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汽奥迪A5L以“德系品质+本土适配”的核心逻辑,不仅自身竞争力全维度提升,更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文 / 吴毓
当一汽-大众的生产线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的历史时刻,整个中国汽车行业都为之瞩目。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辉煌,更是中国制造业的里程碑。
如此荣耀时刻,谁能成为脱颖而出的幸运儿?论资历有捷达,谈销量有速腾,比定位有A6,拼口碑有迈腾……一汽奥迪A5L领航版,凭什么能成为“第3000万辆”?

首先,一汽奥迪A5L代表了德国精工与中国智慧的深度交融,开创合资车企范式。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深度交织的当下,一汽奥迪率先迈出关键一步,与华为展开深度合作,德国汽车的精工品质,与中国制造的前沿科技的深度交融,实现1+1>2的化学反应。
这并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从研发理念到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为中德合资企业乃至全球汽车产业的合作模式,开辟了全新赛道。
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一汽奥迪的产品竞争力,也为中德合资企业在技术研发、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跨国汽车企业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的深度合作。

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 陈彬
如中国一汽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彬所说:“东西方文化交流恰如一汽大众的底色,既扎根本土,汲取中国创新和速度,又接轨国际,融合德国精工制造基因。”
其次,一汽奥迪A5L是燃油车智能化的首车,打破行业固有认知。
在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智能专属电动车”的声音不绝于耳的当下,一汽奥迪以“吃螃蟹者”的勇气,推动A5L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豪华燃油车型,为燃油车智能化撕开了一道突破口。

这款车配备双激光雷达等33个高性能感知硬件,支持高速与城区NOA功能;基于全新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和E31.2电子电气架构,创新性地融入VMM协调整体动态单元,将智能指令精准转化为车辆的动态响应,延续了奥迪纯粹的驾驶质感,树立了燃油车智能化的标杆。
它证明了燃油车通过架构升级、算法优化和硬件适配,同样可以做到高阶智能驾驶,打破了“智能专属电动车”的传统观念,为燃油车智能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陈彬同时强调:“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时代,一汽-大众仍然是广大客户的第一选择。”一汽奥迪A5L领航版正是这一目标的生动实践,为燃油车智能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汽车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第三,一汽奥迪A5L带动了汽车产业链升级,书写全价值链本土化新篇。
一款车的卓越,背后是一条产业链的支撑;一家车企的成功,离不开本土持续的深耕。一汽奥迪A5L以“德系品质+本土适配”的核心逻辑,不仅自身竞争力全维度提升,更以“飞龙在天”之势,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在供应链维度,一汽奥迪与与本土供应商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应中国市场的零部件,提升了本土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持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创新与升级。
在市场营销维度,一汽奥迪构建了包括冰雪体验、高性能车体验、RS驾驶学院等多元化客户体验平台;通过数据分析、用户访谈等方式,精准洞察客户需求,调整传播方式;重点布局抖音、小红书等年轻阵地,以官方发声为核心,以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互动,全面提升直联用户的沟通力。
在网络渠道维度,一汽奥迪以广度赢未来,丰富触点形式,满足更多用户需求;以高度树品牌,将品牌形象进化,打造客户尊贵舒适的体验;以温度聚人心,细化服务标准,实现从满意到喜悦的跨越,持续提升客户触达效率和满意度。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汽奥迪始终坚持的“长期主义”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闪亮。近千万用户的认可与信赖,不是一蹴而就的成果,而是每一款产品对品质的坚守、每一次服务对需求的响应、每一个细节对体验的打磨,日积月累而成的口碑。
从第1辆到第3000万辆,一汽-大众的成长轨迹,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缩影;而奥迪A5L领航版成为这一里程碑的主角,是“油电混共进全智”战略与“全价值链本土化”理念的生动注脚。
未来的一汽奥迪还将继续以用户需求为罗盘,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在燃油与新能源赛道双线并进,为全价值链“本土化”持续深耕;让“广大客户第一选择”的承诺,在每一款产品中兑现,在每一次服务中沉淀,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更璀璨的华章。【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