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关注】奥迪重夺月销桂冠,A6L居功至伟

汽车人传媒 2017-07-11 09:50:42 作者:邢秋鸿

即使在这个后起之秀频出、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奥迪A6L也一直是所在细分市场的标杆车型,牢牢占据豪华C级车市场“万辆俱乐部”的席位。不要忘了,这还是在奥迪上半年风波不断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这样的销量和品牌力就具有更高的含金量。

◎ 《汽车人》记者  邢秋鸿

6月份汽车销量出炉,奥迪以51651辆重夺豪华品牌销量冠军。而奥迪A6L在6月份的销量达到11990辆,是奥迪各款车型中销量最高的,是奥迪重夺销冠的支柱。

提到豪华轿车,最先进入大多数消费者脑海的就是奥迪A6。作为在中国本土生产的第一部真正的豪华汽车,A6系列可以说是很多消费者的豪车启蒙者,地位自然难以撼动。

即使在这个后起之秀频出、竞争愈加激烈的时代,奥迪A6L也一直是所在细分市场的标杆车型,牢牢占据豪华C级车市场“万辆俱乐部”的席位。不要忘了,这还是在奥迪上半年风波不断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这样的销量和品牌力就具有更高的含金量。

销量的背后是强大产品力

能够稳稳占据“万辆俱乐部”的位置,自然也就说明了奥迪A6L的实力。最新的《Consumer Reports消费者报告》显示,相比竞品,奥迪A6的可靠性最佳。可靠性只是一个方面,舒适的空间、强劲的动力和丰富的配置都是A6L实现销量常青最重要的因素。

作为中国的老朋友,奥迪对于中国人追求空间性的消费需求非常了解。新奥迪A6L的长、宽、高分别达到5036毫米、1874 毫米、1466毫米,轴距达到3012毫米,后排空间更大,可满足全家出行需求。相比竞品,新奥迪A6L乘坐起来更舒适。而全景天窗、后排娱乐系统等配置,也使出行更加轻松、愉快。

同时,新奥迪A6L还配备了操作更简便、功能更强大的MMI影音系统,为驾驶者带来了全新的操作体验。长按MMI touch触摸板4-5秒,便可以启动Siri,通过语音输入搜索地图路线,极大增加了行车安全性。

不仅对驾驶者友善有加,奥迪A6L还充分考虑到了乘坐者的舒适性。新奥迪A6L的后排座椅是不折不扣的VIP席位,无论其空间设计还是设施配置,都针对中国豪华C级车用户进行了量身定制。

然而,这还远远不够。

很多时候,我们提到A6L,商务、行政、高端、精英……等词语便会浮现在脑海。但是不要被惯性思维所左右,真正体验过A6L就会发现,它同样具备不俗的操控性能,动静皆宜。

全新奥迪A6L 2.5L+CVT的组合完全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性能的需求,并且其动力总成拥有多项来自“奥迪高效模块技术”的最新成果,可以通过众多细节的改善,进一步优化发动机运转阻力并降低能耗。同级最佳的quattro 全时四驱系统,使得A6L操控更得心应手。

可以看到,虽然已上市多年,但新奥迪A6L的动力性能绝对不弱。与全新换代的宝马5系相比,差距并不大。

最懂中国消费者的,是奥迪

将时间轴调回到29年前,奥迪刚刚进入中国时,人们对豪华车的定义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从奥迪开始,中国消费者开始认识、理解了豪华车,到如今,中国的豪华车市场规模已突破200万辆,人们对于豪华车的认知也逐步成熟。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豪华车的追求不仅仅是品牌和动力这么简单,个性化也成为关注的重点。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需求,首先,新奥迪A6L践行了“彩色车战略”。A6L目前拥有达科他灰、探索蓝、白金色、飞行蓝、花剑银、哈瓦那黑、飓风灰、传奇黑等丰富的车身颜色。换一个颜色,就会带来另外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消费者的喜好。

同时,新奥迪A6L还采用创新的双线产品配置结构,在所有动力总成上都可以安装高端装备,打造运动型和舒适型两种装备包,全面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打造专属的个性化装备。

除此之外,稳定的价格、高性价及高保值率更抓住了很多中国消费者追求品牌的同时也考虑性价比的心理。不输竞品的强劲动力、出众的操控性和能够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的个性配置等过硬的产品力,加上出色的性价比,最终使得奥迪A6L能够稳居竞争激烈的豪华C级车市场的前列。

得益于奥迪深耕中国市场近30年,使得奥迪A6L的本土化和定位更精准。即使是在竞争对手纷纷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新奥迪A6L也一直成功保持“万辆俱乐部”的位置,这背后正是其出色的产品力和对国内豪车市场的深刻洞见。众所周知,上半年奥迪一直处在合资风波之中,在这样大的不利因素下,新奥迪A6L的销量仍旧保持稳健,更加说明其稳定而强大的产品力。

现在,历时近半年的动荡已经尘埃落定,奥迪重新归来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新奥迪A6L还将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惊喜。《汽车人》记者/邢秋鸿)【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