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4 > 2014年第2期

山田昇:做“被需要”的企业

作者:
张敏
时间:
2015-10-16 16:58:10

一口流利的中文,很幽默地和记者开着些玩笑,和大家一起唱很深情的中文歌,在做游戏时,会很积极配合地把大大的吻痕,印在同一团队的记者脸上。

  电装十周年媒体答谢晚宴上,山田的兴致很高。从表面看,这个在华工作和生活了近20年的日本人已经与普通中国人没有什么区别。他已经适应了具有中国国情的沟通方式与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带领下,电装找到了在华发展的节奏:结合国情,融合当地文化,使之更适应市场。

  这是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的电装所不能意识到的。作为电装中国市场开拓者,山田见证并参与了这个过程。

  在山田看来,过往十多年,电装最大的收获并不仅限于销量的变化,而是能够为各个整车厂、用户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做出的贡献。虽然刚开始是以日系整车场为主开展业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电装和不同的客户建立了信赖关系。“这种客户之间的信赖关系就是一个最大的收获。”

  中国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一个市场,当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与电装相同,其竞争对手博世,大陆也都在中国市场大幅进军。其中,以中国为中心慢慢向亚洲拓展他们的业务的意图也逐渐清晰。对此,山田表示,最终决定输赢的是,谁能够得到客户的订单。这取决与看谁能够真正的掌握客户的需求。

  “现在我们的销售和技术也是一起努力,努力把握客户的需求,我们不能输给博世和大陆。”山田强调,“电装没有特别执着地追求一个规模或者数字的标准。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主要是,能够听取整车客户和我们这个最终用户的切实需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我们获得成功的一个原因。”

  对于过往的近20年的中国生活,山田用了中国人味觉最为丰富的“酸甜苦辣”4个字,来表达自己与电装中国一路走来的感受。 依旧是诚恳而又谦恭。无力把控政治影响,最大限度地做好自己,是山田和电装所能呈现的最好态度。

  

更中国

  

  电装最早进入中国的步伐还可以追溯到1987年。彼时,为调查电装产品在中国市场反应,电装在中国成立了北京事务所,这家日本零部件企业首次将触角延伸到中国。

  1994年底开业的烟台首钢电装有限公司是电装在中国的第一家生产企业,亦是电装在中国事业的开端。“其实最初没有想到,从一个地方把零部件卖到另外一个地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山田向《汽车人》坦言,以电装在烟台成立第一家空调工厂为例,初衷并不是只想为丰田供货,很想做大,但没有生意。

  最早成立的这家公司,没有任何汽车集团公司的参与,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给客户提供电装的产品。但在国内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市场环境下,电装的中国业务开展的并不顺利。

  屡屡碰壁后,山田意识到,与地方上的重要客户进行合资生产和在距离客户近的地方组建工厂,是电装发展的可行之路。这成为后来他开展中国事业的宗旨。

  1995年5月,毕业于大阪外国语大学中文专业的山田被总公司正式派到了中国,负责中国市场的开发工作。山田到达中国的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和4位同事从北京出发开车去天津了。他们的汽车刚刚到达天津境内,汽车轮胎便放炮了。这似乎也预示这山田在中国艰难工作的开始。

  虽然第一次到天津谈判并不顺利。但丝毫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从1995年到1997年,山田几乎每个星期都要从北京去一趟天津。为了加快合资建厂的速度。选址天津主要是为天津夏利汽车配套。有媒体用文字记录了那段细节,“山田升的魅力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山田升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与天津市政府领导洽谈合作事宜,这种亲近行为本身就赢得了当地政府的好感。”

  这样的经营思路,贯穿在后来电装与一汽、广汽还有上汽等整车企业的合作中。1998年,本田在广州成立合资公司,开始生产雅阁,以此为契机,电装在中国的生意开始有了好转。

  2000年之后,电装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随着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上攻城略地,丰田、日产相继在华成立合资公司,电装的很多工厂就伴随着日系整车企业而出现。

  2002年,丰田与一汽成立了合资公司以后,电装的销量逐渐变得越来越大。这一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作,山田视其为电装中国发展的转折点,也是第二阶段。

  在快速扩张中,电装曾以每3个月开一家合资或者独资企业的速度在中国市场上狂飙猛进。于是,从2001年到20005年的这5年,便成为山田中国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岁月。“这5年,我们遇到困难最多,感触也最多,很多最激动、最有成就感事情都发生在这个阶段中。”

  在新工厂成立之初,山田不可避免要和当地政府以及各个部门打交道。与当地政府官员沟通曾一度成为令他最挠头的事情。此外,和合作伙伴一起成立公司之前,合作各方在利益分配方面有非常激烈的谈判。这种纷争更多围绕在出资比例上,由于电装占据绝对的技术优势,电装坚持持有60%的股权,在山田看来,这样有利于电装技术的顺利推进。

  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是双方愉快合作的前提。尽管山田没有向《汽车人》透露更多的细节,但从他平淡的叙述中,还是可以想象这背后不为人知的激烈交锋。“发展至今,双方合作还是非常愉快的。能够结识这么多好的合作伙伴,对电装而言是非常宝贵的财产。”

  

后市场?10%

  

  除了在整车上继续扩大非日系车的供应外,拥有强大零部件整合能力的电装,在售后市场上的弱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电装2013年的200亿的销售额中,大部分是对整车厂直接匹配,后市场产品不到5%。

  而在中国市场,目前汽车保有量基本达到了1亿台,那么过保的车辆也占一个不小的份额,这部分消费者多会摈弃昂贵的4S店,这成为电装加强售后市场的基础。

  根据山田的预测,到2020年时,中国市场的汽车保有量会达到2亿~2.5亿辆,将与美国市场持平。在如此大的一个市场上,排名世界前三的零部件供应商没有发出应有的声音,不可想像。

  事实上,除了依托整车企业外,电装在中国的发展还依靠特约维修站、中联汽配的渠道的支撑。2002年11月,电装公司与北京中汽联合汽配贸易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中联汽配成为电装公司产品在中国汽车售后零部件市场的销售主渠道。

  在中联汽配不余遗力的市场推广下,电装的知名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电装在中国市场主推的普通火花塞和铱金火花塞,在中国取得了较大市场份额。

  但这还远远不够。在电装的规划中,通过电装独资的日连汽车销售公司的渠道,电装的意图是通过修理厂向消费者提供纯正的售后市场产品,把售后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做。?

  对于今后在中国售后市场的设想,山田的思路也非常明确:用纯正产品主攻高端和中端用户,用J-WORKS的售后市场品牌以及中间层产品满足相对低端用户的需求,最终达到售后市场份额占公司整体销售额10%的目标。而产品的目标也不只是丰田,而是大众、通用的用户都能使用的通用件。

  “我们希望通过修理厂这种二三渠道,能提供给消费者这种纯正的产品。未来打算开到300家左右的店铺。”

  实现这个目标,电装亟待迈过的是品牌关。尽管国内几乎每一位日系车主都间接享受着电装的服务,但很可能90%以上的日系车车主不知道“电装”这个品牌。一位媒体人士甚至举例说,自己在微信上发了一条,说从深圳到北京参加电装的活动,有人问电装是不是电子产品?有人问是不是服装?没有人知道电装是跟他们息息相关的。

  “在品牌推广上落后于竞争对手,”成为电装提高后市场销售额的桎梏。所以电装零部件在市场上卖价相对比较便宜,而且相对来说伪冒品也多。

  意识到这一点的电装,更是希望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公益活动、参加行业各类活动,如车展、技术论坛等活动,提高知名度。

  但最根本的举措,则是电装是否已经下定决心,从幕后走到舞台的正中央,发出自己的声音。此前,由于95%的销售收入是来自于汽车配套,电装或许没有必要在品牌提升上下功夫,现在随着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电装已经到了改变自身的时刻。

  这种情况,就连山田本人其实也领悟到。“不仅在中国市场,就是在日本,电装的知名度,除了我们所在的地区以外并不高。”

  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他表示,包括电装总部都已经将变革作为全球方针。其中变革之一,就是如何提高品牌知名度。“各位期待一下吧。可能不会2014年到处都是我们的广告牌,但是我们会朝着这样的思路努力。”

  

下个10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为中日关系再次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像随时被点燃的炸药包。如此,不知道山田以怎样的心情来迎接电装中国的下个10年。

  谈及较为敏感的中日关系,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市场波动,山天希望通过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深度回馈。“电装作为一个外资公司,不仅在事业上希望为汽车产业做贡献,在社会贡献活动上也希望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市民,贡献出我们应有的力量。”

  按照电装在中国市场发布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为起到地区表率作用,为使中国成为“带动电装全球事业发展的地区”以及“深受地区爱戴和需要的电装”,将一如既往地果敢推进地区事业。

  事实上,为了降低日系车波动带来的影响,早在5年前,电装即有意识地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体系外配套计划。山田表示,为了巩固中国市场的业务,电装加强了面向日系以外欧美和自主品牌厂商的销售力度,并试图与更多的中国自主品牌厂商构建战略伙伴关系。

  如此,开拓日系企业之外包括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客户,成为电装最近几年来的战略重点之一。电装提出2015年把日系品牌客户比例降低到60%的目标,其中对丰田供货比例降至全球50%的标准。

  早在几年前,电装即有意识地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体系外配套计划。虽然目前电装在中国市场上仍然以日系车客户为主,但近几年来电装已经与包括一汽、长安、上海通用等在内的许多非日系车企有了具体的合作。此外,电装与瑞典沃尔沃合作得很密切,在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希望将来也能够和吉利有进一步的合作。

  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一方面欧美企业也讲究血统,关键零部件会向博世等欧洲企业采购,此外,自主品牌整体规模不大,产品相对低端,对价格敏感,目前还是大量使用国内供应商的产品,要得到自主品牌整车企业配套的订单,国际供应商就需要采取降低产品价格的方式吸引自主品牌,这对于以电装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而言,将面临降低成本的现实压力。

  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上,成为行业共识的是,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影响的节能以及新能源的产品将会是重要发展趋势。——这也是电装事业战略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新能源路线中,混合动力技术一直是丰田引以为傲的王牌,不久前,丰田研发中心在常熟落成。按照规划,丰田将在2015年实现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混合动力车销售。而混合动力技术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将成为中国混合动力车型普及的关键,这让其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电装混合动力技术本土化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山田告诉《汽车人》,涉及到整个混动系统还是丰田自己来研发,电装所提供的就是系统中的每个部品,比如逆变器和驱动马达等。随着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对环保节能车越来越关注,博世和电装都在加大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的电子控制技术研发力度。山田透露,目前电装已经和某国内整车厂一起进行了混合动力的共同开发。

  这种技术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在山田看来,随着共同开发的进程推进,这可能也算的上是一种技术转让,包括技术普及的效果。“可能这个在现实意义上也培养了我们将来的竞争对手。”

  “下个10年,你希望看到电装在华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汽车人问道。“ 希望它不会消失吧”,山田哈哈一笑后,给出了略显保守的回答。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