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想要快速地提升和追赶,一定要有一个重要驱动力量,这就是人的力量。作为‘9·18’改革的亲身经历者,这是我一辈子难忘的经历。改革以来,一汽奔腾人的潜力和精气神都被激发出来。”
文/《汽车人》卢山
辞旧迎新,万物再生。
历经三十年不遇的大熊市之后,中国汽车重新回归起点,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2019年遭遇挫折的品牌,希望在新的一年重振气势,再战江湖;而在过去一年逆势上扬的品牌,则制定下更高的目标,努力实现更大的跨越发展。
在2019年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中,一汽奔腾以同比增长33%的快速崛起,成为中国自主量产品牌中为数不多的一抹亮色。在整体下滑超10个百分点的市场大盘中,奔腾全年销量达成12.05万辆,同比提升33%,市占率达到0.57%,提升0.18%,在自主乘用车中的排名从20名提升到14名,品牌影响力提升到自主乘用车的第7名。
面对这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一汽轿车总经理柳长庆却直言“相对满意,很不满足”。在他看来,如果不是遭遇不可抗力的市场滑坡,奔腾的表现可以更好。而在时机、布局更加成熟稳健的2020年,奔腾的表现一定会更好!
不进则退,2020挑战20万辆
逆转、反弹、爆发。
2018年腾冲新品牌战略发布,是奔腾向新奔腾变革的元年。在经历了2018年战略转型、2019年强势反弹之后,新奔腾将在2020年真正进入高速成长爆发期。
在1月5日的一汽奔腾经销商年会上,中国一汽总经理奚国华为新奔腾未来发展,提出了“2020年20万+、2021年40万+、2025年产销突破150万辆”的宏伟目标。在一汽的自主版图中,新奔腾所要发挥的作用正日益变得重要,而作为“主理人”的柳长庆,身上的担子无疑也更重了。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发展一定是不进则退。所以2020年,我们给自己定下了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简单点说,就是在新时期新竞争下给自己的一种紧迫感,毕竟20万辆这个台阶,在奔腾历史上是从来没达到过的。”
柳长庆认为,新奔腾想要在2020年挑战20万辆,以及未来保持持续性的超速增长,在产品力上的重新梳理和打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事实上,2019年新奔腾成绩的取得,也初步验证了战略转型后的产品策略,符合市场和技术发展的潮流,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自2018年腾冲新品牌战略发布以来,新奔腾以“物联网汽车”作为市场切入口,快速推出了T77、T33、T99三款T系列车型,重新构建了自己从入门到高端的SUV产品序列。这三款专打高颜值、年轻化、新科技的车型,不但显示出新奔腾在产品技术层面的充沛能量,也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销量和口碑。
其中,主打15万-20万元级的奔腾T99,通过初期预热、深度体验、借势营销等一系列打法,全面提高了品牌的关注度,做到了流量、声量、集客量三量齐发,上市仅2个月就实现了市占率达到0.7%的良好成绩。奔腾T77通过创新营销手段,百度指数日均提升300%,全年实现销量4.5万辆。X40与T33在整体A0级SUV自主品牌下滑25.5%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市场份额达成4.1%的历史新高。
在2019年10月17日的“一汽奔腾2019品牌之夜”上,新奔腾发布了全新造车平台及“B、E、S、T”四大产品线规划,以及分别对应着传统燃油车和EV纯电动车两个品类的FMA、FME产品平台,对于产品规划上有了更加清晰的梳理和布局。
柳长庆告诉《汽车人》,2020年新奔腾至少还有三款全新车型将会推向市场。首先是在上半年将上市的、代号C105的基于全新平台的首款正向研发的电动SUV车型。此外,目标A+级三厢轿车的D357和A0 PLUS级的小型SUV D365也会在年内上市。
对于奔腾品牌而言,2019年只能算是品牌转型的试水之年,2020年才将真正走进变革的深水区。在自主疲软、合资下压的大环境中,无论整体大盘走向将会如何,对于一汽奔腾来说,这都将是比2019年更具有挑战性的一年。
更多新车型的推出,既是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考验着新奔腾的营销能力和体系能力。同时,从SUV向轿车的迭代扩展,也是进入了一个成长性更加有限、竞争更加残酷的区间。但只有直视困难,才可能翻越高山。摆在柳长庆和新奔腾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而继续走完这条路的方法,也只有一种。
“我们自主品牌想上没上去,但是合资品牌确实下来了,所以我们必须奔跑!我经常和我的团队说,我们跑还不一定跑得赢,但是不跑我们就不会有任何机会。”柳长庆说。
品牌向上,把奔腾带到纽约
“如果品牌不能向上,不能有更好的认知度和喜爱度,新奔腾想要获得销量的提升、有更好的市场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万辆到十万辆,产品力的作用占据主导。但是从十万量级向百万量级发展,品牌力必然成为核心。在自主品牌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品牌力掣肘始终难以破除,而在低溢价能力的品牌基础上发展,注定越往前走路越窄。
对于重新出发的新奔腾而言,打造更好更强的产品与打造更加年轻高级的品牌,是发展战略天平的两端。在过去一年中,除了车型的推陈出新,新奔腾在品牌的打造上更加精雕细琢,也更加不遗余力。
在品牌向上层面,一汽奔腾在2019年以“年轻进取·科技物联”为主调性、“跨界·借势”为主策略,使得奔腾品牌变得越来越年轻,营销与消费者越来越紧密。
从提振士气的T77万辆交车仪式,到极具震撼的春晚车型亮相;从联手小米跨界合作,到“奔跑吧”强势植入;从柳长庆亲自喊话新浪红人李雪琴,到签约“中国机长”张涵予代言T99;从百店焕新启航,到奔腾丈量黄河......
“从新品牌战略发布至今,一汽奔腾策划实施了25场营销活动,平均每半个月一场,每一个活动都精彩纷呈。”柳长庆表示,在打造不一样的新奔腾的思想指引下,新奔腾品牌百度搜索指数提升116%,自主品牌影响力指数由第13位提升至TOP7。
2020年2月,新奔腾将再次携手国际知名设计师胡社光,参加2020纽约国际时装周“胡社光-丝路·奔腾”时装秀,让新奔腾品牌真正跨界、破圈、出海!而据柳长庆独家透露,奔腾赴美并非仅仅参加一个秀展,另外一个重要的大动作,则是奔腾聘请了前宝马造型总监,并将在美国建立奔腾造型工作室。
“无论是T77还是T99,我们可以看到汽车产品取得市场成功的第一因素还是颜值。因此,在未来,我们会把颜值作为奔腾的主要竞争力之一保持下去。与此同时,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提升,消费者也会在2020年的奔腾新产品上体验到。”
无论是全新的设计语言,还是科技层面的创新应用,奔腾产品力提升的背后,都是整个品牌形象转变的核心。柳长庆认为,潮流设计与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汽车产品而言,科技支撑着汽车的体验感、品质感与场景感,而这些体验最终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品牌的印象。
对于一个品牌来说,任何一个单项的进步,都不足以支撑整个品牌的成长;而无论是设计还是技术,每一个环节更离不开用户的需求。如何满足消费者不仅是needs更是wants的需求,需要企业能够对于用户有着足够深刻的洞察力。
“如果我们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把他们的需求做深度的研究,然后用我们中国的表达形式去表现出来,把品质做得足够好、造型足够酷、科技含量足够高、体验足够爽,那么,中国品牌一定可以造出让中国消费者更喜欢、更愿意用的车。从现在年轻消费者对奔腾的态度来看,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机会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岁末年初之际,前奔腾X80项目主查、商品策划部部长肖肖,接替孟祥会成为新一任一汽轿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作为一汽轿车历史上最年轻的“80后”总经理,肖肖的到来不仅为一汽轿车注入新鲜血液,也必将给一汽奔腾带来更多年轻化的创新思路与举措。一个从内到外都更加年轻的新奔腾形象已经逐渐清晰。
深化改革,唤醒奔腾人的精气神
“2019年我们有一个四字工作方针,叫‘精、韧、创、变’。‘精’就是精益求精,‘韧’就是坚韧不拔,‘创’就是创新创造,‘变’是变化变革。”
没有国车身份的加持,缺少强势品牌的积淀,处于更深处市场的“自主重灾区”,奔腾2019年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虽然也在意料之中,但更多的是在意料之外。
正如前文所说,三款全新产品的投放为奔腾的2019奠定了增长基础,但是在新车的背后,是全年25场、平均每半个月一场的营销活动。巨大的变革带来的除了销量,也有压力与负荷,而这也已经成为了奔腾人的日常。
对于像一汽这样的老牌国企,对于已经成立13年的奔腾来说,这种改变的驱动力源于哪里?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奔腾的全面提速?又是怎样的动能如此强力的唤醒了奔腾人的精气神?
“一个企业想要快速地提升和追赶,一定要有一个重要驱动力量,这就是人的力量。作为‘9·18’改革的亲身经历者,这是我一辈子难忘的经历。改革以来,一汽奔腾人的潜力和精气神都被激发出来。”
柳长庆的话,解释了上述疑问。如果说,奔跑是奔腾对自身发展需要的内生动力,那么,一汽“9·18”改革则是让这种力量得以爆发的那根引线。
“年底我们做了统计,奔腾人的加班时间相当于4个月的工作时间。也就是说,奔腾员工过去一年实际上工作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大家能够看到一个脱胎换骨的新奔腾的原因。”
改革为奔腾带来的不仅是一套全新的品牌发展战略,更是像初创型公司一样的心态与节奏。在体验过辉煌也经历过低谷之后,新奔腾从2018年开始重新调整自己的步调,把战略思考的长远规划与只争朝夕的战术执行作为品牌复兴的两翼,抛开杂念,聚焦关键,重归高速跑道。
“新奔腾将在2019年营销创新的基础上,将围绕品牌战术打法的两大目标、三大主线和六大攻坚战来开展2020品牌建设工作。通过产品投放战役和流量IP战役来提升品牌认知度;通过用户圈层战和形象升级战来加强用户互动体验深度;通过用价值提升战和公共关系战来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面对新的一年,柳长庆表示新奔腾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如何在“4F营销理念”的基础上,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实现品牌、产品、渠道、销售、市场、服务、客户和创新八大方面持续向上,并最终达成全年目标,将是2020年摆在他和全体奔腾人面前的新课题。
“在徐留平董事长的带领之下,全集团上下都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跑步前进、追赶行业的状态。对于奔腾而言,目标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回自主第一阵营。”
第一阵营、150万辆。目标远大,路阻且艰。正如柳长庆所说——我们必须奔跑!(文/《汽车人》卢山)【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