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矛盾纠结,德国首份“中国战略”文件,七条相关汽车

作者:
孟华
时间:
2023-07-20 08:20:08

 

此文件透露了德国政府处于对华政策的两难处境。10条具体措施的前7条,都与汽车产业直接相关。

 

文 /《汽车人》孟华

 

7月13日,德国外交部正式发布《中国战略》。

 

这份德国对华战略文件,从2021年12月德国本届政府上台后,就传言已被制订,当时德国总理朔尔茨否认“我们不可能在6天内完成(这份重要文件)”,但结果不是6天,而是588天才拿出来。

 

用了这么久,不止是“信号灯”政府摆不平内部分歧的结果。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不断与政府其他部门、拥有在华利益的联邦各州,以及朔尔茨本人争论,结果是正式文本出来,在可能惹怒中国人的措辞上,调门调低了很多。

 

低效推出与低调回应

 

德国外交部看上去很想显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文件封面用了“围棋”的压题图。很可惜,照片上显示的是日本围棋,棋子特点是双面鼓形(也是唐朝形制),而中国现代围棋棋子是平底。

 

这透露了无论德国政府还是传媒,对中国的了解,远没有自己认为的那样深入。就像上次德媒《每日镜报》将“权”字图片为压题图,却误写为“杈”。

 

 

这份文件德文版64页,英文版40页,中文版……抱歉,德国外交部正组织人翻译。而去年11月,文本草案就已经有了,这种业务层执行效率,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但它的确是德国现政府所为。

 

7月14日,中国驻德使馆,针对“对华战略”发表了四点立场,包含了希望德国理性全面看待中国发展;中方坚决反对德国试图干涉中国内政;反对基于意识形态和竞争焦虑“去风险化”;希望共同维护世界多极化。

 

中国对德国文件的不满,溢于言表。但是值得注意的不是中国说了什么,而在于谁来说。不是中央外事办、外交部,只由使馆回应一下对方的政府文件。

 

这里面可能包含了多重考虑,首要一个是不想让分歧成为中德关系的主旋律;另一个是基于对这份文件的意义判断,即德国因内部党争而炮制这份文件,很可能随着政府更迭(或者仅仅参与组阁党派的变化)而打入冷宫。

 

 

而德国媒体认为,这份文件是默克尔时代对华政策的“丧礼”,可能言过其实了。默克尔主政16年,对华政策好不好用,历史早就给出答案,更别提德国眼下的困境,有多少是自己“作出来”的。

 

措施软弱的根由

 

默克尔时代,为什么不出台文件,指导对华政策?很简单,因为默克尔本人及其政府的威望和控制力,足够让联邦各部委、联邦州、城市州,甚至州下面的市镇,都不会在对华交往中各拉各的调。

 

这份文件更大的意义在于结成内部共识。绿党领导的外交部,不得不出来画个圈,让下级州政府在和中国打交道时,不要“表现不一致”。这本身就是控制力拙计的表现。

 

在联邦猛唱“去风险”调子的时候,旗下大型车企表示“在中国、为中国”。这不是在中国才喊的口号,而是企业战略。企业不听话怎么办?套上紧箍咒。

 

 

我们看到,这份文件里,分成10条具体措施。其中前7条,都与汽车产业直接相关。

 

它们分别是:要加速欧盟内部市场的政策,包括科研、数码和绿色创新;多元化供应链;强调“技术主权”,对抗中国的“全球市场和技术的支配地位”;将双循环政策解读为强化德国对中国依赖;强调贸易工具;强化对华投资审核;出口管制。

 

这几条都缺乏执行路径。整个欧盟都在电动车供应链上投入了数千亿欧元的资金,结果是90%的电池依赖亚洲供应商。如果再向上追溯,中国占了电池零部件80%的全球份额(各种零件有区别),比起动力电池产品所占份额(不足60%)要大得多。

 

如果要看“合订本”的话,2020年欧盟还叫嚷动力电池2025年全自给。而今年3月份,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欧盟本地产能至少占开采总量的10%、加工总量的40%、回收总量的15%。在任何关键原材料的加工阶段,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都不得超过欧盟年度消费量的65%。

 

被新能源价值链的现实吊打之后,欧盟新文件要现实多了,但还不够现实。那么不难猜,德国这种没具体目标、没实施路径、没保障条件、几乎全部依赖欧盟政策才能得到有限实施的文件,能走多远。

 

 

无论碳关税、出口管制、外资审核,还是带有威胁色彩的“贸易工具”,都仰仗欧盟一起行动,赢得对华筹码。几年前,还很难想象德国经济的软弱,确实是实力决定话语权。

 

德国连续两个季度的GDP负增长,让德国的经济活力在欧盟内部沦为“吊车尾”,也使得德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弱的国家之一。

 

丧失对华政策独立性

 

这份文件里,貌似德国政府唯一能定的,就是30亿欧元的投资担保上限。这是绿党联合主席、经济部长哈贝克的意思。

 

但是在正式文本里面,该条款被弱化为“避免非自愿技术转让的角度来考量国家出口信用保证”。

 

国内有些媒体,误将“投资担保上限”视为“投资上限”。后者是一条硬杠杠(其实也可以分解项目规避);而前者只意味着联邦政府这边不愿意提供太大的投资担保。与之配合的,是呼吁企业自律,要求他们做商业决定时考虑地缘风险。

 

文件貌似严肃,但几乎所有条款都是软性的,这差不多承认了,其手里的牌,小得可怜。虽然中国这边严重不同意德国所称的出台文件的理由——“我们不能对中国政策的改变视而不见”,但是如果只是将之视为对华投资和贸易获利减少的抱怨,就有点简单化了。

 

 

和德国车企要继续留在中国进行深入投资不同,德国联邦政府其实想退一步,就是尽量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从产业链、价值链和经济收益的角度,都是如此。当然,由于能力和两国合作的局面,这一步可能收效甚微。归根结底,这是一份对华态度文件。

 

作为长期坚持对华深入双边合作的欧盟国家,现在想依赖欧盟,把双边关系的温度降下来,并增加博弈的成分。这个深层次的想法,还是要重视一下。

 

就像文件说的,定义中国为“伙伴、竞争者、系统性对手”三分法,但重点放在“系统性对手”上,这和欧盟的调子非常接近了。德国丧失对华政策的独立性,这可能是一个历史性转折,也是近期中法关系变得热络的原因之一。

 

企业对华投资不受影响

 

中国这边,很多人对德国目前经济的严峻形势缺乏直观感受。2022年,德国流失的产业资本高达1250亿欧元,这是德国历史上最大的资本净流出,主要包含了两大产业:化工和汽车产业。

 

德国的天然气和电力,今年神奇地没有遭遇供应瓶颈,原因大抵如此。产业都跑了,自然就不需要那么多能源了,居民用能不过是一点毛毛雨。

 

7月16日,德国联邦中型企业协会发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德国超过四分之一(26%)的中型企业正在考虑放弃自身业务;超过五分之一的中型企业(22%)甚至考虑将业务转移至海外。

 

 

这种情况下,德国还在根据《供应链尽职调查法》,要求企业评估中国这边的人权风险。而德国车企根本不听政府的“呼吁”,对华投资一浪高过一浪。

 

从去年到今年,光是大众汽车在地平线合资、安徽新能源和奥迪一汽长春新工厂三个大项目上,就投了425亿人民币(安徽项目有些资金要在未来几年逐步投入)。

 

宝马也投了里达工厂和光束项目,奔驰在华没有新投资,但在2023年底前在华拿出17款新能源整车。这种产品部署力度,丝毫没有要撤的意思。

 

 

德国企业的普遍做法,造成了政府与企业两张皮:一个往东,一个往西。事实上,德国政府意识到这一点,这也是出台战略文件前的牵制因素。虽然一些政府成员支持更强硬的对华立场,但是文件“不建议”阻止中国获得特定技术(像美国人在半导体领域做的那样),并认为需要继续与中国保持良好经济关系。

 

这份文件的矛盾和纠结之处,比比皆是。这也透露了德国政府处于对华政策的两难处境。

 

一方面。他们极力想塑造对华政策的主导权,但从企业到地方政府,配合度有限,而且德国无论对华、对美、对欧盟的话语权,都在飞速下跌,于是造成了意愿和能力的割裂;另一方面,他们不想放弃经济利益,不想完全站在对立面,因此释放了极为复杂且混乱的信号。

 

这也符合中国对欧盟的看法,后者正在从独立“第三极”势力,向美国立场滑过去,同时又不甘心和不自洽。如此反复,只会削弱自己的地位和力量。问题是,如果德国不再是欧盟内对华产业合作最积极且最有能力的国家,我们做好准备了吗?【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