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看点】隔空点穴这件事,墙都不扶我就服你

汽车人传媒 2017-06-12 09:22:21 作者:吴毓

‍‍‍‍‍‍‍

◎ 《汽车人》记者  吴毓

在中国的传统武学中,隔空点穴绝对算是高级货。

隔空点穴这门功夫,大多数人是根本没听说过,少数圈里人有幸见过,会使都是武林大家——少林武当南帝北丐自然是都会的,地处边陲的云南更是隔空点穴的人才大省,除了枯荣大师等五人,还有能运“六脉神剑”的段誉……到了清康熙一朝,点穴也变得神秘,双儿在尼布楚城下点中哥萨克骑兵的正副队长,被奉为忽必烈荡平欧洲的“黑魔法”,韦小宝因此在与费要多罗的谈判中占尽上风。

在上海开幕的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宝马高调地展示了一款i未来概念座舱。值得品味的细节有很多,仪表板前推,空间宽敞;风挡后掠,视野开阔;椅垫纤薄、头枕吊装,材料天然、宜居为先……除此之外,“隔空点穴”的精髓也被融入其中。

通常布置排挡、中控台的地方,安装了一个黑色的屏幕,面积超出想象,足有大号iPad Pro大小。那黑屏的高度甚至比排挡的位置还要再低一些,几乎是“平躺”在车里,若说有些角度,恐怕也只有20度倾角——不过是稍稍“欠起身子”,好像是在临睡前,再看一眼那女主播的样子。

黑色屏幕的下方,还有一块“磨砂”灰色平板,就像一块长期被白色粉笔涂涂抹抹的绿色石板,面积不过是一台普通Kindle的样子。方向盘右侧——BMW i3安装排挡的地方,还多了一个烟盒大小的东西,有着白色的外壳和黑色的芯,但总是低着头,似乎不太爱聊天。

以宝马的标准评价,这款黑屏只能得到个“差评”。它既没有表现出对驾驶者的“环抱”,也没有考虑驾驶者的视线还要兼顾观察路面——也就是说,如果驾驶者想对屏幕进行触屏操作,不仅要伸手,还要低头……真不知道宝马的工程团队在搞什么。

还好,我没有立刻下结论。

据说,“黑板”、“灰板”与“烟盒”的组合,就是这个座舱的关键技术创新,它允许驾驶者“隔空点穴”。

“黑板”是激光投影仪,可以在需要的高度、以需要的角度投射出一个虚拟显示屏;这个虚拟屏,可以根据座椅的位置而左右调整角度、上下调整高度,甚至会根据驾驶者的身高,而将俯仰的角度设定为负值。

“烟盒”是已经在BMW 7系、BMW 5系上装备的手势传感器,可以感知驾驶者所做手势的方向、速度、运动轨迹,甚至包括参与手指的数量,是上下挥动还是左右滑动……“灰板”的作用最是关键,可以在在驾驶者触屏时,以超声波给予手指回馈,让人有触屏、滑屏、翻屏的感觉。

未来的BMW,无论是轿车、跑车还是SUV,无论是以纯电驱动,还是仍在使用石化燃料,都可以装备由“黑屏”+“灰屏”+“烟盒”的非接触操控系统。设计者不再需要为驾驶者的身高、臂长、使用习惯而纠结,反正虚拟屏可以随心调整;驾驶者也不再需要点击、滑动实体的屏幕,如同楚楚精神的段誉,只凌空一指,已经换到喜欢的调频,又或是确认了今天的日程……

唯一感觉不太好的是保险公司。前仪表台是从左到右的整块液晶屏,不但有更多的信息可以同屏显示,而且左右两边互不干涉——但发生碰撞事故后,整屏都要换新的。

这个非接触控制系统已经被命名为BMW Holo Active触控技术。我相信,这个名字只是暂时的。

考虑产品的周期和技术的迭代,我还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BMW Holo Active触控技术,很可能会出现在BMWiNEXT上,并于2021年来到我们的身边。坏消息是,它将是iDrive系统的终结者。机械、电控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三体》所描述的,满墙、满地随手打开浏览器的时代,就要来了。(《汽车人》记者/吴毓)【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敬请关注“汽车人传媒”公众号(qcr0505)。

‍‍‍‍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阅读:

汽车人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