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2 > 2012年第5期

吉利:全球化扩张

作者:
张敏
时间:
2014-12-22 16:07:26

吉利已然不是当年那个董事长李书福慷慨陈词“给我一个失败的机会”时的吉利了。从蹒跚起步到历时3年战略转型,再到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吉利汽车的由弱变强,恰与中国汽车业发展节奏暗合。

10年前,李书福就抛出了吉利发展三部曲:2005年吉利轿车产销量达到30万辆,2010 年达100 万辆,2015年达200万辆。

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产能扩张无疑是必需的。随后数年,吉利为实现其200万辆而规划的生产布局也逐步浮出水面。

从扩张的规模与速度来看,吉利大赌大赢的手法丝毫不比大国企逊色。而今,吉利在国内生产基地布局已近达10处,这还不算,将著名的沃尔沃纳入麾下的吉利通过一系列海外兼并后,如今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

尽管手笔颇大,但李书福并不承认自己的扩张过于激进。对于外界评论,他的回应是:“我们10年才发展到年销售量为30万辆车,能说我是急于扩张吗?发展速度并没有过快,而是水到渠成地取得这样的成绩。”

不过,汽车工业就像马拉松赛跑,打好基础、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在一系列的产能布局落定后,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认可度,成为当前吉利的首要任务。

国内:低成本扩张

作为劳动与资本密集型行业,汽车业盈利与规模效应息息相关。为了打破销量瓶颈,很多自主品牌企业都选择了异地扩张,最早采用这种模式的企业就是吉利汽车。

2002年吉利并购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位于上海金山的上海华普,资产属于李书福的弟弟李书通。吉利随后的扩张大幕就此拉开。

在拥有临海、宁波、台州、上海等四大汽车生产基地之后,2005年10月底与11月初,吉利分别在甘肃兰州和湖南湘潭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在两地各建一个最终规模为10万辆的汽车生产基地。前后签约不过一周时间内。

快速扩张仍在持续。一年后,吉利汽车与浙江慈溪市政府签约,斥资人民币188亿元,在位于杭州湾畔的慈溪经济开发区建造最终生产规模100万辆的汽车工业城。这个生产能力相当于吉利2005年产量的7倍。

李书福坦承,在兰州和湘潭以及杭州设立生产基地,主要是为了拉近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距离,减少因为交通不便而造成的高物流成本。此外,兰州基地不仅是吉利集团开发西部市场的一枚重要棋子,同时也将作为吉利将来出口中亚及东欧国家的重要生产基地。

随后,吉利又相继在济南、成都展开生产基地的兴建。吉利也由此成为自主品牌中为数不多的实现全国布局的车企。但不可否认,基地太多,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万一市场出现波动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形。

“在目前状况下,单凭吉利的能力是很难实现这些目标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借助地方政府的资源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彼时,吉利内部人士表示,支持包括优惠的土地价格、税收的减免甚至资金上的支持。“我们真正实际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多。”

最为典型的就是吉利兰州项目,据了解,在兰州项目和湘潭项目签署之前,吉利曾经和西部多个城市接触,最终选择兰州和湘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方政府提供的优惠条件。其中吉利方面以固定资产、技术使用和现金做投资,兰州市政府则掏出至少1.7亿元的“真金白银”。

事实上,资金的相对匮乏是困扰吉利发展的老问题,以这样一种低成本的方式扩张也是吉利在高速发展但又资金匮乏之下的一种变通。

国际:大手笔收购

在国内市场跑马圈地的同时,吉利的另一只眼睛并未放松海外市场的关注。这其实也符合李书福性格。这个外表深深打上“农民企业家”烙印的公司老板,骨子里却渗透了世界汽车发展趋势和跨文化背景融合之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带来通过海外收购掌握核心技术的机会。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外国汽车企业的资产被严重低估,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到梦寐以求的汽车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聪明如李书福者,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成功收购沃尔沃无疑是吉利国际化进程最亮眼的举动。但事实上,其试水海外收购的首次运作是对英国锰铜控股收购,2006年吉利成为英国锰铜控股第一大控股股东。吉利通过代工为英国锰铜生产小型出租车并创立了“英伦帝华”的新品牌, 随之也拥有锰铜出租车的亚洲销售权。如果说锰铜项目只是小试牛刀的话,吉利的另一笔赚到的生意就是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箱公司DSI,通过将世界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大大提高了吉利自主创新能力。

在吉利众多的海外收购案中,收购沃尔沃是真正的大手笔的举动。这不是一个典型意义的横向并购,主要意义在于利用沃尔沃的品牌而提升吉利品牌,并把沃尔沃的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吉利在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工厂的同时,还计划在大庆、成都、上海三地建立沃尔沃整车工厂、发动机工厂,总投资约110亿元。

从瑞典到大庆,从海外收购到国内布局,收购沃尔沃将吉利从海外与国内生产基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与其说是全球化扩张,不如说是把全球化资源深入地吸收与融合。

除此之外,吉利也不放弃通过传统方式拿下海外市场。与长城、奇瑞等自主品牌相比,吉利的海外市场销量算不上可观。去年吉利汽车海外出口尚不足4万辆,但却是中国国内自主品牌海外市场增幅最快的企业。

据悉,吉利目前已在俄罗斯、乌克兰、印尼等国家建成了生产基地,在马来西亚的基地也即将投产。截至目前,吉利汽车已销售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吉利在埃及等中东市场的开拓也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吉利也正全力向汽车产品和技术法律法规门槛较高的欧洲、美国等市场进军,并计划进一步增加SKD、CKD工厂在全球的数量。

“在2015年,我们的销售目标是实现三分之二产量出口到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这其中50%的份额要实现在海外生产、海外销售。”李书福表示。

中国车市固然放缓,但海外车市也不是乐土,甚至欧洲等市场状况更糟。想要海外销量占据半壁江山,吉利依然任重道远。(作者:张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