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细看公告发现沃尔沃稍有炒作嫌疑,但不能否认这个小聪明在营销上非常成功。本来在电动化这股大潮中建树平平、不起眼的沃尔沃,忽然像个盖世英雄一样,踩着五彩祥云出现了,一来就搞出个大新闻,这个营销可以给满分。
◎ 《汽车人》记者 刘响林
沃尔沃日前的一则公告看上去非常振奋人心,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美好。
7月5日,沃尔沃CEO哈坎·塞缪尔森(HakanSamuelsson)在一份公告中宣布,从2019年开始推出的所有新车型都将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同时表示:“这个公告标志着内燃发动机驱动的汽车的结束。”
不是放弃燃油车
如果将此消息等同为为沃尔沃结束柴油车、汽油车之路,将于2019年抛弃传统内燃机,那就太天真了。它只是意味着沃尔沃停止生产纯燃油车而已。
公告看上去大胆至极,其实沃尔沃给自己留足了退路。停止生产纯燃油车,不代表停售纯燃油车,2019年前生产的燃油车自然会正常销售。
停止生产纯燃油车,并不代表停止生产发动机,只是未来每辆沃尔沃汽车都会多一个电机而已,新款沃尔沃车型都将采用电力或是混合动力驱动。
加上在6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通常称为“双积分政策”。
目前沃尔沃汽车仅依靠1.5T和2.0T动力作为支撑,在燃油经济性上很难得到巨大突破。可以预见,迫于油耗和积分的压力,沃尔沃必然会推出混合动力汽车来应对。因此,沃尔沃的这则公告看上去非常激进,实际上非常理性。
表明了决心
虽然细看公告发现沃尔沃稍有炒作嫌疑,但不能否认这个小聪明在营销上非常成功。本来在电动化这股大潮中建树平平、不起眼的沃尔沃,忽然像个盖世英雄一样,踩着五彩祥云出现了,一来就搞出个大新闻,这个营销可以给满分。
就在上个月,沃尔沃宣布将把旗下的Polestar业务重新打造为一个独立品牌,专注于高性能电动汽车,旨在与特斯拉和宝马i系列展开竞争。
Polestar是沃尔沃在2015年收购,一直定位于将沃尔沃车型进行改装和升级的角色。Polestar之于沃尔沃,相当AMG于奔驰。沃尔沃汽车也已为Polestar最终的上市采取行动,通过出售新发行的优先股,从瑞典投资者处筹集50亿克朗 (合5亿8744万美元)。
打造一个品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是和特斯拉、宝马i系列竞争。在这个时间点公布沃尔沃从2019年开始推出的所有新车型都将是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很可能是为即将独立的Polestar做好铺垫。
加上日前据外媒报道,沃尔沃将出售在德国柴油引擎制造商道依茨股份有限公司(Deutz AG)25%的股份,结合沃尔沃这一则“暧昧”的公告,都表明了沃尔沃电动化的决心。
全球的趋势
虽然新能源汽车行业来势汹汹,有媒体统计据称是“超万亿投资造车,超两千万辆规划产能”,先不说数据有多少水分,但电动汽车真正走向全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
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速令人关注,但它的市场基数同样很小。据统计,去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3万辆和25.7万辆,占据不到1%的中国汽车市场。即便在全球,纯电动乘用车也不到1%的市场,不过百分之一。
纵观各大跨国巨头,在新能源汽车规划上也都是非常务实的。奔驰在2025年之前推出10款电动汽车,销量将会占据整体销量的15%-25%左右;宝马计划2017年销售新能源汽车1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其总销量的15%-25%;大众在2025年前会有30款电动汽车上市,电动车年销量达到200-300万辆,占总销量的20%—25%;福特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占福特全球总销量的10%-25%,未来新能源车将以插电式混动以及混动技术为主;丰田计划在2020年将实现3万辆以上的氢燃料电池车销售……
可以发现,规划大都是到2025年,新能源能源汽车销量在10-25%之间,并没有说要在10年内就要颠覆什么。毕竟燃油汽车的方便性有目共睹,石油短缺也或许是一个伪命题。
即使有国家表态将在未来全面禁止燃油车的销售,比如挪威的截止期限是2025年,德国为2030年,法国是2040年。且不说这些表态就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反对,真到了那个时候,能否顺利推行下去还是一个问题。加上时间太长,在这十几年和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国家换了一个领导人,政策还能够继续执行下去吗?君不见特朗普上台,美国就要退出《巴黎协定》了。所以说,电动汽车的未来,很美好,但不会来得这么快。(《汽车人》记者/刘响林)【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