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8 > 2008年第6期

调查二:青年学生看日车

作者:
韩佳
时间:
2014-12-22 16:54:00

      “暖春之旅”中,胡锦涛主席特别强调了中日两国青少年的交流,因为青年人是中日两国世代友好的未来。而汽车工业作为日本的支柱产业,必然也是青年人认识日本的重要窗口之一。

  但对于日本,青年们的情感或许是更为主观的,同时,他们又是即将兴起的一批重要潜在消费群体,调查他们对于日系车的看法,应该对中国汽车消费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为了了解青年人心目中的日本汽车形象,《汽车人》走访了高校密集的北京市学院路地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的访谈,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以18岁至25岁的在校大学生为主,部分高校的青年教工也参与了调查。

  日本车=不安全?

  由于参与调查人群经济水平的限制,有车族所占的比例不大,250个调查对象中仅8人拥有自己的汽车,其中,德系车主为3人,自主品牌车主为3人,而日系车主和韩系车主分别为1人。

  《汽车人》发现,大部分的青年学生对于日本车都有一种误读的现象。“省油但安全性能差”,“车很轻,因为钢板太薄”,这些评价在访谈中出现的频率极高。

  另一方面,社会舆论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极大,对于很少有驾驶体验的青年学生来说,“德国车抗撞,日本车不安全”的社会普遍看法,几乎一边倒地在他们心中打下了烙印。同时,前几年发生的“皇冠漏油事件”、“三菱刹车问题”经过媒体的大肆渲染后,也使得“日本卖到国内的车都是三流质量”的观点大行其道。

  “抵制日货”=爱国?

  目前,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了有车一族。相比于前些年,大学生对于汽车的关注度也在逐步升温。然而,这些大学生车迷在高校群体中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对于汽车的认识,更多的还是来源于社会上的普遍评价以及开车的父辈们留下的经验。

  上一辈人由于历史原因对于日本的仇视多少会影响到年轻人对于日本的印象,加上近年来日本领导人不能很好地反省历史错误,导致国内民族情绪高涨,“抵制日货”在青年人中成为了爱国的代名词。

  2005年4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反日入常示威游行”,这是1999年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游行,万名大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高呼“抵制日货”,中关村海龙大厦等电子卖场只得闭门戒严,路上的日本车也未能幸免,屡遭矿泉水瓶投掷。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下课”之后,中日关系出现缓和,两国领导人互访增多。此次胡锦涛访问日本更加深了两国间的互信互惠,使中日关系出现了融融暖意。但中日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裂痕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弥补。

  不少学生告诉《汽车人》:“日本车性能不错,环保措施做得较好。但是受现在反对日货潮流等政治氛围的影响,日本车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在渐渐被其他车所取代。”

  在本次调查中,有64.8%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会选购日本车,比选购日本车的被调查者多出近一倍。而在不选购的原因中,“抵制日货”、“不喜欢日本”成了最主要原因,一些人的理由甚至很极端:“讨厌日本,不需要理由。”

  中国汽车以日为师

  虽然不喜欢日本,但是青年学子们对于日本的汽车工业还是持比较肯定的态度。在被问到“提到汽车,会想到哪几个国家”时,73.2%的被调查者提到了日本,提及率仅次于德国。并且,有31.6%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汽车产业最应该向日本学习”,在这一项中,日本领先美国23个百分点。

  一位工商管理专业的同学告诉《汽车人》,“我看过一本讲日本本田公司管理模式的书,本田的管理模式效率很高,充分利用了时间和生产力,非常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作者/韩佳)【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