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20 > 2020年第4期

百年车业,毁于“疫”旦?

作者:
时间:
2020-07-17 15:55:23

 

这是百年汽车业遭遇的一个劫难,航母级的大众、通用都扛不住,更何况那些小舢板;这也是企业瘦身突围、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正如中国古语所说,大破大立,破而后立。

 

文/《汽车人》管宏业

 

那些发生在影视作品里、书报杂志端的“百年未见之大变革”,正如山崩海啸般真真切切地落在我们每个人头上。随着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不断恶化,从地缘政治到全球化,从生活习惯到见面礼,都在发生撕裂性变化。未来的变数如万花筒般缭乱,现在惟一可以确定的是:我们过去熟悉并依赖的旧世界,再也回不来了。

 

 

起码从眼下看来,疫情带来的损失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它摧毁了国际间往来,将工厂逼入死角,让学生复课无望,多个国际大都市变成了“无人区”。截至北京时间4月10日7时,全球确诊人数达到1589083例,累计死亡达到93959例。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间悲剧。《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甚至认为,新冠疫情后,人类纪年将以Christ(基督)为标志一样重新划分,分为新的B.C(Before Corona)和A.C((After Corona)。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病毒引发的冲击刚刚开始,全球经济已经千疮百孔。欧美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短短两周内美国累计近100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金,都凸显了市场恶化形势之迅猛。而作为多个国家支柱产业的汽车业,似乎也不堪一击: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大众汽车集团,目前遭受的损失“日以亿计”;研究机构Auto Analysis估测,目前全球除中国以外的汽车工厂基本全部关闭,至少120座汽车工厂陷入停产;疫情加剧了戴姆勒公司股价滑坡,过去12个月里市值下降了54%,存在被恶意收购的风险。

 

 

疫情逐渐平稳的中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一方面,欧美市场需求断崖式下滑,让本已受贸易战冲击的中国出口进一步熄火;另一方面,虽然中国车企产能已恢复到九成以上,但供应链环环相扣,全球断供势必传导至中国;另外不容忽视的是,西方国家孤注一掷施行的“群体免疫”策略,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人群整体免疫水平上升,或许有可能在大疫之后敞开国门恢复往来,而这也会让严防死守疫情的中国陷入极端被动。

 

疫情上半场,全球化危机下半场

 

一个时代即将落幕,一个新的时代还未开始。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全球经济本已疲态尽显。无论是美国、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还是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去年经济增速均已创下多年来新低。新冠疫情暴发之后,将本已处于衰退边缘的世界经济彻底推入深渊。

 

 

萎缩将成为所有经济体的共同特征,不同点只是程度不同。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之前预计增长0.3%下调为收缩2.7%,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显著超过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二季度跌幅会尤其惨烈,英国经济将缩水4.2%,美国经济暴跌将达到14%,全球经济将出现13.7%的大幅度萎缩。

 

不同于12年前那场由美国次贷危机衍生的全球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在全球所有经济体的需求端和供给端都造成实质性伤害。人类面对的疫情危机不仅是一场健康战,更是一场经济战。

 

从供给端来看,各国高墙林立,供应链彻底中断。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欧洲多国封城,停工停产大面积蔓延;从消费端来看,除了必需生活保障外,所有大型商业活动陷入停摆,欧洲不少国家除了超市和药店之外,大部分营业场所已经关闭,这对消费的打击可想而知。

 

 

世贸协定也好,20国峰会也好,出发点都在于携手共进、拆除壁垒。新冠疫情危机带来的最大伤害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脱钩。国际社会的开放、自由和繁荣都会降低,而人们也开始退缩并适应回到一个封闭、孤立、狭隘的世界——口罩可能隔离了病毒,但更拉开了人心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开始崩塌,每个人都值得提防,他人即是地狱。

 

“后疫情”时代,“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会表现得愈发淋漓尽致。包括基辛格在内的不少国际战略专家认为,此次新冠疫情是本世纪以来最大的全球危机,它将永久性地改变我们所认知的国际体系、力量平衡与世界秩序。继《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后,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对人类新元后从未如此的忧心忡忡。他认为,这是一场全人类的世界性危机,这意味二战后开启的全球化之路就此终结,各国的新孤立主义重新夺回话语权。

 

全球化退潮已无可避免。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演讲毫无疑问地明确了这一点——美国未来将独立于全球供应链之外,逐步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他说道:“我们永远不应该依赖外国为我们自己的生存手段。这场危机凸显了强大的国界和繁荣的制造业的重要性。”

 

 

在过去20年里,特别是加入WTO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绝对的第一贸易伙伴国。“入世”19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总额3.41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全球贸易顺差总额4.65万亿美元的73%,超过了中国外汇储备总额(3.1万亿美元)。美国不仅为全球贡献了40%的消费类,也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一旦美国消费能力下降,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很多经济体都将失去重要的需求来源。问题在于,中美脱钩已不是以中方意志为转移的事情。

 

事实上,新冠疫情已使中国经济伤痕累累,从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进出口,三驾马车一起熄火。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消费也遭受重创,前两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万亿元,下降9.6%。实现贸易逆差425.9亿元,去年同期为顺差2934.8亿元。

 

尽管中国疫情防控最得力、复工复产最有效,但即使如此,也依然难以摆脱疫情干扰。问题在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已离不开世界;全球疫情一天不结束,我们就难再有订单。

 

新冠疫情的上半场结束了,但全球的下半场才刚开始。

 

按下了暂停键,启动了优胜劣汰快进键

 

在美股10天内发生4次熔断后,股神巴菲特接受采访时说:我89岁了,从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倘若从第一辆汽车诞生算起,汽车业130年了,但全球范围内,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按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预计,受疫情严重影响,2020年世界汽车销量甚至将减少近三成,而且短期内不可恢复。

 

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连续第二年下降,共售出汽车9030万辆,远低于2018年同期的9440万辆和2017年的9520万辆。但相比前两年个位数的微跌,2020年会更加痛苦。

 

麦肯锡预计,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销量将下滑17%到29%。其中中国汽车销量将减少15%,美国和欧洲受影响最为严重,销量将减少18%~36%,产量将分别减少近500万辆。

 

坏消息不止在于当下,很有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瑞士圣加仑大学汽车分析师认为,技术变革和贸易战已经为汽车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即使欧洲经济三个月之后开始复苏,欧洲乘用车市场可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恢复到2019年水平。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表示,截至3月30日,欧洲范围内受疫情导致的汽车停产已经直接影响到至少110万名员工,产量损失123万辆。如果算上整个供应链损失会更大。

 

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德国下挫得最为明显。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学院认为,德国汽车业今年预计将下滑15%,至少产生130万至170万辆的富余产能,并导致就业岗位大量流失。

 

由此影响,德国汽车企业股价已呈现断崖式下跌。相比年初高点,大众股价已下跌了52.6%;戴姆勒从年初高点下跌56%;大陆集团下跌了54.9%。汽车股已是如此“便宜”,以至于德国内阁决议,为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收购,将向企业提供1500亿流动性资金支持。

 

 

不止是欧洲,事实上停工潮已从欧洲蔓延至北美、日本,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在北美工厂全部停工,日本八家车企都在日本国内汽车生产已经暂停,此外,丰田还相继叫停了南非、埃及等地的工厂。事实上,除了中国还在复工复产外,全球汽车生产几乎陷入停滞,至少120座汽车工厂停产,仅在欧洲就有111万名员工生计受到直接影响。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透露,实际上,目前大众在中国以外的市场都处于没有收入的状态,但仍需承担每周约20亿欧元的固定成本。

 

按照研究机构Auto Analysis测算,如果欧洲和北美车企继续关闭到4月底,那么欧洲市场将减少销售260万辆,北美销量减少200万辆,汽车行业将会损失逾1000亿美元。

 

同产业链条上的环环相扣一样,停产、关厂之后,必然是裁员、降薪。如今,美国车企不约而同地宣布了降薪计划。福特300名高管降薪,降薪幅度为20%~50%不等,通用推迟支付全员20%的薪水,FCA亦将延期支付员工工资的20%。特斯拉幅度更大,副总裁以上级别工资削减30%,总监以上级别工资削减20%。

 

 

从维持当前产能来看,中国或许是全球惟一的亮点。截至3月底,位于湖北武汉的汽车企业也已全面复工。问题在于,对不少零部件企业来说,“人到岗了,订单却撤了”。

 

很显然,单个国家复工没有意义,融合极大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汽车制造业,多级供应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2019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2572万辆,占全球产量比例28%。但若从零部件角度来看,中国占比更大。作为坐拥超10万家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大国,中国创造了全球80%以上的零部件供应。很显然,处于全球汽车产业链条最长的一段,中国受全球汽车波动影响远超自身体量。

 

有广东某零部件企业向记者透露,此前受国内疫情影响,公司停工停产,国内业务下滑七八成;随着国内疫情企稳,就在公司复产准备抢回失去的时间时,海外业务却开始遭受打击。他估计,来自海外的二次冲击甚至比国内冲击更大。

 

 

随着全球范围内汽车产业按下暂停键,从4月份起,国内零部件企业的大部分海外预订单都已被取消。这很可能进一步将压力传导至上游的原料供应商,钢铁、煤炭和电力产业都会受影响。

 

据商务部测算,汽车已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社零总额占比高,带动效应强。2019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3.9万亿元,占社零总额比重达9.6%。汽车及相关产业的税收、就业均占全国的1/10左右,1个汽车产业岗位至少可带动相关产业7个就业岗位。

 

这也是为何疫情发生以来,不少有识之士大力呼吁,务必要拉动汽车回暖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中国来说,在“三驾马车”减速、“房产不住”红线下,汽车成为惟一能够大幅拉动周边产业和消费的核心产业。

 

从全球范围来看,稳汽车基盘、促民生消费,可能当下最有效的做法。

 

 

一方面是政府在发挥作用,其中德国行动最快。3月底,德国总理默克尔就与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戴姆勒集团CEO康林松、宝马集团CEO齐普策进行了电话会议,商讨如何以及何时重启该国庞大的汽车工厂网络。

 

另一方面是千方百计拉动消费。美国国会已经批准总额2万亿美元救助计划,这其中包括紧急给民众派钱,往6000万人账户打款,寄送1亿张现金支票;而日本也将从4月7日起,将实施项目规模达到10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万亿元)的经济对策,对于收入大幅减少的家庭和中小企业,将发放逾6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900亿元)现金。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部署超3万亿元支持实体融资,继续定向降准,促进汽车消费等举措,开启新一轮刺激计划。

 

刺激或许难以保证长效,但在当下非常时期,特别是全球大放水时代,适当的量化宽松必不可少。

 

 

但这依然难以保证所有汽车企业熬过去。即使按照最保守估计,2020年中国车市销量将继续下滑10%,回落至2100万辆水准,与7年前2013年大致相当。

 

问题在于,2020年与2013年,无论汽车主机厂产能、配套零部件数量,还是从业人数和规模以及政府对汽车业的依赖,与7年前相比天壤之别。

 

中国如此,德国、美国各汽车工业大国皆然。

 

这是百年汽车业遭遇的一个劫难,航母级的大众、通用都扛不住,更何况那些小舢板;这也是企业瘦身突围、转型升级的一个契机,正如中国古语所说,大破大立,破而后立。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