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 > 能源

新能源车远不是主流

作者:
谢 师
时间:
2014-12-22 15:20:35

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都没有达到预期,纯电动车的实际销量也远远没有达到当地政府所指定的目标。为了能增加电动车的销量,美国、德国、中国、日本等国家都向消费者提供了较丰厚的政策补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府的推动,各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面貌。


美国:多路径发展

美国的电动车市场的发展状况尽管没有达到奥巴马总统预期的那样,但也是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在美国汽车市场,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销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大众汽车北美产品总监Doug Skorupski说道:“电动车以及插电式混动车在美国绝对有发展空间,消费者比较认可这两种车,销量的上升仅是时间问题。”不过,Skorupski也表示目前电动车的发展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主要是之前的宣传力度不够。摩根斯坦利汽车分析师Ravi Shanker也表示:“电动车的成本一直没有降下来,而且电池的质量也没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电动车市场未来的发展之路仍很漫长。”

不过,除了这两种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品种外,美国正在实行多路径的发展方式:柴油发动机、铝制车身以及氢燃料电池也正在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日产全球产品总监Andy Palmer说:“目前美国消费者正在越来越认可柴油发动机,消费者也愿意尝试。而也就是在5年前,我们几乎要在美国放弃这个板块的发展。”大众汽车的Skorupski也表示,从他们的统计数据来看,美国消费者对于柴油发动机的汽车十分感兴趣,这在几年前是不能想像的。

氢燃料电池技术也在美国逐渐成熟起来,丰田以及现代都计划将于明年在加利福利亚的汽车经销商门店中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现代汽车北美副总裁Mike O'Brien说道:“我们不想争论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是否成熟。这个技术现在已经成熟了,我们会尽快推出这些车来,向那些质疑者证明。”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态势都十分乐观,美国消费者的理念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要更为开放,也比较容易接受新的事物。而且,在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相信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发展将十分顺利。


欧洲:前景乐观 体量较小

如果仅看增速的话,电动车在西欧的销售真是出人意料的好。根据英国汽车行业的数据显示,去年电动车在欧洲的销量同比大幅增加60%,市场占有率也增加了38%。然而,电动车市场在西欧有如此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电动车市场的销量基数较小。去年,纯电动以及插电式混动车的实际销量仅为38617辆,前年的销量为24157辆;市场份额则由2012年的0.21%上升到2013年的0.34%

目前在欧洲市场销售的电动车主要包括日产聆风、雷诺Zoe、大众E-Up!、奔驰Smart、特斯拉S,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则包括Opel-VauxhallAmpera、丰田普锐斯、三菱欧蓝德以及沃尔沃的一款车。

电动车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欧洲的售价仍然非常高,几乎相当于一般汽油或者柴油车价格的两倍,这个价格还是在扣除掉一些国家给予消费者的补助的基础上。纯电动车的电池寿命以及可靠性问题仍是阻碍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主要因素。从现阶段来看,目前只有挪威和荷兰的市场对于电动车十分热衷,主要原因是在这两个国家的政府补贴较高。因此,尽管销量增速惊人,但是由于体量太小,该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日本:遭遇瓶颈

日本一直以来都是电动车发展的领军市场,然而目前其国内的电动车销量正在逐渐陷入困境。这倒并不是日本消费者不关心环保,也不是他们不看好新能源汽车。从日本消费者对于混合动力车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日本消费者对于这种车型的购买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去年丰田汽车在日本的总销量中,混合动力车的销量就达到40%。然而,对于纯电动车,尽管政府向日本当地消费者提供了十分丰厚的政策性补贴,以及日系电动车的技术亦可以媲美特斯拉,但是日本车主们开始觉得电动车的价格以及维护、保养成本过高,而且,从政治的角度看,电动车的发展方向是不对的。

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电动车车主表示他们不会再次选择购买电动车。高昂的价格、不菲的电价而且需要不断寻找充电场所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让车主对于电动车失去了信心。然而,目前最新的日本车主“抵触”电动车的原因是他们认为制作电动车电池的这些企业是直接、间接影响或造成福岛核电站泄露的原因。因此,如果政府不能及时地对电动车进行大规模的正面宣传,那么该市场所遭遇的这个“心理瓶颈”或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综合来看,美国的新能源市场由于采用“多管齐下”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未来发展前景乐观;欧洲新能源汽车尽管体量较小,但是消费者热情度较高,假以时日,欧洲新能源行业也将放量增长。而日本现在遭遇的瓶颈属于非技术的情况,需要政府和车企加大正面的宣传,相信一向崇尚环保的日本消费者也将重新认可电动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违者中国商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