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9 > 2019年第12期

马仿列:用北汽实践再次破冰

作者:
时间:
2020-07-17 16:34:18

用十年时间,北汽新能源解放了思想,践行了承诺,树立了标杆。未来十年将向何处去?马仿列笑着回答:用不了多久,你会看到北汽生产的电动车,完全不输于甚至超过特斯拉。

 

文/《汽车人》管宏业

 

纯电动车销量六连冠,累计产销47万辆遥遥领先,相当程度上撬动并引导了国内新能源车格局……当这一张张拼图组合在一起时,也就构成了北汽新能源过去十年的瑰丽画卷。

 

2019年11月11日,北汽蓝谷大厦。员工们正自发筹备着十周年庆祝活动,10楼办公室内,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还在为明年规划忙碌着。作为北汽新能源当家人,他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补贴退坡,外企涌入,新势力搅局……某种程度上,十年之交的北汽新能源,面临的处境之复杂,难题之棘手,一点不比创业时要少。

 

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马仿列

 

工程师出身的马仿列一直保持着严谨缜密、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年初,他在给北汽新能源全体员工的新年贺辞中写道:“没有岁月静好,惟有坚韧不拔。”他告诉《汽车人》,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在发生着颠覆性变化,从消费需求到产业特征都截然不同,朝着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快速转变。汽车企业面临着全新课题,对于创新创造者是难得的战略机遇窗口,对于守成者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守成不变只有死路一条,惟有未雨绸缪、主动变革,才能在大变革中求生存谋发展,最终在竞争中胜出,成为行业引领者。”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大学时代主修内燃机专业的马仿列,毕业至今和汽车打交道已有35年时间。就是这样一位资深的“老”汽车人,连呼近年来汽车变化之快,变化之迅猛,远超出预期。

 

在马仿列看来,当汽车产业全面迈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时代,传统车企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汽车已经由单一的交通工具演变成移动生活平台,产业转型将倒逼企业转型与创新,这是大势所趋,毫无悬念。

 

 

如此剧烈的转型,主要源于技术突变带来了新的使用生态。多学科跨界技术的突破融合带来全新产品形态与制造方式,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改变了传统汽车产品形态,动力电池技术改变了汽车能量来源,网联化技术成了新的信息传输手段,智能化技术带来了车辆的功能裂变,而新能源汽车则成为了智能网联技术的最佳载体。

 

马仿列认为,正是在汽车新能源技术与汽车智联网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相互赋能、叠加聚变,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以政策为主转向市场为主,技术进步带来产品升级、消费升级,用户倍增、跨国车企业纷纷转型布局新能源领域,并提出了激进的新能源战略未来规划。

 

而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不仅是独立发展,更是相互赋能、叠加演进。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重要的产品方向。在生态方面,新能源汽车加入智能化之后,行业的主导力量将由过去的工业化主导转变为服务化主导,也就是汽车产品本身将从交通工具向智能生态平台转化。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而且成为了智能移动终端;汽车也不只是从A点到B点,而是成为人类集办公、社交、资讯、通讯、购物、休闲、支付等于一体的生活空间。

 

 

马仿列观察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脉搏既与全球同步,又有着鲜明的本土特征。消费升级明显,未来都市青年90后、00后,以及都市白领,将成为主流用户,他们对驾驶需求将颠覆我们的想像。

 

这个过程中,中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将更加激烈,过去基本上还只是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随着跨国企业纷纷布局中国市场,加大力度将新能源产品导入中国。政策红利消失,自主直面跨国,蓝海变成了红海。“很显然,新能源汽车的2.0时代已经来临。对车企来说,2.0时代拼的就是硬实力。”马仿列告诉《汽车人》:“站在2.0时代的新方位,我们正走在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新征程上。如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智变的进化,是北汽新能源当下最紧要的问题。”

 

从“产品向上”到“品牌向上”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反映出的不仅是从量变到质变,更是对“汽车”属性的重新认识和开发。马仿列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加速融合,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未来产品的趋势。“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可以参照,前几年的手机产品性能中,用户体验主要由手机的硬件来决定,更多的是一个以通讯功能为主的产品,而再看一下当今的手机,更多是依托其强大的软件功能。所以我们认为,今后汽车产品发展趋势和手机将会完全一致,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明显的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汽车产业转型的方向渐次明朗,马仿列说,四大领域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2.0时代的竞争焦点。

 

首先,软件定义汽车成为趋势,汽车成为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更节能的自由移动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载体。

 

其次,汽车企业研发由封闭式研发向开放式研发及联合创新转型,特斯拉开放电动技术,丰田开放燃料电池技术,百度开放自动驾驶平台联合研发,产品开发及迭代周期明显缩短。

 

第三,制造与服务融合成为趋势,汽车产业链服务边界不断被拓宽;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充换电服务、移动出行平台、电池梯次利用等新模式不断挖掘新的商业增长点。

 

另外,以大众、丰田、奔驰等为代表的主流车企纷纷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构建全新产业生态,提供全价值链服务。

 

 

很显然,2.0时代里,比拼的焦点不再是造车卖车,而是构建一个全新生态圈;一个企业单打独斗早已过时,能否构建更大范围的合众连横是胜出的关键。

 

马仿列介绍,在新时代汽车产业转型大潮来临之时,北汽新能源从来都走在了行业前列。北汽集团提出了全面新能源化战略与双轮驱动战略,将技术革新、市场创新、兼容并蓄作为企业经营的先导和支撑,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同时,实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3个第一,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第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一家国内上市公司。

 

2009到2015年提出了大中小、高中低、234的战略;2016到2017年提出四个聚焦:聚焦市场、聚焦产品、聚焦技术、聚焦资源;从去年开始,提出了引领2025全面新能源化的战略。北汽新能源力争在市场引领、技术引领、模式引领上全面突破,打造长远竞争力,最终实现两个世界级:建立一个世界级的技术创新中心和世界级的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产品总行驶里程超74亿公里,减少碳排放126.6万吨,相当于植树463万棵。应该说,正是得益于补贴后售价十万元左右的亲民价格,再加上免购置税、免摇号、免限行等政策利好,北汽新能源赢得电动国民车的美誉。马仿列认为,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技术发展,国民车定位都特别适合北汽新能源初期发展的定位,快速赢得了消费者认知。如今,北汽新能源的产品无论是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还是达尔文智能系统,都取得了迭代发展的进步,多项竞争指标都接近或超过传统车。

 

马仿列介绍,北汽新能源及时制定了2.0时代“产品向上,品牌向上”的战略,从近两年结果来看,执行效果非常好。从产品结构来看,如今北汽新能源销售的车型都是续航超过300公里,多数达到500公里以上的长续航产品。从销售均价来看,早已跨过了十万元门槛,80%以上车型售价超过12万元。特别是明星车型EU5,一上市就成为爆款,月均销售过万辆。

 

很显然,以国民车起步,北汽新能源站稳了脚跟,积蓄了人气,赢得了市场认可;如今,在迭代技术和大幅提升的体系力加持下,北汽新能源有能力实现更大的发展。

 

跨界融合,突破自我

 

尽管北汽新能源位于北京东南一隅,距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但在不止是电动车的“新四化”发展上,北汽蓝谷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心。

 

 

有意思的是,11月里《汽车人》两度拜访北汽新能源,在公司附近的开放道路上,多次见到头顶雷达、身批感应器的自动驾驶车辆。谈及此,马仿列颇为自豪地说,在自动驾驶领域,北汽新能源也走在了行业前列。他介绍,除了与华为合作以外,北汽自身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球自动驾驶挑战赛当中,北汽新能源“鲸智1号”和“鲸智2号”两辆自动驾驶车,分别取得了两项冠军、三项亚军的好成绩,从此可以看出北汽新能源在这方面的实力。

 

除了颇为新鲜的自动驾驶,大凡进入北汽新能源区域,都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就有着这样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每次我到新能源部都有很深的感触。这就好比到了深圳,深圳是中国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城市之一,北汽新能源之于北汽集团,就像深圳之于中国。”

 

在北汽集团内,只要提起活力、创新,那一定少不了新能源板块。这里有一股神奇的化学分子,与美国硅谷高度类似,只要进入北汽蓝谷,就能感受到一股子创新拼搏的气息。

 

 

马仿列介绍,在人才使用上,北汽新能源打破了国企局限,广招天下英才,企业管理层面就有三位外籍人士,研发队伍的外籍专家更多;在机制和企业文化上,大力推广试错机制、激励机制,有重大创新成果的给予上百万元奖励;在创新和开放氛围上,丝毫不输于初创企业,始终秉承开放与共赢的理念,联合国际国内十几家企业在蓝谷建立创新实验室。种种举措,就是为了打破过去封闭式的自我发展模式。

 

如果说过去的汽车业还能够用制造业来界定,未来的汽车业则很难用一个属性去概括。马仿列说,跨界技术与相互融合越来越多,完全靠自己独自创新变得越来越难。通过跨界融合,缩短创新周期减少创新成本,已成为北汽新能源正在聚敛的又一个比较优势。

 

有责任与压力,更有心气与愿景

 

从大学毕业开始干汽车至今整整35年,让这个“老”汽车人没有想到是,过去几年里,汽车变得越来越不像汽车,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我是学内燃机出身,毕业35年以来几乎在汽车企业各个岗位都工作过,对产品乃至产业都有相当理解。但随着新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全球能源结构转变和环保压力下,使传统汽车必须向新能源化电动化转型,这种技术革命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马仿列告诉我们,自2013年加入北汽新能源,他基本参与了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担任总经理、作为一把手后,使命和责任感变得更加强烈。产业激烈振荡,作为企业家更需要审时度势。一方面要判断转型的趋势,到底向哪个方向走?另一方面要顺应环境和发展,及时调整,敏捷应对。“责任很大,压力也有,但是更有信心与决心,继续把新能源公司做好带好!”

 

针对过去几个月里,国内新能源车产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马仿列并不感到意外。他说,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可逆转,只是快与慢的问题,不会从根本上、方向上去动摇;此外,新能源产业已作为国家战略来发展,国家的决心、意志、政策支持不会变。

 

随着政策调整,从明年开始,外资新能源汽车将逐渐登陆中国,如何看待来自外资的竞争?马仿列谈了三点看法。他告诉《汽车人》:第一,竞争不可避免,关键看自身能力如何,就北汽新能源而言,在新能源战略上,北汽是举全集团之力鼎力支持;第二,未来不只是竞争也有合作,北汽已相继与奔驰、麦格纳携手,合作共赢的趋势会更明显;第三,竞争并不是坏事,大浪淘沙才能净化市场,也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共同把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大做强。

 

用十年时间,北汽新能源解放了思想,践行了承诺,树立了标杆。未来十年将向何处去?马仿列笑着回答:用不了多久,你会看到北汽生产的电动车,完全不输于甚至超过特斯拉。


 

相关信息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