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对电动车产业动手了,中美“硬脱钩”进行时

作者:
黄耀鹏
时间:
2022-09-23 08:05:00

 

《法案》着眼于长期效果,和电动车产业直接有关的金额约为520亿美元。

 

作者丨黄耀鹏

编辑丨田草

出品丨汽车人全媒体

 

在美国《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以下简称《法案》)出台之前,《汽车人》曾经设想过,这个法案生效之后,给中企产业链外溢带来的影响(《美通过“降低通胀法案”,中国企业被限制》)。

 

美国舆论不看好

 

现在《法案》签署都一个月了,先看舆论效果。

 

中国这边反应很平淡。9月22日,商务部发言人在被问及此事的时候,仅仅表示对电动汽车歧视性补贴条款“表示关切”,并表示观察评估实施情况,必要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其实不只是中国,欧日韩相关国家都“关切”过了。而中国相关企业则一如既往地沉默。

 

倒是美国舆论反应爆炸,很多媒体纷纷释放嘲讽技能。

 

有媒体称:“去年,民主党人用一个假装刺激经济的法案为我们带来了飞涨的物价。现在,又用另一个假装对抗通胀的法案来打击经济。”

 

也有舆论认为,该法案不但不能解决通胀,反而会加剧通胀。有美媒将拜登法案比作给美国经济开的一副“毒药”。

 

 

值得注意的是,不看好该法案的媒体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两海岸的自由派,基本上是亲民主党的媒体,因此类似评价略有些令人尴尬。

 

有人讽刺说,用10年时间花7500亿美元,来降低3000亿美元的通胀,华盛顿现在不但不顾经济学原理,还不顾基本数学原理。

 

但今天这个世界相当魔幻,土耳其8月份CPI高达80%。按任何朴素的认知,这样狂野的通胀足以激起民变,但土耳其的小日子过得波澜不惊,这本身就令人吃惊。

 

电池“排中”进度时间表

 

这个《法案》的电动汽车产业部分,着眼于长期效果。

 

现在文本主要部分已公布。为了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美国将分10年列支3690亿美元支出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气候投资。为了加速电池制造产业链的重建,美国提供了3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

 

另外,该法案还计划发放20亿美元现金补贴,促使企业改造生产线,转为生产新能源汽车。联邦还将提供200亿美元贷款,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设施建设。

 

和电动车产业直接有关的金额(包含抵税和直发),约为520亿美元。

 

 

这些钱能否撬动一个产业链转轨,当然存在疑问。如果要问,能否重建完全排除中国的电动产业链,疑问会更大一些。因为中国电动汽车(特别是电池)供应链,成本优势已经非常巩固。

 

如何“重建”,不像字面上看上去那么容易,需要“解剖”美国现有的电动车产业链,特别是电池生产,厘清到底有哪些原材料和零部件来自中国。

 

这需要得到电池供应商和整车厂商的大力配合,政府本身没能力上溯每一个零部件和乃至金属的最初冶炼来源。

 

除了扩大补贴规模和刺激中低收入者购车,《法案》重拾保护主义“护盾”,其中的重点是给电池的“美国制造进程”,制定了一个时间表:

 

2023年,车载动力电池所用的矿物原材料40%必须来自美国以及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2024年,这一比例提升至50%;2027年,这一比例提升至80%;2029年,车载动力电池实现100%的美国制造。

 

中国的电池原材料优势

 

目前,美国动力电池产能排名前十的企业,均来自合资或外商独资公司。

 

韩国电池制造商供应了美国59.7%的电池,但去年韩国电池制造商使用的电池矿物原材料中,有80%以上从中国进口。

 

 

在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方面,全球59%的锂、68%的镍、73%的钴、93%的锰等正极材料都由中国供应。在负极材料方面,中国也拥有不可取代的优势,近乎100%的石墨都由中国出产。

 

相比而言,美国生产了全球4%的锂、1%的镍,钴、锰、石墨负极都是零;而欧盟则生产了10%的镍、5%的锰和15%的钴,锂、石墨则是零。

 

欧盟和美国生产阴极和阳极,不是近乎为零,就是只占1%,都可忽略不计。中国则分别生产了80%和89%。中国在金属和非金属冶炼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对欧盟和美国都构成了绝对优势。

 

中国已经和几乎所有锂矿丰富的国家签署了供货协议。

 

中国控制了刚果70%的采矿业,而刚果是全世界几乎所有钴的所在地。

 

中国虽然不是锂矿的主要产出国,但全球锂的40%运往中国进行再加工。将锂矿石转化为更纯的碳酸锂或者氢氧化锂,只有超级工厂才能在有限的成本下完美实现,而这样的规模化工厂,在三五年内是没希望从零建起来的。

 

而电解液和隔膜材料,如今也有超过80%的出货量来自中国。

 

到了电池生产阶段,中国生产了79%的电芯,而欧盟和美国则各自组装了7%。

 

 

从这些数据可以感知到,尽管韩国供应商占据了北美电池市场的大头,但上游供应仍来源于中国。中国当然不在美国“友好贸易伙伴”名单上,事实上,所有人都认同,该法案就是针对中国。

 

千算万算,固投没算

 

这个“排中”法案的出发点,就是要将中国的综合成本优势用补贴的方式打掉。

 

美国大致是这么算的,7500美元,大致是一辆特斯拉平均组装生产成本的1/3。而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应摊薄制造业的研发成本、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物流成本、市场开发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这种规模优势大概影响到制造业综合成本的30%-40%。

 

这并未考虑到中国对海外供应源的额外成本。比如为了让非洲或南美国家签署排他性的“包销”供货协议,中国要让渡部分利益,包括提供贷款,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援助,但承建商又是中国公司,这些援助或者贷款的钱,转一圈又回到国内,中国也由此在原料供应国扩大了政治影响,所以这笔账不好算。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已经指出这种补贴不符合WTO的原则,但考虑到WTO诉讼机制本就低效,现在又几乎瘫痪,所以只能构成道义上牵制,有效的无非是报复措施。

 

 

但是,美国人没有考虑到一些深层次的情况。假定一种对美国有利的局面,美国成功利用补贴,完全平衡掉中国规模成本优势,那么供应商会不会选择美国进行原料提炼和零部件生产?

 

建厂的一大笔固定资产投资,谁来出?

 

在芯片等优势产业,美国给代工商出的政策,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但电池制造业,美国是个弱势产业,不搞“二选一”,而采用经济手段吸引人,现在只不过拉齐了成本(实际上只在理想情况下拉齐了制造本身的成本),制造商为什么要承担额外的初始固定资产投资成本。

 

而技术上,美国突破碱金属和铁磁性材料规模冶炼,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原理上当然没问题,但难就难在规模效应上。事实上,美国在以上所有金属的精炼行业里,都是小角色。

 

就算美国不计成本地砸钱,一座锂矿需要7年才能从零建立起勘探、开采和加工生产。美国根本没办法按时间表,实现电池供应“无中化”。

 

在电池供应上,实际上不存在“硬脱钩”选项。

 

供应链难以“北美化”

 

再看整车。就眼下,消费者想拿到7500美元的全额补贴,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汽车是北美组装的;电池关键矿物100%来自和美国签了FTA的国家或地区,或者在北美回收;电池关键组件在北美制造。

 

韩国车企的几款电动车,包括现代IONIQ 5和起亚EV6,都无法享受补贴,因为韩国车企没有在北美设立新能源车整车厂。韩国政府因此表达了“关注”。

 

 

《法案》制定了复杂的限制条件,在2023年1月1日生效。

 

如果现在就按条件来衡量,有30款左右的车型在补贴白名单上,不过这不是最终名单。现在美国市场上,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加起来,也只有70多款。看似白名单还挺宽容。

 

但是,由于其中一些车型在多地生产,因此可能有些产品“在所有情况下”不符合组装要求。2024年之前,40%的加工比例要求,“微操”一下还可以够到,但是2024年之后,就需要硬桥硬马地上(从冶炼到零部件制造)生产线了。

 

如果供应商和主机厂商一起努力,现在就投资,可能4年后能拿到全额补贴。但没高兴多久,再过3年,比例要求就到100%了。考虑到很多电池有关的供应源不大可能排除中国,重建供应链的努力将不可行。

 

因此,无论过渡期还是“终结日”之后,都无法在实际采购中绕开中国。

 

 

更令人不安的是,7年后的政府是什么态度还很难说。要是花大力气,在补贴的支持下做到生产线100%北美化,但到时候补贴没了,这就不只是尴尬了,简直要命。

 

主机厂最怕的情况是,在长期投资中,将政策的长期有利因素纳入到成本考虑中,这将导致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产能到位了车卖不出去,这将非常糟糕。

 

就连看似得利的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现在受制于“日落条款”,已经无法享受补贴,直到《法案》生效的那一天才能重新激活。但作为代价,两者都需要现在就排查供应商及其上游供应商,而某些替代则不是几个月能搞定的。

 

据说,有些主机厂商正在将采矿业引入美国,比如通用汽车和特斯拉都声称要介入氢氧化锂的生产。不知道这些努力是真抓实干,还是做样子。主机厂越过好几级供应商做这个事,看上去就很难获利。

 

 

从去年到今年,不断有人猜想宁德时代到美国或墨西哥去成立子公司或者开厂。在当前政治氛围下,都无须美国立法机构出面,只要商务部一纸命令,就可以让宁德时代的北美投资打水漂。

 

要知道,这个产业已经被美国盯上了,而且处心积虑要排除中国。

 

在中美没有做出有保障的和解之前,只有傻瓜才会去美国投资战略产业。不如耐心等几年,至少看看《法案》的执行力如何,再决定行止。【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邮箱:qcr007@126.com / 电话:010-63135270。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