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频频的骚扰电话显得无可奈何,不知道自己的手机号码等信息已被卖给了多少人——有类似经历或许不止周画(化名)一个人。近日,有媒体发表文章称, 有黑客在网络上兜售车主信息,只有姓名、手机、城市和意向车款的询价信息要价一块钱一条。该媒体称,雪铁龙车主信息泄露规模或超10万条。此前,曾有白帽 子(不恶意利用安全漏洞的黑客)向互联网安全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提交名为“东风雪铁龙某后台弱口令可导致全国几百个经销商账号与大量个人数据泄露”的 漏洞。该平台上显示的漏洞状态是,漏洞已通知厂商但厂商忽略该漏洞。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就用户信息泄露一事向东风雪铁龙求证时,该公司内部相关人士回应称,东风雪铁龙的客户数据存放在专业数据库中,并设多道防火 墙,对数据库设有监控及记录,对用户信息做足了保密工作。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雪铁龙车主信息遭泄露不排除是东风雪铁龙经销商的网站或合作的汽车垂直网站 遭黑客攻击窃取用户信息。此外,个别4S店或汽车垂直网站的内部员工也可能存在卖数据的情况。
车企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已经越来越成为其软肋。2011年至今,“白帽子”在互联网安全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上共提交有关于车企网站的漏洞达 58个,其中近一半的漏洞都可能造成网站用户的信息泄露,背后涉及到百万车主的信息安全。包括宝马、奥迪、大众、奔驰、凯迪拉克在内的多家汽车厂家网站都 被发现涉及用户信息泄露的漏洞,而绝大多数漏洞状态都是未联系到厂商或者厂商忽略。
网络安全投入不足
目前,汽车这个行业缺乏成熟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网络运营人员的安全素质有待提高,很多车企网站是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开发的,没有交付信息安全公司进行评估,因此更有可能留下信息安全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用户隐私遭泄露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同许多传统制造行业中的企业一样,车企亟待转化互联网思维以及加强互联网安全管控等。不过,要跟 上互联网发展的步伐不太容易。例如,从人才方面看,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系统安全工程师、系统架构工程师以及数据分析工程师等人才紧缺,这类专业人才往往 集中在互联网企业,薪酬也较高,而车企相对缺乏这类人才。”从事互联网行业的业内人士阮喜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谈道。
另一位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专业人士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谈到,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方面投资非常大,涉及人才、软件、硬件、服务以及管理等 方面,互联网企业也是一步步投入不断完善。目前,不同行业在网络安全方面投入比例不一,预计汽车行业在网络安全方面投入往往较少,一些车企为了节约成本, 往往将数据库、服务器都放在公网上,这样很容易被黑客攻破。
“一旦发现系统有漏洞,将及时采取主动或被动措施,在认证授权系统中对服务器设置权限管理,以及与经销商、汽车垂直网站等签署保密协议等,这些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将可防止用户数据泄露。不过,许多车企都未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除了投入大这一因素之外,往往对网络安全意识也不强,毕 竟与互联网融合时间不长。”上述网络安全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