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11 > 2011年第11期

执着的丰田混动

作者:
管宏业
时间:
2014-12-22 16:16:24

“中国最重要!”在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开工仪式上,社长丰田章男用依然生涩的中文作为发言的总结。虽然他的汉语表达还不流利,但随着专注于混合动力汽车研发的常熟项目上马,丰田在华战略更加清晰,那就是:抓住混动,赢得中国汽车的未来。

10月21日,丰田汽车中国研发中心在江苏常熟举行建设开工仪式。

按照计划,这个总投资6.89亿美元的基地将成为丰田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

随着研发中心开工,丰田也明确了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路线图,那就是加大混合动力和外插式混合动力的本地化研发,将降低成本之后的混合动力总成应用于国内整车合资企业。

丰田章男表示,丰田决定将在“十二五”期间,开发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辆,并力争在2015年前后实现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生产和销售。

尽管过去几年丰田在华混合动力发展缓慢,但依然押宝于混合动力,丰田堪称执着。如此大力投入是因为,在丰田看来,混合动力是新能源汽车的“基础技术”,以此为基础延伸的“适应性”技术,“以静制动”,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甚至电动车也将水到渠成。

如果说过去与大众、通用等跨国车企咄咄逼人的进攻战略相比,丰田在华发展相对保守,那随着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开工,丰田也终于开始奋起直追。

绿色汽车适度共享

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丰田中国研发中心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投入多、规模大,最根本的区别是,这是一个专门开发混合动力汽车的新能源技术开发中心。

如果做一个大致的展示:该中心将拥有一个能够再现中国各种复杂路况的试车场,一个可以评测发动机、底盘和混合动力研发的实验大楼,以及一个以新能源车型为主的技术交流中心。具体来讲,该基地将由两个支柱——“环境技术”和“基础研究”来支撑。

丰田汽车负责技术研发的内山田副社长介绍,在“环境技术”方面,丰田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是通向新能源战略车型的核心技术,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将以此为基础,开展研发核心组件的国产化、搭载混合动力技术系统的车辆的匹配性技术等,以实现混合动力车(HEV)的国产化。

此外,为了尽早引进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和电动车(EV),该中心还将开展以电动车(EV)为代表的各种新能源车的实证行驶试验。当然,鉴于传统发动机仍然处于主流,也会开展传统发动机车辆的研发。

关于“基础研究”方面,除了车辆技术以外,将设置材料技术、电子技术等研发机构,开展材料、环境、安全、交通系统等更广领域的基础技术的研究。

丰田引以为傲的是,落足常熟,将与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形成丰田研发体系的三驾马车,标志着原来丰田总部对合资企业的技术支援已经战略性地前移到中国本地。“2015年前后,将实现与国内合作伙伴(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在新能源汽车上的生产合作。”

在内山田副社长看来,丰田独资与合资研发中心的根本不同在于,将核心技术的研发放到独资研发中心,技术成果的整合和量产放到合资公司技术中心,二者分工定位相当明确。业内人士评论,丰田通过独资研发中心来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既可以完成政府的国产化要求,又可以避免核心技术泄露。

混合动力“外延内生”

研发中心开工前夕,丰田利用动画,再次强调了它所认定新能源汽车路线,那就是坚持混合动力技术为核心,利用在混合动力车型上增加电池容量、外部充电口等装置,实现混合动力(HEV)向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电动车(EV)和燃料电池车(FCHEV)的延展。

“丰田汽车会全方位推广这些技术,”内山田表示,“现阶段作为大多数车辆的替代产品可以是混合动力车,或外插充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也可以是燃料电池车,就技术和技术来比较,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它们是共生关系,不是排斥关系。”

表面看来,丰田所坚持的混合动力方向与中国政府新能源车力促的电动车路线并不兼容,但如果理解混合动力与插电式混合动力甚至电动车间的联系,就可以明白丰田的商业逻辑。

早在年中的插电式普锐斯见面会上,内山田就向本报记者强调混合动力具备其他新能源技术所不具备的扩延性。“HEV加上外部充电器和小型电池组就可以发展出外插充电式混动技术;而HEV取消发动机改为电池组则成为了纯电动车;如果换上燃料电池模块,又可以成为燃料电池车。”

无论电动车还是燃料电池,无论往哪个方向发展,都必须以丰田所擅长的混合动力技术做基础,混合动力汽车灵活多样的兼容性,正是该技术最大之魅力。

按照日程表,明年年初丰田将引入第三代普锐斯,与此同时,丰田在中国推动外插电式混动技术已经有一年多时间,PHEV普锐斯的实证试验已经接近尾声,而EV纯电动车的短途试验也将开始。就像一个可以随意组合的魔方,未来以混合动力为基础技术而展开的新能源汽车进一步拓展值得期待。

(作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