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群雄斗法入门级高档车

作者:
安丽敏
时间:
2014-12-22 14:50:28

  在车市秩序重整的时候,入门级高档车的位置也变得更加重要起来,一方面,入门级高档车的价格下探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它们的定位成为了高档车的品牌基石,为其整体表现奠定了基础。
  从市场表现来看,尽管相比中型高档车,入门级车型销量占比还不是最大的,但是其增长势头已经让所有的车企都不能忽视。作为德系三大高档品牌,从这一级别车型的表现更能看出其目前竞争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奥迪A4L仍然是毫无争议的王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地位不可动摇,奔驰C级在巨幅优惠之下开始谋求进一步增强产品力,宝马新3系更是来势汹汹,希望通过标准轴距和长轴距两个版本实现细分市场第一的目标。
  随着其他新晋品牌的加入,这一细分市场的内部竞争还将进一步激化,同时,从整个市场格局来看,入门级高档车的竞争态势也左右着中高档车的市场表现。但是,尽管入门级高档车给中高档车市场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其保养费用也成为入门级高档车进一步扩大其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的阻碍。
  据了解,虽然高档品牌入门级车的售价与高配中高级车相差不多,但在维修保养费方面,大部分入门级高档车是中高级车的3至6倍,“买得起养不起”成了入门级高档车的一个尴尬困境。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为入门级高档车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奥迪A4L:最具竞争力

  10月份,奥迪A4L以8500多辆的销量数据再次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王者。不久前一位想购买入门级高档车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我在奔驰、宝马和奥迪之间犹豫了很久,最终综合考虑还是选择了奥迪A4L。”
  综合力确实是奥迪胜出的关键,无论是设计还是配置,奥迪的实力都不容小觑,在奥迪品牌定位发生转变之后,奥迪A4L便是这一战略的集大成者,从原来的商务形象,进而展现了更富激情的一面。
  在品牌年轻化方面奥迪也相对走在了前面,无论是新一代的奥迪A3、A1都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好评,A4L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启上承下的角色。
  同时,奥迪A4L也是国内首款在这一级别加长的车型,事实证明,奥迪再次成为了领先者,宝马已经紧随其后推出了长轴距版的新3系。
  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是奥迪最核心的竞争力,在这一竞争力的支撑下,奥迪A4L的产品力也值得关注,配备大众近年来主打的T动力,奥迪在科技性方面也占据了优势地位,同时,在维修保养方面,奥迪相比奔驰、宝马又相对合理,完善的经销商渠道和严格的区域管理,更是为奥迪在各个区域的市场表现提供了保障。

奔驰新C级:加强产品力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新C级的优惠幅度非常大,这一方面,受到奔驰自上而下的降价影响,另一方面,C级本身的产品竞争力也受到削弱。
  为了加强产品竞争力,不久前的广州车展上,北京奔驰推出了全新升级的C级车。据了解,升级后的新C 180搭载了4缸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节能高效地实现了充沛的动力。全新配备的7速自动变速箱使得动力性能和操控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内饰与外观也给人带来了不小的惊喜,C 260时尚型与 C 300 时尚型配备了新型三幅运动方向盘、17英寸轮毂,同时Becker· MAP Pilot导航系统可以预加装最新地图数据,为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
  加强产品力是奔驰今年一以贯之的一个品牌动作,尽管目前新C级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产品力的提升,同时,伴随着奔驰对国产车型的进一步引入,将给C级车带来不小的支撑作用。
  奔驰要在成为入门级这一领域获得如S级一般的成功,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宝马新3系:不打价格战

  宝马可以说是德系三强中最为野心勃勃的一个,在新3系上市之时,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告诉记者:“新3系有一个很清楚的目标,就是要在细分市场做第一。”但是其10月份2600多辆的销量却让宝马高兴不起来,过高的价格成为宝马3系的[FS:PAGE]硬伤。
  即便如此宝马却不屑于打价格战,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的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奔驰C级车优惠幅度最大,奥迪A4L也有不小的优惠,但是刚上市的宝马3系却仍然坚守价格高地。
  王先生告诉记者:“本来是最喜欢宝马新3系的,但是相比其他的车型,新3系太贵了,也没什么优惠,最后还是放弃了。”
  尽管有不少消费者因为价格问题放弃了新3系,但戴雷认为:“目前销量上我们不是第一,但这也是我们的目标。永远有一个前提,我们不会进入价格战,这是肯定的,如果我们要做一个选择,那我们会选择一个稳定的路线。”
  事实上,此前宝马3系为了吸引消费者曾经推出318、320等低配置车型,也加入到高档车的价格战当中,现在新3系在轴距加长之后增强了其产品竞争力,也开始希望摆脱价格战的魔咒,但是在当前高档车价格体系调整的时候,宝马新3系能够坚持多长时间仍有待观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

相关信息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