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汽车人】投资印度,要做好什么准备?

作者:
孟华
时间:
2023-07-31 07:45:13

 

对于中企来说,印度市场仍然存在理论上的商业机遇,但是企业必须要彻底地改造自己的运营模式才有可能,这本身就收窄了投资成功的可能性。

 

文 /《汽车人》孟华

 

比亚迪投资印度这事,发酵有半个多月了。

 

7月中旬,英媒就从印度监管部门“知情人”那里了解到,比亚迪向印度提交了10亿美元合资企业的提案(与印度海得拉巴的私营企业梅加合作),在印度投资建设电动车和电池,计划年产能10万辆。

 

此前,比亚迪已经在印度斥资2亿美元,成立了销售公司和购车金融服务体系,即投资已经发生,只不过当时没投重资产。

 

 

有人认为,比亚迪此举多半是为了和特斯拉尚在漂浮的印度计划竞争。这种动机的揣测没有证据。从中长期角度看,任何企业的战略举措,都要根据市场而非跟在特定对手后面行事。

 

该消息爆出后,印度政府和比亚迪方面都不回应。过了一周,即7月22日,印媒就称DPIIT(印度工业和内贸促进部)否决了上述提案。但7月26日另有消息称,“申请仍然有效,正在审批中”。

 

 

虽然信源不一,结果也不确定,但都指向同一个目标,那么此事大概率非“野鸡新闻”。而且,细节还很丰满。比亚迪的提案当中,还包括建立充电站和建立研发与培训中心的计划。不过不一致的是,印媒表示比亚迪只承诺年产1万-1.5万辆电动车。

 

2020年后加力打压中企

 

而DPIIT在征求其他部门意见时,有官员表示了对中国投资“安全问题”的担忧。另一些官员则指出,“现有规则不允许此类投资”。

 

所谓“现有规则”,大概率是指莫迪政府在2020年4月,修订了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其中新规定要求,与印度陆地接壤的国家对印投资时,必须获得政府批准,并由DPIIT提交给内政部进行安全审查。

 

现在的管制、制裁、针对性规则,都是一个套路。明明都有唯一指向,偏偏掩饰成一个不具针对性的普遍规则。新规则显然针对中国投资,特别是避免中企收购印企。

 

 

2020年1月,长城投资印度(即买下通用汽车塔里冈工厂),该交易随后被冻结和否决。印度很擅长在事情发展途中和事后,制定“回溯型”规则,决定交易的走向。

 

如果认为印度行政效率差,人浮于事,可能在多数地方不算刻板印象。不过,印度联邦议会,必要时候行事还是果决的。

 

国内有学者称这属于“绿地投资”(不涉及收购印企),以此来证明印度国家安全借口,在法理上站不住脚。其实这不重要,沃达丰案,印度制定的法律能向前追溯52年,就充分表明和印度谈法制,甚至谈人类的基本逻辑,都是徒劳的(详见《汽车人》的《上汽辟谣声明之后的几个问题》)。

 

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这边企业界认为,手机企业赴印投资被拿捏,是一个跳坑式投资教训。

 

有意思的是,印度那边也认为是深刻教训。因为印度开放市场后被中国手机企业全面占领,印度本土手机品牌失去了崛起的机遇。他们决心在汽车领域避免重蹈覆辙。

 

“印度制造”的潜台词,就是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拒签RCEP也基于类似理由。如此,拒绝中企收购印企,就演变成不允许中国车企对印投资。这相当于当初政策的范围,在执行中发生了漂移和扩大化。

 

 

另有证据表明,比亚迪试图让印企出资,而比亚迪出技术入股,这是典型的IP授权投资案例。放在一般的国家,都非常乐于接受这种技术投资,但印度显然不一般。

 

2022-2023财年(2022.4.1-2023.3.31),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710亿美元,下跌16.3%,这是印度FDI近10年来首次下跌;外商净投资下滑到280亿美元,下降27%。预测认为,2023-2024财年,印度净FDI将继续下滑。这反映了印度吸引投资的能力发生了变化。

 

对于工业立国,印度到底想要什么结果,扑朔迷离。倡导“印度制造”,莫迪政府貌似想要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但“世界办公室”从头到脚又透露着捷径思维(其实“办公室”不过是电话客服+软件外包罢了)。

 

 

很多时候,我们将多种外商投资混为一谈。其实FDI进来投什么,有很明显的阶段特征。中国已经过了什么工业投资都想要的时代,现在挑挑拣拣,只要那些技术和资本密集、环境友好、能充分融入本地供应链和市场的投资。

 

作为一个逆差靠侨汇补偿的国度,印度还远未到甄别FDI的实力阶段。凡是工业投向,都应该受到印度的热烈欢迎。实际操作上,居然比中国现阶段还要挑剔,简直不合逻辑。

 

印度相对越南的劣势

 

这恐怕要归因于,印度对制造业的理解,和世界上其他新兴市场不同。印度的工业化缺乏规划,这是印度本土汽车品牌未能崛起的原因。

 

“印度制造”政策的实质,是赶时髦。整天盯着手机、半导体、新能源,却对石化(化肥)、电力生产(输电)、金属冶炼、重型机械制造等基础行业,没那么在意。无论政策如何引导,总是自己开席,别人吃饭。

 

当然,印度拿手的是饭后抢劫式收费,这无疑恶化了跨国资本的观感。印度因此拥有了“外资坟场”的名号。简单说,印度的工业规划部门和市场监管,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印度和中国有领土争端,它一直把中国当做地缘对手。这没什么问题。但从工业的分工体系上,也把中国当对手,这就属于认知有问题。

 

在工业价值链条上,印度其实是和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乃至孟加拉、柬埔寨等国是同生态位的竞争对手,中国反而应该是拉拢的对象。

 

因为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低端制造业,这些国家都争着承接。越南、孟加拉等接了纺织业里面最下游、最没赚头的成衣,但解决了就业和原始积累问题。染料、金属件、纺织印染设备,都依赖中国提供,越南就成了中国产业链延伸出来的一截。

 

升级到汽车制造,不能算轻工了。越南承接的是新能源KD业务,同时依赖中国资本在当地投资电池、整车四大工艺,提供关键零部件,越南这边负责组织打螺丝。中国也从打螺丝开始,本来已有的汽车制造体系,全面更新为西方管理体制。

 

但越南能摆正自己位置的是,不试图全吃,先干好下游简单的活。而且,就工业基础而言,越南没有希望组织起完整的汽车生产链条。这意味着其产业链,无论如何发育,都必须要与中国的上游供方紧密捆绑。

 

 

而印度的汽车产业基本上是日企和韩企的天下,本土企业缺乏存在感。作为容量为全球前三(2022年数据,前提是不将欧盟视为一个整体)的市场,居然和一票东盟小国的结构相同。

 

如果想接驳中国汽车产业链,印度则需要重配产业元素,这就相对越南吃了大亏。因为中国与印度的汽车供应链关联非常薄弱,无论是地理+运输联系,还是经济圈联系。这导致了后者基本是另开一摊。

 

现实是印度对此毫无建树。由于政治原因,整天盯着中国的一举一动,不会给印度带来什么好处。

 

现在中国整车品牌优势刚开始溢出,就拿到了全球销冠。这导致印度已经不大可能借助外需扩大汽车制造份额。

 

而且,印度对外商的态度基本上是从政治出发的,比亚迪和长城,后者是真想投,交易都已经达成了,就等批准;而前者连意向都不算,最多算“意念”,但在印度监管那里,都一样。

 

从中国到越南的产业链延伸,适应成本很低,不光是交通便利、政策相近(越共中央对中共中央的政策,很多时候亦步亦趋),而且文化大致相通,互相理解的障碍较少。而印度没有这些优势,注定了它游离于中系产业链之外。如果再自我孤立,就疏离得更远。

 

 

与基本的思路相比,腐败、低效和规则上不可预测,并非印度接纳外资的主要障碍。中国车企投资印度,即便能审批通过并打进去,也会发现和在中国的运营,绝对是两码事。在中国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印度发现不管用了,这会让人很有挫折感。

 

这其中的痛苦,与印度政府发展国家工业的底层思路有关。对于中企来说,印度市场仍然存在理论上的商业机遇,但是企业必须要彻底地改造自己的运营模式才有可能,这本身就收窄了投资成功的可能性。【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