前的领导团队来看,是否能够跟祁玉民有效配合,或者说,是

否能够跟上祁玉民的大踏步,还未可知。

  变革,注定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进行机构改革的时候,即便是大刀阔斧的祁玉民,也

难免遇到难题。在他看来,最大的困难是习惯势力的障碍。“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可怕的。”

说这话的时候,祁玉民很严肃,从他的眼里流露出少有的落寞和倔强交织的神色。这是自然。一

个人要和一个根深蒂固的旧制度斗争,尤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腹地,那种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即便到现在,华晨内部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也仍旧难以厘清。

  也正因为如此,孤独的他,需要可以称之为左膀右臂的人来支持他。他曾经这样跟《汽车人

》解释“改革”的定义:“改革,第一个就是捅马蜂窝,第二个就是少数人和多数人斗争,和习

惯势力的斗争;第三个必须在你的周围有一批改革派。”祁玉民显然希望自己身边有那么一批拥

戴改革的同伴可以并肩同行,尽管他在一些决策上显得有些“独断”。

  但对于一个主导变革的人来说,适时的独断必不可少,因为总有人要拍板、要定局。

  “祁玉民这些年做了不少事。”或许,在华晨饱经起落、祁玉民饱受诟病的此刻,曹鹤之语

,是对他的最大安慰。然而,让华晨彻底盈利、让中华再次起死回生这才是祁玉民最终的目标所

在。

  被逼出来的大手笔

  

  改革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路,而伴随着手术之后,何时是稳步再起的时机

?祁玉民似乎还没有考虑好,但新的计划纲要已经做好了,名之曰:“139”计划。这与他风风火

火的性格颇为契合。

  以华晨模式为基础,祁玉民试图从今年开始为华晨“十二五”建立一个集“产品平台”、“

融资平台”和“品牌平台”三大平台互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平台,并实现企业规模、运行质量及管

理水平的3方面提升。当然,产品平台和融资平台都是手段,品牌才是最终目的。“139”计划的

九大任务则凸显出华晨在今年要打好“十二五”的基础,重担在肩。

  在规模上,华晨规划了四大“二期项目”,包括A级车工厂二期、华晨宝马二期、绵阳基地二

期、埃及生产基地二期。这四大二期工程将需要投入总共120亿人民币的资金。尽管由于合资伙伴

、政府资金、中非基金等方面的介入,华晨不必全部承担这些投资,但其所面临的资金缺口仍将

是相当巨大的。这样庞大的资金也只有从资本市场才能够筹集到,而祁玉民也宣称,华晨今年将

募集30亿资金。

  30亿,这个数字相对于仰融时代华晨120亿元的筹资总额,实在不算多。然而对于今时今日的

华晨来说,能否如愿则着实让人捏着一把汗。

  此外,华晨今年还将在沈阳、铁岭、上海和大连建立4个专用车基地,专用车计划生产4万辆

。在专用车领域,华晨的预计生产能力将达到10万辆。其他方面还包括整车销量50万辆、发动机

50万台、整车出口5万辆的三“5”计划,确保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实现利税60亿的收益,面向全

球招聘70名高层监理的人才计划,落实8项管理变革计划,以及开发包括全新大海狮、新海狮、新

中华、高端三厢车A4、运动型多功能车A3、A0级轿车、新农村用车、新能源汽车以及新型发动机

等九大产品。

  这一计划与其说是华晨的宏图大计,毋宁说是祁玉民的鸿鹄之志。但在这个时候推出如此宏

大的计划,是不是正当其时,则需要仔细考量。

  按照曹鹤的分析,就华晨目前的状态来说,应该正处于大动之后的休养生息阶段,此刻上马

就两个“四”大,未免有点操之过急。而且作为“139”计划的重点之一,中华提前一年盈利并将

目标锁定在1000万,也难免令人感到肩头过于沉重。

  但祁玉民对此的回应是:“我已经有一套措施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祁玉民将中华从上

市公司拿出来,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棋。尽管自家的瓜枣装在哪个口袋里都是装,但祁玉民要把中

华拿到大股东来,全力把中华做好的决心已然彰显。这是祁玉民早就想好的中华出路,却显然并

不被理解,甚至一度被称“弃中华、傍宝马、忙圈钱”。对此,祁玉民固然耿耿于怀,但再三解

释无济于事之后,除了摇头苦笑也别无他法。其实,中华的兴衰与祁玉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尊驰降价和推出骏捷是祁玉民在业界声名鹊起的根本原因。面对这样的感情,以祁玉民的性格,

要放弃中华又怎么可能呢?

  祁玉民甚至想好了,把中华做好要“三管齐下”,打一套“组合拳”。“第一不断开发品种

,根据市场的细分开发新的品种,有竞争力的品种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大的支撑点。第二

个我们要提高我们的经营能力。”对于产品线的建设,毋庸置疑是一大重点,而对于自主品牌而

言,营销能力则渐渐凸显出其重要的一面。中华过去几年的经验,无疑让祁玉民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了这一点。“现在都认为我们中华车一款比一款好,但是我们的市场上销售方面应该说没有达

到我们的预期。很多人问我:你这么好的车别人不知道,营销有问题!而且你现在卖的不应该是

这个价!”的确,仔细揣测中华的营销的确存在问题,在宣传策略及力度等方面还有相当空间尚

待发掘。祁玉民的最后一招,是在生产工厂层面降低制造成本。中华过去的非正常成本曾经让祁

玉民喘不过气来,而中华拿到集团以后,一下就甩掉了15个亿的非正常成本,从50个亿甩掉15个

亿,减负达到30%。无论效果如何,祁玉民已经着手计划中华从去年的不到12万辆产能提升到20万

辆,这无疑又是个大动作。

  不难看出祁玉民决策下的强势作风。这种决断力一度是他披荆斩棘、开拓前路的利器,也是

面对华晨所处环境所必须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祁玉民的敢干,成就了他在华晨的第一段传

奇,而下一段传奇又该怎么走,是值得深思的。

  

  自主不归路

  

  如果说李书福的造车是源于梦想,那么祁玉民的造车更多地是源于责任。不同的出发点使人

产生不同的压力和动力,祁玉民的压力在于他不能输。因为失败了不可能从头再来。

  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会有如此大的魄力和如此大的手笔。他就是要赢,并且,以大跃进般

的速度夺取制高点。他以夸父追日般的信念大踏步前进,希望以“赶英超美”的速度追上或者超

越前面的对手。

  或者可以这样说,因为如此,他在华晨刚刚动过大手术元气尚未恢复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

抛出了他心目中规划的宏图大计。这与他的性格不无关系,他敢干,敢说,而作为一个政府官员

出身的企业家,祁玉民能言善道体现在“什么都说”,而非一般官员的言辞谨慎,滴水不漏。这

一点曾经使他备受媒体的关注,也因此吃了一些苦头。

  但是不管“炮轰”也好,抱怨也好,其实都体现了他内心对于自主品牌的焦灼之情。 

  祁玉民不止一次地跟媒体探讨自主品牌的发展道路,他说做到现在,这个行业他还是不太明

白,浮躁,也比较肤浅,有些事情像搞运动一样。比如说新能源,“喊的人太多,做的人太少。

”这句话或许说得有点过激,但对于老能源到新能源的过渡是一个漫长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的观

点,他还是很理性的。

  自主上的浮躁也是他为之困惑的一点。他讲了个故事:那天我说句话,那人问,你累不累啊

?我说累。问:为什么你累啊?答:因为我太执著了。就跟爱情一样,爱情谁执著谁受伤害。这

看似一个笑话,但也可以看做祁玉民内心的一种写照。他想做好自主品牌,内心做一个国际品牌

的欲望也很强烈,只是现实的脚步总是跟不上思想的步伐。

  祁玉民曾表示佩服王传福,说其第一有梦想,第二确确实实在干事。自主变速箱没做成是他

颇为后悔的事,但自主发动机总算干起来了,他又感到快慰。

  困惑归困惑,还是要回到自己的路上来,祁玉民的路就是华晨汽车在自主的道路上坚定不移

,坚韧不拔。他甚至说:“你们说我孤独也好,坚持也好,还是专断也好,反正就是选了一条路

了,就是一条不归路。”但是决心即便如此,对于中华的担心并不能因而减少半分。关于合资品

牌的下探给自主品牌带来的挤压,已经让他感受到了中华将要受到的威胁。尽管去年以来的利好

政策使自主品牌扬眉吐气,但不容忽视的是,相对于合资品牌在国内的利润,自主品牌还是份额

不足。从这一点上来说,祁玉民忧虑自主品牌也是在忧虑中华的出路,他的华晨“不求最大,但

求最强”也就显得愈发务实。

  这当然和几年前的经验教训有关。正如曹鹤所言:“华晨的路当年走得太急。祁玉民当时扩

张得太快,应该稳步走两年。”回望2007年,华晨在祁玉民的带领下正一路破竹,气势无人能挡

。也是在那个时候,整个业界弥漫着一股巨大的“走出去”的气息,于是乎,进军海外,扩地,

建厂,充满扩张的喜悦与梦想。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忽略了汽车企业的发展规律必

然要栽跟头。

  就目前而言,华晨最大的命脉仍旧在于缺钱,而华晨目前最迫切的问题则变成了尽快回归A股

,一旦回归则资金问题将迎刃而解。但融资显然又不是祁玉民的强项。尽管如此,他仍在努力地

去学习实业以外的课业。但是华晨的变革和整合并没有就此结束,仍旧需要继续整合其内部的股

权和人事,并且,决策做出来,下面要有能够跟上执行的人。跟上祁玉民的步伐,是华晨的重中

之重。但不管怎样,“祁玉民是按照战略规划在走,”曹鹤认为,包括去年以来的结构调整,如

果不出意外,都可视为祁玉民为华晨重回A股做出的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困难有多大,华晨还有最后的一个支点,那就是华晨宝马。就在不久前

,宝马集团宣布2009年BMW和MINI汽车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总销量达90536辆,与2008年相比增长38%

,总销量第一次突破9万辆,增幅超过高档车市场平均幅度。而且,公司销售获得全面增长,无论

是BMW还是MINI品牌都刷新了销量纪录,同样,无论是国产车型还是进口车型,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而随着宝马集团业务在中国的持续性高速发展,中国在2009年成为了宝马集团全球第四大市场

。华晨宝马在中国生产的BMW 3系和5系获得大幅增长,销量达43702辆。这使得华晨宝马在2009年

11月宣布了扩产计划,以有效提升产能。华晨宝马的持续性盈利给华晨集团带来收益的同时,也

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无论如何,祁玉民都与华晨密不可分了,荣光还是挑战,都是无可回避的。用祁玉民自己的

话来说,这是一条不归路。所谓不破不立,破局之后是否能够“立”尚未可知,但正因为这种破

釜沉舟的魄力,华晨或将有一个全然一新的开局。

  只是行走在这条孤独而漫长道路上,祁玉民的苦楚与隐忍,却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了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