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往期 > 2008 > 2008年第10期

马6升级 “睿翼”未来

作者:
管宏业
时间:
2014-12-22 16:55:00

   

和那些“幸运”的同行相比,于洪江似乎并没有太多资本可以炫耀。作为一汽马自达汽车公司副总经理,自2003年以来,他一直就在只拥有一款国产马6和几款小众进口产品中的狭小空间内腾挪辗转。难得的是,几年时间下来,他不但将曾经不被看好的非主流产品做得风生水起,更是使一款卖了5年多的“老”产品持续焕发青春,直至换代前甚至还能冲进同级车市的前4强,市场表现丝毫不逊色于产品远比他丰富得多的同行。

      因此,当他日前站在讲台上,向媒体介绍一汽马自达即将国产的第二代马6——睿翼时,全新产品的加入使于洪江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喜悦。尽管睿翼还没有最终定型,现场引用的车型数据也源自欧版,甚至连展示车型都是由一汽马自达从欧洲市场购买而来的原型车,但这并不妨碍于洪江对睿翼的期望,那就是——月销超过1万辆,誓夺中高级轿车三强。

  

      Zoom-Zoom进化

     于洪江介绍,睿翼采用了马自达全新的高级车平台,以“进化的ZOOM-ZOOM”为设计理念,它延续了第一代马自达6卓越的运动性能和高科技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便利、更安全、更环保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款杜绝交通事故的车辆,誓言在造型、便利性、动力、操纵、安全、燃油经济性等各方面皆超越同级车,达到全球B级车中的最高水平。首批上市的睿翼车型排量为2.5升,价格在20万元以上。

      从设计理念上来说,从“ZOOM-ZOOM”变化成了“进化的ZOOM-ZOOM”。造型风格方面:第一代马自达 6偏向于年轻,而睿翼趋向于成熟。车身尺寸方面:第一代马自达 6在中高尺寸中算是比较小的一款,而第二代马自达 6睿翼比第一代要大很多,尺寸适中。技术特点方面:第一代马自达 6重点强调驾驶乐趣,而睿翼除了驾驶乐趣进一步增强之外,更增加了驾驶的便利性、舒适的空间和安全性。

      至于第二代马自达6取名睿翼的原因,于洪江表示就是为了与第一代马自达形成有效区隔。因为第一代马6的设计理念是“ZOOM-ZO0M”,主攻细分市场,第二代马6的设计理念是“进化的ZOOM-ZOOM”,在产品性能、档次、品牌价值等各方面,都明显高于第一代马6,它主攻的是中高级车高端主流市场。因此,从用户的区隔上来说,第一代马 6和第二代马6并不相同,一个是细分市场,一个是主流市场,同时这两个车型无论从外观还是排量来看都是两个档次,当然价位也是两个档次,所以这两款车的用户基本上不会重叠。

  《汽车人》在现场提问:第一代马自达6和睿翼是同堂销售还是垂直换代?如果两个车型是同堂销售的话,这两款车的客户如何区分?于洪江作答,作为销售公司,他当然是希望睿翼和第一代马自达6并售,毕竟可以共同做大市场。但目前还有些程序没有走完,销售公司已经把申请报给股东,现在正在审批过程中。至于两代车型同堂销售所遇到的定位问题,他并不担心。

      两代马6是否会同堂销售,答案似乎已经不言自明。现在问题是,低价的马自达6会不会对睿翼产生负面影响。毕竟,一些其他品牌两代销售1加1小于2的案例给出了前车之鉴。好在马自达6面对的客户群,大多是思想前卫、追求新潮的年轻人,只要手头宽裕,如果有新品出现,自然不会屈就购买上一代的产品。更主要的是,5年时间下来,于洪江和一汽马自达已经证明了自己是当之无愧的营销高手,能让一款5岁高龄的产品至今焕发青春,环顾车市中并不多见。如今一款全新产品,注入一汽马自达血液,于洪江又怎能不为之兴奋。

  

      新手老手通吃

      引人注目的是,在命名发布会上,于洪江颠覆了传统的以公商务用途或私人用途划分市场的标准,根据消费者驾驶经验的成熟度,引入了按照新手和老手划分细分市场的全新市场划分模式。

      “我们认为公商务用车已经不是中高级轿车市场消费的主力军,而私人购车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首次购车的新手,如果车身尺寸过大,对于新手来说停车不方便,油耗也比较大。”于洪江解释说。

      按照上牌数据,中高级轿车的消费趋势正在发生变化,其中一个很明确的变化是个人购车和单位购车的比例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今年上半年,单位用车所占整个中高级车中的比例只占21%,主流的支撑就是个人购车。由于中高级车中公商务车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再用“公商务/个人”这种模式去划分,实际上覆盖的人群非常低,所以一汽马自达认为这种以公商务用途和个人用途来划分市场的方法已经过时。

      在中高档车领域,于洪江发现,60%至70%的购车用户是首次购车。“这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一个人以前从来没有买过车,买的第一辆车直接就是二三十万,而且这种人在中国大有人在,甚至成了中高档车消费的主力军。但这也解释了另一个问题,即有的人上路开车比较害怕。”于洪江笑言。对于这些新手来说,车子好开好停是最重要的。“有趣的是这个现象早就存在,但竟然一直到今天没有哪个产品专门是为这些首次购车或者驾驶技术不熟练的人做过专门的设计。”于洪江从中发现新的市场商机。

      针对目前主流中高级车消费是以个人消费为主、使用形态是以个人驾驶为主的特点,于洪江认为下一步细分中高级车市场应该以两个标准来衡量。第一个标准是首次购车者,也就是新手,另一个标准是重复购车者,也就是老手。于洪江认为,以新手和老手来区隔中高级车市场目前的市场结构恐怕更能够描述清楚市场的需求、用户的需求。

      于洪江表示,虽然第一代马 6车非常好,但始终没能进入前三甲,这非常遗憾。新一代马自达6产品睿翼既符合新手又符合老手,已经覆盖了中高级车中最广泛的人群,因此他认为睿翼足以挤入中高级车顶尖行列。

      随着产品内涵、产品定位的更新,一汽马自达网络也将配套进行更新。于洪江介绍,一汽马自达正准备将销售网络从目前的140余家扩展至176家,并对原来店面的形象进行升级。其中重点将包括增设睿翼专门针对“新手”用户的特色服务项目。于洪江透露,那将是类似于模拟赛车游戏似的驾驶模拟系统,新手将从中找到驾驶感觉,老手也可以就此提高驾驶技巧。

      从定位着手,由看似普通的“红海”出发,开辟一片他人未曾发掘的“蓝海”,正是于洪江和他团队的强项。事实上,5年前,当国内中高级车市还是惟商务、公务用途为风向标,整体市场一片死气沉沉的时候,以“魅 力 科技”为口号的马自达6登场带来一阵新风,并使国内中高级车的消费群体悄然发生了变化。

      马自达6除了能够满足仍旧强劲的公商务车需求外,同时给讲究个性化的私人车主们一种新的选择,马自达6凭借动感的外形以及对驾驭快感不遗余力的宣传赢得了年轻新贵们的青睐。如今,睿翼再次从定位上做文章,按照新手、老手区隔消费人群,提出通吃新手、老手的目标。用新手、老手作为标准定位消费者,还是一块从未有人踏足的处女地,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明年年初睿翼上市之后的市场检验。

  

      睿翼布局

      对于洪江和他的团队来说,睿翼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一汽马自达下一代主力产品市场得失,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一汽马自达未来的命运。

      与国内大多数合资企业不同的是,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仅是在销售层面合资,在生产领域是技术转让,并没有实现合资。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吉田宽曾对此无不遗憾地说:“除了马自达,还有谁是在生产领域不合资的?” 

      改变在悄然进行。早在去年10月份,一汽轿车曾发布公告,表示已同意马自达对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增资。按照计划,马自达增资后,一汽轿车、马自达公司、一汽集团公司各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6%、40%和4%。马自达将在销售公司占据更大权重。

      即使如此,40%的股比对马自达来说并不满足。马自达更希望的是,在销售公司实现50%的持股比例,并与一汽轿车在生产领域实现合资。

      对于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未来架构变化,于洪江表示:“销售公司股比调整我们内部正在积极协商,但还有很多流程要走,而在生产领域的合资则主要是受限于产业政策关于合资名额的要求,不过我们双方始终都没有放弃,一直在探讨这件事。”

      耐人寻味的是,睿翼早在产品上市半年前就启动预热活动,可见一汽马自达对睿翼的重视。于洪江承认,虽然现阶段一汽马自达已经有多款进口车作为辅助,但作为主力,毕竟只有国产马6一款车型,5年产品换代,对一汽马自达不言而喻是做大做强的希望。

      发布会现场,吉田宽认为,第一代马6主要占领的是中高级轿车市场的中低端市场,他希望睿翼能够拿下中高级汽车的高端细分市场,“打一个比喻,奥运会有金银铜3个奖牌,我们希望睿翼能够进入前三甲,不管是金银铜哪个都行,我们一定要拿下一块奖牌,但如果还像目前一样排名第4位的话,那什么奖牌都拿不到。”

      一汽马自达如此,马自达中国对睿翼也满载希望。此前马自达对中国制定了2010年产销30万辆的目标,希望中国与欧洲、北美和日本一样各自分担1/4的重任,从而完成马自达年产120万辆的目标。但现在看来,中国完成情况拉了后腿。

      由于现阶段马自达2和马自达3难以担起冲量的重任,马自达能够在主流市场的车型仅剩下马自达6,第一代车型毕竟已经够年头,因此睿翼这款在明年才上市的车型将承担更大压力。

      无论对于一汽方还是马自达方,胜败在此一举,双方是否下一步深度合作的命运也掌握在睿翼手上。吉田宽许诺,如果睿翼月销量达到1万辆以上,马自达和一汽将会在资本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合作。从于洪江和他团队志在必得的信心来看,这似乎只是早晚的事情。

(作者/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传媒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传媒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