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混动领跑车市,中美各有不同

汽车人传媒 2023-12-13 09:30:31 作者:张恒

 

混动技术重新站在C位,但中国消费者大爱PHEV,美国用户更爱传统HEV。

 

文 /《汽车人》张恒

 

2023年无疑是混动汽车大放异彩的一年。

 

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830.4万辆,同比增长36.7%;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销243.9万辆,同比增长83.5%。

美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不同之处在于,美国消费者更偏爱传统混动车型(HEV)。

 

美国市场HEV受宠

 

纯电动的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增速低于预期,而HEV却出现了强劲的增长。

 

据CNBC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汽车公司正在重新考虑HEV的可行性。这不但可以在中短期内帮助汽车行业降低燃料消耗和碳排放,同时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汽车电气化。

 

 

2023年1-11月,丰田普锐斯等HEV车型,在美国销120万辆,增速超过纯电动汽车(EV)。与2022年同期相比,其市场份额上升了2.8个百分点。

 

截至11月底,美国市场EV销97.7万辆,占总销量6.9%,较2022年同期仅增长1.7个百分点。而HEV与PHEV市场份额约10%,且其中大部分增量都是由HEV贡献的。

 

行业机构Edmunds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间,美国市场有很多关于专注EV、放弃HEV的讨论……但很多消费者没有对全面电动化做好准备,HEV也没有消亡。

 

相比来看,HEV的成本更低,且没有电动汽车的痛点,比如续航里程焦虑和充电基础设施不足。Edmunds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HEV的平均售价为42381美元,低于EV的平均价格(约59400美元)。

 

 

摩根士丹利在12月早些时候表示,丰田汽车、本田汽车和现代汽车贡献了美国90%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而且还在积极尝试增加HEV在美国的产量和销量。

 

三大巨头各有侧重

 

在混合动力市场,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采取的策略各不相同。

 

福特汽车显然更倾向于HEV。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的计划中,HEV的产量未来将提高四倍。截至11月,福特在美国市场的HEV销量超过121000辆,较2022年同期增长23%。相比之下,福特EV销量约62500辆,占其总销量的3.5%。

 

 

在推出一系列电动汽车之前,Stellantis的电动化战略更加依赖PHEV。这是美国PHEV销量最高的车企,在其第三季度销量占比10%。

 

通用汽车依旧希望在2035年实现全面电动化。13年前,雪佛兰Volt引领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发展。出于对需求和成本的担忧,Volt在2019年初停产,通用汽车没有再发布其它混合动力车型。

 

日前,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Mary Barra)表示:“我们仍计划到2035年把所有轻型汽车都变成电动汽车。我们将根据市场和需求进行调整,将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

 

中国市场另有套路

 

中国的混动汽车以PHEV为主、HEV为辅,且不同品牌和技术有各自优势。但为什么中国消费者更喜欢PHEV?

 

首先,中国的油价较高,消费者对于油耗敏感。而PHEV的油耗表现远远优于HEV,甚至可以达到1.5升/100公里以下的水平,这对于消费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长城DHT:单离合器单电机,油耗3.8升,续航800公里;吉利雷神:双离合器三电机,油耗2.5升,续航900公里;比亚迪DM-i:双离合器双电机,油耗1.0升,续航1000公里……

 

 

其次,中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主要针对PHEV和EV,如购置税减免、车辆补贴、免费上牌照、免费停车等政策,而HEV并没有这些福利。这也让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PHEV和EV。

 

第三,中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覆盖了城市和高速公路的各个角落。而在欧美市场,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还不够理想,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充电有着更多的担忧。因此,中国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接受程度更高,而欧美消费者则更倾向于选择混合动力汽车。

 

第四,中国的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各种品牌和车型层出不穷,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在HEV领域,日系品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且车型相对单一。这也让中国消费者对于HEV缺乏兴趣和认同感。

 

 

站在大趋势的角度看,EV才是全球汽车产业共同追求的最终形态,而HEV只是过渡的选择。但是,这个过渡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因此,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都需要秉持开放和灵活的态度,以适应汽车产业的电气化之路。【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