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牛企业变成了弱势群体?

2015-07-31 06:17:30 作者:


《汽车人》记者|张恒


现金牛,全称现金奶牛,意为赚钱像挤牛奶一样源源不断。谁不想拥有一家现金牛企业呢?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大部分投资者,尤其是中国投资者对现金牛企业并不友好。

长城汽车刚刚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盈利达49亿元,去年是39.5亿元,同比增长24%。长安汽车发布的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净利润49亿到52亿元之间,去年同期是36.2亿元,同比增长35%到43%。

除了银行、石油、电信和电力等垄断寡头外,能有如此良好业绩的企业,在当下中国是非常难得了。


可事实却是,投资者对现金牛企业并不感冒,长城和长安的股票价格持续回落,目前市盈率只有9.6倍和7.7倍。

不光是长安和长城,大型商业银行、贵州茅台、券商机构,这些现金牛企业通通在资本市场遇冷。在美国,百度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后,股价暴跌了15%,该季度百度净利为36.62亿元,同比增3.3%。

价值投资者的代表巴菲特最喜欢现金牛企业,巴菲特买股票实际上就是买公司。而多数中国投资者买股票只是为了赌一把,所以他会认为投资企业的现金和他没关系。

与之相对,那些盈利还在困难阶段,依靠画饼讲故事的企业,甚至是故事还没讲好,只是业绩有望扭亏为盈的企业却反而受到中小投资者,甚至是机构投资者的追捧。

即使不说全通教育和乐视网,哪怕是特斯拉、亚马逊、京东商城、Facebook,投资者都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它们,Facebook是盈利企业,但现在的市盈率仍高达百倍,对应2700多亿美元的市值。

当然,造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除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之外,创始人如何与投资者有效沟通和创始人展现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形象,都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斯拉的马斯克,亚马逊的贝佐斯,Facebook的扎克伯格,他们给企业带来的伟大形象不言而喻。

另一个不能忽视重点是“证伪”,讲故事、卖未来在短期内是无法被证伪的。如果投资者真相信全通教育能成为中国教育的未来,那就一点也不贵,当然,现在也无法证伪说它就不行。但盈利推动的企业却非常容易被证伪,只要下季度增长不达市场预期,直接就被证伪了,于是股价应声下跌。

造成这种不对称局面的根本问题在于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什么。所以,现金牛企业的领导应该向卖未来的企业领导学习,如何与投资者沟通,如何建立起一个在资本市场上更有利的企业形象。


同时,投资者应该更包容现金牛企业,有一个合理的投资回报预期,通过投资现金牛企业来降低组合波动,改善流动性。(作者/张恒【版权声明】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