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蔚来已来,但梦想还远

汽车人传媒 2017-12-17 11:39:09 作者:邢秋鸿

从孕育期就一直不被看好到发布再到最后的量产,ES8的上市给互联网造车带来了一个小高潮。但是,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盛大的“蔚来之夜”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接受市场检验的开始。

◎ 《汽车人》记者  邢秋鸿

万人的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12月17日晚座无虚席,全国8个分会场同时进行,20多个平台双语全球网络直播......如此盛大的场面只为见证蔚来首款量产车型ES8的上市。

吸引眼球的不仅如此,还有俞敏洪说出背后的故事,李想驾驶ES8登台进行情景互动,更重要的是李斌一个多小时脱口秀式的产品介绍。

单看ES8的各项数据,是拿的出手的:最大输出功率480千瓦、综合工况续航355公里、刹车距离33.8米、百公里加速4.4秒、7座、轴距3.01米......

为了达到这样的性能,蔚来可以说是整合全球资源:德国大陆集团最新的主动式空气悬挂系统、博世最新的iBooster电自动助力系统、70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系统、江淮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全铝工厂、Mobileye EyeQ4的自动驾驶芯片......配上蔚来自己研发和生产的高性能电驱动系统,整个性能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上述只是基本配置,再来看电池的问题。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充电续航问题一直是最大的难题。李斌却在发布会上放话:在中国,凡是汽油车能去的地方,蔚来ES8都必须能够到达。这对于电池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以及充电的方便程度都是巨大的考验。对此,李斌给出了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免费给有条件的用户安装家用充电桩。什么是有条件的?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只有35%的用户能在家里面安装充电桩。那么另65%的用户该怎么办?这就涉及到第二个解决方案。

第二,一劳永逸地解决充电、续航问题的换电模式。李斌表示:“ES8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可换电来设计的。”ES8还在现场成功演示了三分钟换电,迎来了阵阵欢呼。其实,很多年前以色列电动汽车生产商BetterPlace就成功实践过三分钟换电,这家公司成功于换电,最后失败也是因为换电。

看似炫酷的三分钟换电模式背后挑战也很多。换电与充电之争已经由来已久,但目前充电占据绝对优势。造成这种形势绝大部分原因在于电池作为电动车最核心、最具价值的部分,整车厂大多不愿意将其剥离出去。其次因为成本问题,换电模式需要大量的市场,现如今的电动车市场难以支撑起高昂的换电站建设和换电成本。更何况还有很多技术、标准的问题摆在眼前。

按照蔚来的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1100个换电站。以Better Place为例,Better Place建设一个换电站的造价就达到200万美元以上,那么仅换电站的建设投入就至少需要2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5.39亿)。少量的用户难以支撑巨大的换电网络的设备和人员支出。短期来看,这种模式只能是一种选择,难以成为主流。那么,仅靠充电模式,如何才能实现李斌的“凡是汽油车能去的地方,蔚来ES8都必须能够到达”的愿景呢?这就涉及到第三个解决方案。

第三,移动充电车Power mobile。这个原理类似于我们的移动充,就是为了解决电动车续航里程难以适应长途出行的问题。为了节约时间,移动充电车可以做到充电十分钟续航100公里。按照计划,到2020年之前,会在全国部署至少1200辆移动充电车,每一辆ES8和充电车都连网的,当ES8缺电的时候,充电车就可以开过去给它加电。理论上,这的确解决了长途出行中充电困难的问题,但在实践中的效果还有待考证。

平心而论,蔚来的充电模式考虑得较为全面。李斌对此也是信心十足,他表示:“已经能够保证ES8的用户加电比加油更方便。”但到底这三种解决方案能否打败发展几十年的加油体系,只有事实才能说的算。

互联网造车最为明显的表现应该就是营销和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在营销上,蔚来的方法不同于传统4S店,但与特斯拉相近,采用体验店和网络销售的方式。线下的体验店可以随时供消费者实际感受产品,它不同于传统4S店坐落于郊区,而是选择可以在最繁华的商业区。北京首家NIO house就坐落在东长安街一号东方广场附近,临近王府井、东单,是不折不扣的商业中心。

在传播方式上,蔚来不仅选择传统的传播方式,还将明星投资人和明星早期用户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点,蔚来的投资人很多都是互联网巨头,比如:刘强东、雷军、马化腾......这些人作为第一批用户群体,给蔚来带来的不仅是第一批使用反馈,也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诸多讨论,流量也就自然随之而来。

昨晚,不知道多少人被蔚来之夜刷屏。看到互联网造车取得阶段性的成绩,就在为传统汽车制造商们担心,想起了曾经的诺基亚。但这里有一个误解,面对如今互联网影响汽车制造的趋势中,传统汽车制造商们的反应速度比我们想像中的要快,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危机意识。ES8的上市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造车的成功,也并不意味着传统车企的衰落,毕竟两方谁都没有闲着。

从孕育期就一直不被看好到发布再到最后的量产,基准版售价为44.8万(补贴前)的ES8上市给互联网造车带来了一个小高潮。但是,现在并不是庆祝的时候,盛大的“蔚来之夜”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接受市场检验的开始。‍‍‍‍(《汽车人》记者/邢秋鸿【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