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会是下一个踏板门中的丰田吗?

2015-09-20 06:24:58 作者:黄耀鹏

汽车人传媒记者  黄耀鹏


周五晚些时候,据《纽约时报》称,EPA(美国环保署)和CARB(加利福尼亚州空气资源委员会)联合指责大众美国用“失效装置”的隐藏软件来旗下品牌柴油车通过尾气检测。

 

EPA“怀疑”这些车辆违反美国“清洁空气法案”。但EPA到底有没有下令要求大众美国召回涉案的48.2万辆车,还众说纷纭。


 

这是很严重的指控。同样的违规事实,一旦被证实蓄意隐瞒或者欺骗,罚款按照上限是妥妥的。贴心的中美媒体为其算出的180亿美元天价罚单,是其面临的最坏可能。

 

到目前为止,对于EPA的“非正式指控”(只有某个EPA官员接受电话采访),大众美国还没有反馈。内部调查和向上请示都需要时间,此时正值周末。

 

需要指出,美国清洁法案的修正案,允许公民个人提告法人和国家机构的违法行为。通俗地说,如果某个公民,甭管美利坚还是尚未取得美利坚公民权的外国公民,发现有个人、法人有违反该法的证据,并无“扭送权”,但可向联邦巡回法院起诉。如果EPA官员有掩盖之类的不当行为,照告不误。

 

这下子热闹了。本来尾气这事儿执法权属于EPA,但公民可以进行诉讼,可能在法律上对法人的违法行为予以重创,跟着来的是一大堆民事赔偿。

 

如果此案坐实,加州大小律所里,恐怕要开瓶香槟。律师们最爱代理这种保赢的官司。只要有一桩诉讼撕开缺口,其余消费者的代理律师可以蜂拥而入。那时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大众必须避免这种可怕后果。“踏板门”沸沸扬扬2年,最后证实丰田被冤枉,包括几十个消费者的“突然加速”体验都被证实是误操作。但又如何?丰田被折腾两年,付出无数资源,形象受损,最后连个“抱歉”都没得到。唯一的好处就是运输安全署不会再轻易挑战丰田,就像出过一次痘一样。他们必须让证据链再坚强一些,而不是急于发难,然后让事情不体面地不了了之。

 

即便最后被证伪,大众也要被扒层皮。丰田章男在美国国会被质询流泪的滋味,文德恩不会想尝试,尽管其年纪更长,神经最近又被历练得分外坚韧。

 

大众美国显然会“高度”重视此案,兹事体大,他们绝对不敢专擅。大众必须汲取丰田当年处理踏板门的教训。丰田美国先是试图掩盖此事,想在区域层级解决此事,虽然日本公司的文化是“尽一切努力避免给上司添麻烦”(谁不是呢?),丰田美国是否充分“日本化”令人怀疑,但丰田美国授权不足,造成总部反应迟缓,进而失去了控制问题规模的最佳时机。

 

与其一事一请示,不如狼堡派驻有处理权限的高管(如果文博士无须亲自前往的话),直接坐镇指挥。彻查内部是否有人敢于植入非法软件。如果真的这么做,一定是有组织的作弊行为,大众美国的技术部门可能卷入其中。如果是个人行为,则很难解释起动机。如果两者皆非,大众可以理直气壮地开记者会,否认这一点。

 

退一步而言,如果真被抓包,大众能做的,也只能尽量“控制”召回范围,并争取与EPA和消费者(如果有人提告的话)庭外和解。如果这样,对于流年不利的大众美国来说,可算雪上加霜。不仅大众受损,所有“清洁柴油”为卖点的欧企在美都会被怀疑。电动车企会因此得利吗?显然风马牛。

 

不过,有舆论揣测,美国政府处于保护“三大”(拿克莱斯勒怎么办,也是外国公司了)而“整”丰田和大众,理由是工会是议员和总统的票箱子。此言不值一驳,大众和丰田在美国也雇的当地劳动力好不?UAW(北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当然不会视外企雇员为仇寇。

 

至于大众因此更加重视中国,也让人笑不出。美中两大市场对大众来说并非鱼和熊掌的关系,顾东顾不了西。美国下滑的销量自然也不会自动贴到中国这边。

 

不管怎样,大众美国需要打起精神,应对这场可能的危机。接任1年多就面临严重考验的霍恩(大众美国CEO),也许正祈祷“虚惊一场”。(作者/黄耀鹏)版权声明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