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还是企业文化

2015-06-14 05:27:26 作者:
汽车人和爱车人的家园!

讲话声音略小,没有丝毫强势,在李书福其貌不扬的外表下却显示了他极具智慧的头脑,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重点突破口,能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在身,为一个更高的远景共同努力。CX90和博瑞,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诞生的。


《汽车人》记者/张恒

总有人说中国的汽车工业和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即便在刚刚举办的全球汽车论坛(GAF2015)上,这样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对此,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很不同意,虽然他表示反对时地声儿不大,也没有很强势的样子,但他用自己独有的幽默感和真诚,吸引着每一位在场的人士。

沃尔沃的CX90,哪怕是吉利的博瑞,都是非常好的产品,我们的汽车不比国际品牌差,李书福的语气像是在埋怨刚才说我们不如人的嘉宾。没有官话,没有套话,直截了当地和大家分享吉利的经验。

沃尔沃这几年发展,有条不紊,成绩更是有目共睹,而借助沃尔沃的势头,吉利汽车也正在大刀阔斧地改头换面,这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让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对吉利刮目相看。

资本可以跨越洲际和国家,但文化却是天然不可逾越的壁垒。李书福说:“如果说吉利和沃尔沃的发展还算取得了一些小小成绩的话,那我认为重点就是在于“如何营造全球性的企业文化”。

关于兼并收购所谓的“七七定律”就是70%的收购都是失败的,而70%的失败都是因为企业文化的不能融合。

不同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习惯,无论是做事情还是思考方法,都有着太大的差距。可无论如何,人和人之间总是有共同点的,李书福认为,具体表现为用户满意度高、员工自豪感强、管理层成就感大。

因很早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李书福的推动下,吉利成立了“全球型企业文化研究中心”。

李书福说:“一个企业的诞生、生存与发展,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的血液,没有效益的企业就会破产,而企业愿景、宗旨、使命及核心价值追求是企业发展的文化原动力,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全球市场不断取得成功。”

需要强调的是,吉利和沃尔沃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兄弟关系。2012年,沃尔沃与吉利签署汽车安全技术与车内空气质量技术合作协议;2013年9月,吉利又在瑞典哥德堡与沃尔沃联合成立欧洲研发中心,共同打造紧凑型模块化基础架构,简称CMA基础架构模块,这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性技术研究平台,分别向沃尔沃与吉利汽车公司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吉利与沃尔沃在此基础上分别各自开发自己的汽车产品。沃尔沃将继续专注其在全球豪华车市场,而吉利汽车主攻大众化汽车市场。

全球形企业文化的关键在于包容互信,彼此尊重,和而不同。对沃尔沃的发展,李书福充分放权,沃尔沃实现高度自治,而且中外双方能够积极沟通,及时排除不必要偏见。沃尔沃在全球有四个工会,吉利就把他们请到中国来,到工厂、车间全面了解吉利与员工的关系,也邀请了他们去了全国总工会、浙江省总工会了解相关情况。

讲话声音略小,没有丝毫强势,在李书福其貌不扬的外表下却显示了他极具智慧的头脑,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重点突破口。他也能把优秀的人才聚集在身边,为了一个更高的远景共同努力。CX90和博瑞,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下诞生的。(作者/张恒【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