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观察

【汽车人】甩脱成长的烦恼,北京现代誓以初心赢未来(附视频)

作者:
管宏业
时间:
2019-10-19 12:25:54

虽说市场变了,但成功的道理永远相通。能否拿出当年500把镰刀开疆拓土的精神和志气,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体验”迭代升级,是北京现代“二次创业”成功的关键。

文/《汽车人》管宏业

深秋的北京夜晚已寒气逼人,但位于顺义北京现代第二工厂的厂区里却热火朝天。10月18日,北京现代家庭日暨十七周年厂庆在此举行。这也是北京现代在完成了首个“千万用户”挑战后举行的又一次誓师大会。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

当晚,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亲临现场,他希望全体北京现代人能够拿出“二次创业”的排头兵精神,以北京现代“新技术、新产品、新体验”的迭代升级,重塑品牌价值,昂首阔步迈向下一个“千万时代”。正如当天晚会主题:坚守初心 创赢未来。

徐和谊站在场地中央,17年前的往事历历在目。“作为北京现代的001号员工,我时常回望,想起那艰苦卓绝的奋斗岁月。”徐和谊动情地说道。他清楚记得,当年带领着员工用500把镰刀开疆拓土,在杂草丛中建立起了一座现代化汽车整车生产工厂,创下了“当年签约、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奇迹。

作为建厂后最快投产的汽车企业,北京现代仅用时63个月就完成了产销从0到100万辆的突破,此后,更是以令外界惊叹的“现代速度”,相继实现了从200万到500万,再到800万辆的快速进阶。

17年发展,北京现代也从一座工厂生产运营,蜕变到如今的三地五厂;从最初的单一车型,发展至如今的18款车型;从一款索纳塔起步,如今已涵盖轿车、SUV,以及多动力类型新能源产品,构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

更值一提的是,不止于“现代速度”,北京现代打造了令人信服的“现代品质”招牌——在多家全球权威评价机构的评选中,北京现代新车质量调研、售后满意度评价、销售满意度评价等多项指标,稳居主流品牌前三甲。

让人意外的是,北京现代在连续多年迈过百万辆大关后,发展速度慢了下来,品牌吸引力降了下来。这里面既有外因,更有自身发展没有跟上时代节拍的内因。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也正是经历过去两年的挫折与落差,经过痛定思痛的反思与调整,北京现代重拾信心、重振士气,明确了千万辆时代后的发展路径。

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刘宇

北京现代常任副总经理刘宇表示,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全新市场格局下,北京现代将以技术开启新时代的征程,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寻找属于未来的新机遇。

这也就是说,北京现代将摘掉过去性价比的品牌标签,构建新的品牌联想与溢价。

17岁生日派对上,北京现代以令人眼花缭乱的菲斯塔特技表演,意在向外界展露不俗的运动性能。

今年年初的上海车展上,北京现代以高性能N系列、NEXO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体验区展示,向外界展露现代品牌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据了解,“N”系列是现代汽车2015年创立的高性能品牌,首款量产车型i30 N在欧洲市场被媒体誉为“高性能车领域的改变者”。

性能车之上,“技术”或将成为北京现代又一个标签。据了解,北京现代将依托现代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前瞻优势,以加速科技导入和应用为核心,围绕产品、技术、品牌三层架构全面发力,在“新四化”风起云涌的市场格局下,重塑新价值、新形象、新实力。

特别是在当前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不断加速的趋势下,北京现代在同步导入现代汽车领先科技的同时,也将深入挖掘具有中国本地特色的科技应用,将新技术加速应用到绿色出行、智能行车、智能网联领域。

北京现代希望,通过大范围应用一系列领先业界的新技术,特别是加速导入韩国现代在新能源车领域的优势,刷新过去留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打造更鲜明、差异化、价值化的品牌标签。

徐和谊坦言,当前北京现代正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但他希望:越是艰难,越需要发扬北京现代人身上那种不断向上攀登的信心与勇气,拿出“二次创业”排头兵的精神来。

倘若以人比喻,17岁正是青春年少吐芳华的美好年龄,这个时期或许会遭遇成长的烦恼,但也孕育着人生无限可能的憧憬;对北京现代来说,曾经的速度奇迹已成为往事,“二次创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住消费升级以及新能源车这两个大趋势。尽管意识到这点稍晚了一些,但作为17岁的“年轻人”,又有谁没有走过弯路呢?(文/《汽车人》管宏业)【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汽车人传媒”(邮箱:qcr007@126.com或电话:010-63135250)联系,获得同意取得转载授权,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