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车市“霜”(双)降,您“收成”怎样?

汽车人 2015-06-11 05:41:23 作者:李秋


5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长城、华晨、江淮和吉利。与上月相比,广汽销量唯一增长,其他企业有所下降。


《汽车人》记者/李秋

如今的中国股市和车市,真是一边火,一边冰。如果股民间见面第一句问候语是“您涨了吗?”这边,汽车人则关注的是,“这个月跌了吗?跌多少了?”

昨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揭晓了答案。——“5月,汽车产量和销量,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统统双降。”

继4月之后,5月汽车销量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为2011年的10-11月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下降情况,凸显出国内经济疲弱。中国汽车协会副秘书长姚杰表示,汽车产量与销量增长确实在放慢,这种局面与政府所说的经济新常态基本一致。

5月国内汽车产销具体情况如下表

                          

乘用车:交叉型乘用车和轿车拉后腿,SUV“跑得”最快

5月,乘用车类,环比4月,交叉型乘用车表现相对较好(产量微增,销量略降),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呈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一直表现较佳的多功能乘用车(MPV),却环比4月表现最差。不过,如果与上年同期相比,交叉型乘用车和轿车产销依旧是拉后腿的,其他品种保持增长,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跑得”最快。

至于1-5月乘用车分产销情况,下面有更形象的图表分析


各系别PK:中国品牌靠SUV/MPV逆袭,除法系外资品牌份额全面失守




越是大势不好,越能检验出一个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实力。各位乘用车的小伙伴,在知道各自所处的市场表现后,各家产品的表现怎么样?以下是轿车、SUV以及MPV三榜排名情况。



轿车红榜:轩逸首夺月冠,科鲁兹重进前十

轩逸2015年首次夺得月销量冠军,增幅高达17%,另一款日系车卡罗拉从上月的第8位攀升到第4位。帕萨特从2月份起,开始同比两位数的下滑,本月下滑幅度有所收窄,排名也上升至第七名;同样表现的还有科鲁兹,上个月销量下滑达27.3%,跌出前十榜单。

SUV红榜:合资品牌回暖,别克昂科威刷新高

SUV方面,从销量前十的车型来看,合资品牌5月销量均有所回升,相比4月,哈弗H6略有回落,而大众途观依然排名第二,销量环比4月份有所下滑;别克昂科威月销量再刷新高,未来将会成为途观的最有力竞争者。

MPV黑榜:神车宏光与菱智销量跳水

MPV市场,神车宏光销量大幅下滑,宝骏730与上月销量持平,长安欧诺有所增长,从上月的第4攀升到第3位,菱智表现不佳,缩水近20%跌落到第5。

商用车:卡车依旧悲情,客车维持温饱

终于轮到悲情的商用车了。面对这月月下滑的产销数据,它们只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好。在这喋喋不休中,日子稍微好过点的,也只有客车,其每月还能维持微增长,日子过得不算太坏。


销量前十车企PK:环比4月,仅广汽增长;前五月吉利、长城增速更快

5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长城、华晨、江淮和吉利。与上月相比,广汽销量唯一增长,其他企业有所下降。5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70.8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72%。

1-5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长安、一汽、北汽、广汽、长城、华晨、江淮和吉利。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汽、东风、一汽和华晨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吉利、长城增速更快。1-5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902.9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88%。


出口:依旧低迷,商用车好于乘用车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全球经济普遍疲软,使我国汽车出口随之下滑成为必然,但是下滑幅度不会太大。俄罗斯、巴西等一些海外市场处于低迷状态,会成为我国出口下滑原因之一。汽车行业进出口走势与总体的外向型经济走势特征基本一致。2015年随着新兴市场低迷,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比或继续下降到45%。

库存:乘用车企库存压力大,商用车去库存见效



中汽协发布的乘用车企的库存情况,可以结合乘联会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经销商库存情况一起分析。

5月乘用车市场整体销售情况,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它的“寒冷”。即便在多家车企推出各种促销政策以及大幅度降价的背景下,终端零售仍未能走出低迷状态。据统计显示,5月份,全国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7.3%,同比上升8%,继续处于警戒线之上。市场需求低迷,终端卖不出去,车企再走原来的老路,向经销商压库的做法已经行不通。眼瞅着传统销售淡季6月至8月已至,双方携手共度难关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对未来市场判断:挺过上半年严寒,待下半年“春暖花开”

当前,乘用车市场各大车企纷纷用降价来刺激需求。5月中旬,上汽通用宣布对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11款主力车型的零售指导价进行全面下调,拉开了继上海大众之后第二轮降价的大幕。迫于领军车企的“官降”压力,陆续会有其他车企推出更为积极的价格策略,同时,经销商也将推出一些变相降价措施。大范围的降价对经销商可谓“一场及时雨”,不仅降低了经销商的资金成本,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销商在终端市场的促销压力。对于目前以刚需为主的消费者而言,降价效果的前景也相对明朗。据分析,降价对终端销量的提振效果将在7月开始显现。

商用车方面,宏观经济增长放缓对商用车市场的发展仍然存在影响,但利好商用车市场需求回暖的政策也在相继实施,据统计,国家发改委5月下旬以来已经分三批批复11个基建项目,总计投资规模达4670.31亿元,同时还批复来自29个省市的1043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总投资达1.97万亿元。

5月,央行再次降息,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带动低迷的房地产行业回暖,进而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的运输需求,从而拉动商用车市场需求。另外,“一带一路”战略催生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也会带动商用车销量攀升。此外,各地的黄标车淘汰政策对部分地区车辆更新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不过,这些稳增长的投资举措要对经济和重卡市场形成实质性的拉动作用,至少要到三季度和四季度才能显现出来。(作者/李秋【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