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杂志记者张铁报道)时至今日,“三叉星徽”已是全球最著名的标识之一。每次路过望京,都不由抬头多看几眼闪烁在戴姆勒大厦硕大的“三叉星徽”,昼夜旋转-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有点像斯图加特奔驰中心旁边的奔驰汽车博物馆,这座新落成的研发中心和不远处的戴姆勒大厦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这座现代化的研发中心占地1.05亿元人民币,研发总投资约2006年戴姆勒首次将中国纳入其全球研发网络中起,中国研发团队的工作范围和团队规模就开始持续发展,该研发中心的落成将主要助力戴姆勒在中国市场上乘用车领域的业务发展。
中国作为奔驰品牌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是实现本地化发展最直接的捷径。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Hubertus Troska)向《汽车人》表示:“中国已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让我们更为重视本土研发,作为奔驰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实现全球研发和未来产品开发都将会更多融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唐仕凯还向我们介绍该研发中心包括五个专项研发部门及一所梅赛德斯,从最基本的草图到,汽车设计的所有环节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奔驰乘用车高级设计中心。
在梅赛德斯,戴姆勒股份公司副总裁、梅赛德斯(Dr. Gorden Wagener) 现场向公众展示了梅赛德斯 G-Code 运动型跨界轿车,也正是位于北京的高级设计中心最新的创意输出成果。
目前该研发中心有80%的工作人员是本土人才 12个国家和地区。至,戴姆勒计划将团队扩充到,同时在华拥有轻型商用车和电动汽车的中德合资研发机构-奔驰乘用车中国研发中心的发展。
跨国车企在华研发中心是把双刃剑,不仅是链接跨国公司和中国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更是可以培养本土化的汽车人才。在研发中心的中方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国际先进的汽车开发趋势、得到锻炼,并且能够为中国零部件企业在跨国产品研发初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这是件好事。
产品线一直是奔驰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的优势,而奔驰未来12款全新乘用车产品,这5个乘用车设计中心协同作战打造,并且因地制宜在全球的生产网络下生产。
今年奔驰在中国的销量目前和竞争对手还是有些差距,但此次全新梅赛德斯.
北京梅赛德斯2014年,奔驰新增40个新的城市,并主要以小型店以及更加灵活的网点模式为主,把梅赛德斯-奔驰培训中心也已经在上海开幕,持续大力地投入培训设施和措施,大大强化了销售和售后人员的能力。
此次奔驰在华成立研发中心,可以说是全体系本土化的又一关键动作。 (来源:汽车人杂志 作者:张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