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美汽车关税松动,零部件板块反弹

汽车人传媒 2025-04-30 07:45:24 作者:张恒

 

美国拟减免汽车零部件关税缓解供应链压力,全球车企暂获喘息之机,但长期结构性挑战犹存。

 

文 /《汽车人》张恒

 

美国汽车关税政策出现松动迹象,相关汽车零部件股反弹。

 

4月29日早盘,A股汽车产业链相关个股快速走强。其中,精进电动涨停,方正电机、三祥科技、雷迪克、迪生力等快速跟涨。汽车零部件指数涨幅一度超过2.5%。

 

 

美媒报道,据多名华盛顿官员透露,川普政府计划于当地时间周二宣布减免部分汽车相关关税,重点是针对美国生产所需的外国零部件,同时避免对国外整车重复征税。这一决定或将显著减轻美国车企的负担。

 

在此之前,美国汽车行业已对川普的关税计划表示了强烈担忧。通用汽车、丰田汽车、大众汽车、现代汽车等大型车企在上周联合致信美国政府,指出这一政策可能引发供应链混乱,推高消费者成本,甚至迫使部分供应商停产或破产。信中写道:“大多数供应商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中断。一旦其中一家出问题,就可能导致整条生产线停摆。”

 

川普原计划最迟在5月3日宣布对零部件加征关税,此次政策调整无疑打破了原有节奏。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白宫声明中称:“川普总统正在与汽车制造商和美国工人建立重要伙伴关系。这项协议是总统贸易政策的一次重大胜利,它奖励了在美国国内生产的企业,同时也为那些承诺在美国投资和扩大生产的制造商提供了发展平台。”

 

也就是说,此次调整意在将关税压力主要落在海外生产体系,而非打击本土制造商对外国零部件的依赖。这对高度全球化的汽车供应链而言,是一个缓冲动作。但长期而言,若关税机制趋严,美国本土制造的零部件成本上升可能仍在所难免。

 

 

此次关税政策临时性放宽,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川普政府的政策朝令夕改已经见怪不怪。单就这件事来看,目的是为了缓解了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却也体现了美国政府在应对全球供应链复杂性时的犹豫。一方面,关税的意图是保护美国国内生产和就业;另一方面,它也暴露了美国制造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脆弱。这次的“缓兵之计”或许能暂时平息市场情绪,但并未触及行业结构性的问题。

 

川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是想推动“制造业回流”,但现实是,汽车产业的全球化程度已经无法简单逆转。

 

尤其是汽车模块化生产模糊了“国产化”边界。例如,一辆在美国组装的电动车,可能采用中国电池、欧洲电驱、墨西哥线束,真正的“本土化”比例越来越难界定。美国意识到,完全切断全球供应链只会让本土车企陷入更深的成本困境。

 

随着美国关税政策的朝令夕改,全球汽车产业供应链的稳定性正在取代“效率为王”成为核心要素,行业的竞争方式也随之发生转变。这次关税调整虽然只是权宜之计,却再一次印证了政策变化对行业的深远影响——从工厂端的生产节奏到资本市场的走势,无不受到牵动。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在,供应链安全的考验还远未结束。【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