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2 > 2012年第1期

林雷:瞄准“升级”的营销

作者:
汽车人传媒
时间:
2014-12-22 16:08:08

再见林雷,已时隔一年。

那时,他曾对《汽车人》留下了一句话:“没有思考和选择地前行,当有一天发现自己踏空了,会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在中国市场研究咨询领域行走17年,他以此作为自己的准则。

他的下一步,也必须如此。这意味着,出招不仅要快,更要准。

仅仅一年时间,这位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信)总裁,已经部署了新的战线,行动颇为迅速——他所看到的,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升级变化”。请注意,是“升级变化”而不是“简单的变化”。

年轻的“80后”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累计百万用户的企业日渐增多、渠道网络更是百千数量级……如同一张庞大而不断延展的网,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地注入新鲜要素,而旧有的要素也将不再固定在原有位置。这不是简单的组合,而是一场聚合裂变。裂变的空间,还在扩大,首当其冲的,是车企固有的营销模式如何适应。

当客户面临新的问题时,也即新华信同样面临新的问题,因为,它的定位就是作为车企的管理工具与分析工具。

这一次,林雷瞄准了汽车营销升级的空间,这符合其对新华信的蓝图描绘:更有效观察中国消费者的变化,更多地提供汽车营销工具,更充分地将国际标准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结合起来。“当然,我不会睡着睡着就有灵感了,这是与客户在紧密合作的过程中发现的,并且由整个市场环境所决定。”林雷笑言。

全新群体“80后”

“我不叫我,叫偶;你不叫你,叫尼;怎么不叫怎么,叫肿么,没有不叫没有,叫木有……”这些陌生的网络语言,曾让60年代生人的林雷有点目不暇接,之前对电脑的应用,他也基本集中在对公司事务的处理上。

然而,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管理者,林雷必须要对网络有更深入的了解。因为,消费市场的新趋势,新华信必须深入掌握,以便快速做出营销分析。必须得承认,那些热衷于使用网络语言的“80后”,正在成为中国汽车消费的主体。

“‘80后’与‘70后’、‘60后’是有本质性的差异,他们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他们使用的语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对汽车的看法,也都是很不一样的。”

在林雷看来,仅是网络语言这一项,就决定了与“80后”用户的沟通需要创新。而不单如此,随着社区、博客、微博乃至智能手机下载程序的日渐兴起,“80后”用户在网络的活跃程度,决定了他们的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

“如果不懂得他们的语言,在沟通上肯定会吃亏。尤其是对于厂家来讲,如何在广告宣传中注入能够打动‘80后’用户的特点,并不是说一定要去使用网络语言,但是怎样的宣传才是最合理最有效的?这就是营销必须升级的本质表现之一。”

来自奥美2010年的研究也表明,针对自己喜爱的品牌,71%的用户在视频分享网站上观看广告;51%的用户通过手机下载品牌相关的应用程序;43%的用户与品牌成为朋友;21%的用户甚至制作并且分享关于产品和品牌的视频;只有少数(24%)的用户表示他们不愿意跟他们喜爱的品牌在网上互动。

不可否认,网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厂家的高度认同。但从目前来看,汽车营销与网络的互动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所有厂家都在网络上投放广告,但这与营销出发点以网络为核心,是两个概念。”林雷强调。

从“消费者需求前置”的角度来讲,针对“80后”用户,车企必须提前获得精准的市场分析、调研和定位,据此制定营销策略,安排产品生产和渠道,并调整售后服务和客户管理。但这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说无法用语言总结他们的消费特征,更关键在于‘80后’用户的需求多变、多样、求新、求异,甚至也会追求环保理念,思想比较前沿,这些诉求处于变化中,你必须得建立一套体系去跟踪这样的变化。后续还有‘90后’的出现呢。”

现在,在消费趋势研究领域拥有优势的新华信,率先针对“80后”用户建立了专门的跟踪体系,其中包括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区域文化等多元维度,但如何在营销升级中得到应用,林雷坦言,至少还需要3-4年的时间:“我们的研究结果出来了,厂家如何去用需要一个衔接。”

也许有人会否认这样的说法,因为此前并非没有针对“80后”成功的营销案例。上海通用雪佛兰赞助拍摄的网络短片《老男孩》,以极富情感而又直达内心的朴实剧情,迅速征服了全国的“80后”用户,品牌“努力奋斗”的年轻形象,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这个营销案例的确很成功,但只是一个具体的点被厂家运用了。点如何形成面?面又如何更立体?企业未来必然要具备一套成熟的营销体系,要把一个营销工具运用得很成熟,成为方法论,没有三四年的沉淀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分阶段一步一步地实现。就像平面媒体的营销,电视广告的营销,都是从这个过程走过来的。”林雷解释。

其实,针对网络对于市场营销的巨大影响力,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在其著作《科特勒营销新论》中也阐述道:“公司需将创业资源的安排、供应链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能量整合在一起,以换取市场上的更大成功。利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组合成合作网络以取得发展,它将是全方位的。”

而科特勒所谓的“全方位”,与林雷提及的“营销升级沉淀”,属于同一范畴。

留住你的老客户

采访过程中,当林雷将“精准化营销”,同样纳入“营销升级”的概念中时,引起了我们的不解,因为这已是业界多年的提法,营销若不精准,自然也就失去了营销的意义。

“我想说的,是一个崭新的精准化问题,并不是此前一对多的精准化,而是一对一的精准化。”林雷解释,新产品在推向市场之前,的确是需要找到自己的用户群,但现在,不仅仅如此了,中国汽车消费环境更加复杂,拥有百万车主的车企日渐增多,各个企业的产品系列日渐丰富,与此同时,中国二次购车潮正在兴起。“用户有产品升级换代的需求,但你如何把老车主保留在你的体系之内?你怎么才能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有换购需求?你又怎么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你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他们认可你能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这实际就是从产品精准营销向用户精准营销的升级。”一连串的反问,林雷诠释了“一对一精准营销”。

早在2008年,新华信就针对海量车主进行了管理应用与开发,因为百万车主数据,对于企业是一笔非常重要的财富,若利用得当,将会发挥二次效应,而不是随着第一款车的生命周期终结而终结。现在,新华信在海量数据基础上所开发的“保留计划”工具,实际就是帮助企业建立客户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同时将这种理念有效地实现。

L先生,原为某合资品牌B级车用户,希望再添置一款SUV,虽然该合资品牌有相关车型,但他最终还是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另一合资品牌的SUV。

Y女士,原为某自主品牌A级车用户,最近有换购C级车的想法,但该自主品牌并未有相关产品提供,她所选择的,是某合资品牌C级车。

两个案例,虽同属老用户流失,但有本质区别。前者是在有可能继续保留的情况下未被留住,后者则属于必然流失者。新华信的“保留计划”,就是帮助企业留下像L先生这样的潜在客户。市场上的车型越来越丰富,品牌越来越多,但利润增长又在逐渐向后市场转移,“留住老客户”,是企业必须要做的努力。

“除非在曾经的使用过程中受到了极大伤害,他们还是有可能选择原品牌。那些在第一辆车的使用中对该品牌并未失望,同时在换购中也会将该品牌纳入考虑范围,这样的用户还是大部分。”林雷告诉《汽车人》,“新华信的保留计划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企业有供车主可选择的全系产品,二是企业要有庞大的用户数据库。”因此,基于这两个条件,“保留计划”目前对自主品牌还不太适用,这源于产品系列与用户积累都未到一定程度,强化产品力当属自主品牌的重心,此属后话。

数百万计的用户数据,要在其中找到换购需求的用户,如同大海捞针。如何做?

“这不可能人工去算的,通过我们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型。”林雷举了一个例子,“只要给我4S体系中,这个车主之前一年半的维修记录,我就可以告诉你这个车主离开4S体系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有了这样的预估,企业就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去延长客户在4S体系保留的时间。在中国车业盈利点还不太全面的情况下,任何导致盈利下降的原因,企业都必须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将其弥补。

更为重要的是,新华信“保留计划”在百万数据库的基础上,可以测量到某个具体用户是否会有更新换代的需求,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帮助企业向用户及时传达升级车型的相关资料、优惠信息以及试驾提供。“知道了客户需求进行相关营销才能准确,也会让客户感到温暖。如果时机把握不准,比如客户在刚买完新车就收到车型优惠这样的信息,这会让他们很不高兴。”如此“一对一”的营销,不仅精准,且在成本控制上会非常有优势。

事实上,国外的“保留计划”做得非常成熟,包括奔驰、大众等巨头,都有着准确预测用户换购的体系,并有相关配套系统及时向用户更新信息,而国内的现实情况不仅是处于初级阶段,难度也更大于国外。林雷坦言,中国的数据库积累刚刚开始,企业提供的数据存在着不规范、不准确甚至是失真的问题,加之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还处于大变动期,消费行为的模型建立也还要持续调整。“所以我们必须得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来做这个事情,使得这一分析工具趋于稳定和可持续。”

目前,新华信“保留计划”已经在两大汽车品牌中进行前期运用,一为某高档品牌,一为客户保有量较大的汽车品牌。一定程度来讲,对于品牌形象较好的企业,该计划能够更快速地见到成效,也能够为新华信这一研究模型在先期导入市场阶段提供很好的验证。

但也如林雷所言:“无论你的形象再好,如果不做保留计划,客户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速流失掉。为什么联通能够借助iPhone将移动的用户转移了一大批?为什么这么多航空公司都在推行里程积累计划?营销升级必须要改变思维,将客户留在你的售后服务体系内,你就成功了,让客户换购的时候再买你的新车,你就更成功了。”

单一视角的整合

“渠道为王”,这是汽车产业的不二法则。且不说非授权的二级经销商数量,仅是授权特许经销商,上海大众500家,一汽-大众415家,一汽丰田400余家……而在未来,千万数量级的网络扩建,已在各大厂家的规划之中。

但在膨胀的过程中,从主流城市到二三四线甚至县乡一级,从总部规划到区域布局,厂家对全国渠道网络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更何况,还有很多客观的难题摆在了面前,比如,随着前两年政策主导的产能释放,加之中国车市趋于理性回归,经销商的压力究竟如何化解?

曾经,某企业销售公司高层对《汽车人》大倒苦水,区域不同,消费特征不同,而投资主体也决定了不同经销店有不同的特征,管理负担倍增。“每个月基本都在全国不同地方跑,每个经销商都在告诉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这还算好,关键是还有些经销商,他们自己都说不清问题在哪里。”

“上百上千家经销店,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这么大的量,这么广的范围,管理不升级,很难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在林雷看来,车市增速放缓已成定局,厂家对经销商的精细化管理,将决定未来渠道的竞争能力。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经销商从被动的管理转向主动的调整?虽然企业拥有的百万计用户数据,能够搭建出很好的管理平台,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因为现状是相对零散的,相关数据分布在销售部门、售后部门、市场规划部门、渠道网络部门乃至财务部门……

“就说客户满意度,我们帮助厂商做了很多研究工作,电话满意度、神秘顾客、飞行价差和明检这4套数据,再乘以上百家经销商,已经很复杂了。而厂家内部还有什么数据呢?经销商的销量、成交率、集客量、库存量、推广政策执行力度……这些数据再加起来,简直就是一个爆炸性的仓库。这些数据到底该怎么去用?”林雷感叹。

比如,某家经销店,若当月成交率出现小幅下滑,销售部门认为可忽略不计,售后部门则认为这是销售环节的事情;若当月满意度也出现小幅下滑,售后部门也忽略不计,而销售部门认为这无关自身,但如果成交率与满意度数据综合起来看,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因为用户存在既不买车又不满意的趋势,将导致经销店的风险日趋加大。

对焦太多,数据庞大,经销商的精细化管理,势必需要一个整合性的技术平台。这就是新华信“以经销商为单一视角的数据库”模型出炉的大背景。

所谓的单一视角,也即以某个经销商的视角来看所有的数据,通过技术模型的建立与分析,将大量的核心数据进行有效交换整合,不会出现混乱现象。林雷说:“经销商一看这个数据平台,就知道厂商对我关注的所有内容在什么地方。而厂商也可以在数据平台上看到经销商的整体情况,管理的精准性与便捷性都会大大提高。”

无论是“80后”群体研究、用户保留计划还是以经销商为单一视角的数据库,一直都践行“走在市场前沿”的新华信,在变化的消费环境中敏锐地看到了更多的机会。而在呼唤创新的时代,不确定的风险同样存在。“我们常常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就是很残酷,这就是现代社会,再不会像以前那样四平八稳。”林雷如此看待,“不过,一旦方向确定,我就要保证不踏空,预防风险,必然会有所收获。”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