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不少试驾,有在风景区以拍摄为主的,有在崎岖道路以刺激为主的,有在专业赛道以飙车为主的,有长期试驾以体验为主的。6月27日,东风日产 “天有道•骏本色”为主题的“双旗舰”媒体试驾会,从试驾组织、试驾环节安排、以及产品本身性能的体现,让人耳目一新,体现出互联思维的专注、专业、口碑,当然还有速度。
首先是将“双旗舰”新天籁和新奇峻安排在一起,而且要在卡丁车赛道上做极速和弯道体验,这在以往并不多见。一款是轴距超过2.9米的B级高档轿车,一款是轴距超过2.7米的专业SUV,哪款都不适合在卡丁车赛道上撒欢,连试驾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在这样的赛道更适合A级车试驾。旗下车型丰富的东风日产为何选择这样两款车来做试驾呢?很显然,这两款车最能体现“技术日产”的口号,一款是旗下最高端的车型,一款是当下热销的专业SUV。从车型选择上,体现了互联网思维的专注精神。
让我印象深刻还是试驾安排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精神,首先从人员安排来看,试驾教练均是专业车手,领队的是国家级赛车运动员。更为有意思的是,为了让大家充分体验这两款车的突出性能,这专业车手新手设计了一些挑战项目,亲手挖掘越野坑道,这够专业的吧!
除了试驾教练的专业,产品性能体验环节更是凸显出专业性。比如其中一个环节是测试天籁直线绕桩时的G值,这在以往试驾中不多见。以往试驾这个环节是自己凭感觉体验,而这次是教练开车测试,且在车上安装了个测试G值的设备,让记者监测G值大小。测试结果G值为1.02,为什么能得出这一理想数值,自然是天籁梯形控制臂独立后悬挂的功劳,很自然地印证了技术讲解环节的理论,与普通多连杆独立悬挂相比,这种结构在过弯性循迹性更好,奥迪A4就是采用这种结构。,
另一个是奇骏的越野试驾环节,这个环节的专业性不仅在于越野环节的设计,包括天坡、左右单边沙坑、沙石地等。更有意思的是,主办方还安排了一辆日系同级对标车型,在一些环节,对标车型深陷沙土中,而奇骏则显得游刃有余。这样一对比,对标车型的AWD假4驱的原形暴露无遗。
在专业基础上,还要力求产品体验完美,甚至达到极致,乔布斯对苹果产品设计的追求似乎被东风日产偷学了。比如,奇骏的AVM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别看这不是什么高科技,但的确很实用,尤其是在爬“天坡”时,驾驶员只能看到天空,而前面的路面情况成为盲区,这时你根本无法打方向,而有了AVM系统,你可能看到车辆前后左右的路面情况,这大大增强了野外危险路段行驶安全性,在关键时刻或许就成了救命系统。
另外一个产品功能是零压力健康座椅,据称采用三层皮革,以确保每一位用户都能乘坐舒心。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
除了专业性,此次试驾还体现出口碑宣传思维。比如,新奇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除了可以选择2驱或自动4驱模式,还专门有一个“LOCK”模式。这个模式受到了国内著名越野拉力车手周勇的赞赏,他现身试驾现场表示:“我是跑越野拉力赛的,所以很在意车辆的越野性能,他为此专门开着新奇骏体验了一下极限挑战,为些胳臂肘还挂了彩,觉得奇骏的越野性能十分出色。”完了他还补充说:“这不是在做广告,的确是真实体验。”有了他这句话,或许下次在4S店买车时,顾客就可能听到销售员炫耀,奇骏这款车的越野性能,是经过越野拉力赛著名车手周勇的测试和肯定的。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这些功能别的车型也有嘛,干嘛要与互联网精神扯一块呢。说的没错,其实厂商压根没有将自己的产品与互联网方面扯,是记者自己总结归纳而已,说白了是记者自己作。不过,记者自己觉得,与其攒一篇“一踩油门,推背感极强”之类的八股试驾文章,倒不如这样子作一下好。
最后看一组数据,截至5月,3月底上市的新奇骏累计销量23,338辆,累计订单超过4万辆。而天籁自2004年在国内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过80万辆。看看,销量这么好,还如此紧锣密鼓的搞试乘试驾活动,东风日产这是要逆天的节奏啊,这速度,又可以扯上互联网思维了,呵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汽车人网》,违者中国商报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