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5 > 2015年第12期

无人驾驶不是终极大法

作者:
黄天鸿
时间:
2015-12-07 14:17:04

最近,美国两家调查机构的结论貌似满拧。美国市场调研公司HIS最近称:“尽管绝大多数传统汽车制造商正基于驾驶辅助系统在自动驾驶领域不断推进,但是谷歌采用的革命性方法领先全球,并将在未来几年产生重大影响。”

HIS同时称,自动驾驶关键是软件。谷歌拥有相关技术,不断升级软件。谷歌运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能力,是传统汽车商无法比拟的。

这是显然的。大多数主机商这两年才开始认真投入研发“无人驾驶”(有多少算真正的无人驾驶暂且不论),而谷歌的产品路试都已经6年,达上百万英里。

但发明车联网概念的密歇根大学则发表调查报告称,无人驾驶不会降低事故率,反而可能比有人驾驶概率更高。这份报告调查了谷歌、德尔福和奥迪的无人驾驶事故。

虽然所有涉及无人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方都是传统汽车或其他交通参与者,而且尚未发生人员伤亡,但这份报告仍然解释了,为什么谷歌汽车路试了这么久还未能商业化。并非由于上路许可的问题,而是即便无人驾驶技术独步全球的谷歌,也未解决电脑像人脑一样思考的大问题。

开过车的人都能体会,在事故出现苗头的瞬间,临机处置的反应,取决于本能而非交通法。因此,能够严格按照交通法规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这方面表现得可能像是新手。

比如,在上坡时,即便前方视野内貌似无车,也不宜大幅提速,防止前方车道突然出现障碍或者排队。而下坡的点刹,看似无用,其实起到提醒后车不要跟得过近。即便谷歌在算法里照顾到这些基本技巧,但眼下再聪明的机器人程序,也无法“理解”所有不成文的“水面下规则”。

想避免事故,聪明的驾驶者不但要对其他车辆表明自己的意图,还要能及时洞悉视线范围内其他驾驶者想法。这几乎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老手和新手的分野。严重怀疑现阶段的人工智能能深刻了解这些。只凭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和极速反应,无法避免事故,最多能让交警定对方全责。

再老练的司机,也无法避免别人撞自己。迄今谷歌公布的6起事故,都包含了这样的委屈情绪。但实际上,老司机就是可以做到这一点。有些事故确实难以预料和规避,但大多数时候,“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是可实现的。譬如离大货车远一点,离风格狂野的“秋名山车神”远一点,离走走停停、表现古怪的车远一点,这是老手们都会做的事。这些,谷歌确定都交代给无人驾驶汽车了吗?

何况,这点东西仅是能说得清的皮毛。到了节骨眼儿上,计算能力不知胜出人脑多少倍、踩下刹车的反应速度也胜过人数倍的机器人,未必能有根本性的明智反应。因为混行路况的所有情况,不是任何流程算法所能覆盖的。

所谓机器学习,仍相当于幼童的学习能力。我们不允许不满18岁的人拥有驾照,为什么要为模糊处理能力不足8岁的机器人(这是人脑和电脑的最大区别)颁发驾照?

况且,无人驾驶汽车涉及的事故子样太少,不足以下结论称,无人驾驶不会引发人身危险。密大的报告,至少表明了无人驾驶汽车并非避免交通事故的灵丹妙药。至少站在当前,此结论是有效的。

尽管技术进步常有惊喜,但对于无法明确所有规则的情形,机器人总是显得愚笨。其智商的进步,一再使学者们失望。如果技术发展到无人驾驶汽车能用鲜活幽默、没有破绽的人类语言与乘客对答,恐怕我们就不用担心当前的议题了。

作者系底特律大学汽车工程硕士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杂志独家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杂志社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杂志)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