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凌成功的两层解读--写在雷凌上市之前

《汽车营销》杂志 2014-12-22 14:52:35 作者:卢山

明天,雷凌将在广州宣布预售价格,今天,我一个人坐在香格里拉的房间里,思考着如何看待雷凌上市之后的走势,一年之后又如何衡量他的成败。

我知道,明天这个时候会有无数来自网站,自媒体的关于雷凌的稿子满天飞。因此,我决定今天将自己的想法成文发表。而我的判断能否成立,和明天的价格关系并不大。

在我看来,雷凌的成功会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就是最基本的市场成功。

A级车这个细分市场,月销一万辆应该是一线大牌成功的门槛。以雷凌的近亲卡罗拉,或者日系劲敌新轩逸和凌派的表现来看,一万辆确实已经是最低要求。

在这一点上,我对雷凌能够取得成功毫不怀疑。以雷凌的性能和品质感来说,这可能是丰田品牌里最拿得出的作品之一。广丰的宣传中甚至不惜拿出雷克萨斯的内装品质来和雷凌比,可见对这辆车的信心有多大。

更何况,为了未卖先红,广丰在营销上也做足噱头,活生生让一个连预售价都没出来的新车,名字已经响遍大江南北。

从这两点来看,雷凌没有卖不好的道理。实际上,我相信雷凌的竞争对手对他的预估还会更高,否则也就不会在雷凌上市前就有各种攻击性的爆料出现了。

但无论是一万辆,还是一万五辆,都还只是成功的第一层次。而第二层次的成功,是将雷凌打造成一个品牌符号,打造成这一级别里的现象级产品,也就是俗话里的“神车”。

因为只有这样,雷凌才能真正意义上的,确立广汽丰田的年轻化战略导向。

从新雅力士开始,广丰开始主打年轻牌,而“年轻化”则是企业对于整个市场未来走向的核心判断。

但是,仅仅一款小车无疑是支撑不起这么大的招牌的。因此,雷凌真正的使命,即是销量和市场份额,又是在销量之外。

如果我们回头去看那些历史上被公认的“神车”,就不难发现他们不仅仅是产品和销量上的成功,背后还带着强烈的时代印记,阐释了一个时代的汽车诉求。这种诉求正如今天我们讨论的“年轻化”一样。

而在老三样之后,并没有真正被广泛认可的新三样出现。即使像朗逸这样月销量已经达到神车级别的产品,但其销售的推动力,本质上还是停留在产品层面,品牌根基依然是不牢固的。

这将是雷凌的机会所在。因为雷凌不仅代表广丰,更是代表了整个丰田新中国策略的一款产品,在丰田的在华发展历史中,也将会是具有非常特殊意义的一款产品。

雷凌不仅汇集了这一级别中丰田的技术精华,更浓缩了丰田对于国民车这一特殊产物的趋势思考。如果以全球的视野去观察COROLLA这一品牌,就更能体会到雷凌将有多么大的实力去挑战今天的这些对手。

他用新的产品力和新的发展思路,为久不破局的丰田中国带来一种可能性。甚至在整个日系品牌触底反弹,起死回生的路径中,雷凌都极有可能扮演那个关键先生。

一切对标都只是市场层面的意义。因为全球第一的丰田,在中国想要的,依然是金字塔尖的那个位置。

因此,无论是之于广丰还是之于丰田,雷凌都是一款必须成功的产品。产品力不足?可以继续增配。价格竞争力不够,可以继续调整价格。总之,赢,才是唯一的目标。

这样大的企图心,让人好期待雷凌出现后的A级车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啊……(文|卢山)
5202.jpg


【声明】本文系《汽车营销》独家原创,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营销》杂志及作者。

更多汽车新想法,

更多营销新思路,

更多战场新总结,

请关注《汽车营销》杂志。

推荐微信: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官方微信:希望在这里为你展现一份冷静的行业思考。
微信号:qcdb999

汽车人官方微信:谁在影响汽车时代?《汽车人》杂志,一本与汽车社会同步前进的刊物,记录金字塔尖者们的思维与价值。
微信号:qcr555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