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轻微卡“半年考”缩水结构调整加速

作者:
李 秋
时间:
2014-12-22 14:55:13

今年上半年车市销量考核,乘用车比商用车“考”得好。在商用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增速明显放缓,货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趋势。货车销量大幅下滑是造成商用车负增长的“祸首”。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原来在货车分车型销量中,是轻微卡销量大幅“缩水”拖了“后腿”:轻卡比去年同期,销量少了6.09万辆,另一个品类微卡比去年同期少卖了1.48万辆。

轻微卡上半年销量之所以出现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这两个细分行业结构在加速调整,市场结构日趋成熟,其中,高端化、国Ⅳ等是此次调整的热点词。

微卡:行业垄断加剧

今年上半年,微型货车产销27.09万辆和26.88万辆,同比下降4.37%5.22%

虽然销量有些许下滑,但是竞争格局却没有多大改变。今年上半年,微卡的产业集中度仍居卡车各细分市场之首。

近年来,随着微卡行业集中度的增长,行业垄断也在加剧,进而导致微型卡车产业格局近几年来变化不大,微卡的产业集中度仍居卡车各细分市场之首。主流车企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东风小康三大家垄断市场近百分之八十份额,其次为哈飞、一汽吉林、昌河汽车和奇瑞汽车,新进入的车企品牌尚不足以对三大微卡车企形成挑战和压力。

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福田、重庆长安,东风汽车、奇瑞汽车这5家企业,占微型卡车(含非完整车辆))总销量的九成。

微型卡车这款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车,与皮卡一样,由于长期受到不公正的歧视性待遇而没法做大做强,系当今中国最廉价的车,利润微薄,很少有人愿意花大力气去争这块“鸡肋”。所以,微卡市场的波动相对较小。

轻卡:高端环保成主题词

相对微卡市场低利润、高垄断的竞争情况,轻卡市场这边似乎情况更为复杂,虽然这几年国内轻卡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小幅上升趋势,2013年轻卡销量达到190万辆,但是伴随着行业调整,轻卡市场发展格局也在发生变化,销量也是起起伏伏。

截至2014年上半年,轻型货车产销95.66万辆和94.31万辆,同比下降2.65%6.06%

本报记者留意到,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消费习惯与客户升级,加上政府更大力度淘汰黄标车强制性政策的出台,导致作为细分市场之一的高端轻卡销量和更新车数量迅速增加,高端轻卡一直在稳步扩大自己的地盘。业内专家预测,这一趋势将延续到2014年及其之后的数年。

一方面,高端轻卡主要用于城市内部物流运输,管理更规范;另一方面,国Ⅳ标准的中高端轻卡与国Ⅳ的低端轻卡价格差距较小,性价比更高。

根据环保部《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2012-2015年重点区域需集中淘汰轻卡黄标车105万辆,占载货汽车的42%,是占比最高的车型之一。考虑淘汰黄标车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排除未来出台相关财政补贴的可能性。轻卡因为单车价格较低,有望成为受益最明显的子行业。

不过,从市场整体来看,由于各地国Ⅳ政策实施、油品供应皆不同步,致使各地国Ⅳ轻卡销量差异较大。严格限制国Ⅲ车上牌的地区,其国Ⅳ轻卡销售工作已步入正轨,与之相比,政策仍“模棱两可”的地区,国Ⅳ轻卡销量则不尽如人意。随着国Ⅳ排放在全国的统一执行,这终将是行业发展的热点。

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低端轻卡约占50%以下、中端轻卡约占32%左右、高端轻卡约占18%上下,整体来看轻卡向中、高端切换趋势明显。

共同关注:小轻卡发展趋势

此外,中国乘联会商用车分会秘书长杨再舜认为,轻卡、微卡市场中最值得关注的细分市场是小轻卡。他指出,近年来,轻卡行业的竞争加剧导致市场逐步分化和日趋成熟,同时利润也进一步摊薄。

随着油价飚升和乱罚款乱收费现象严重,重、中、轻卡运输市场面临运价恶性竞争压力。微卡各项成本开支虽低,但受承载质量限制和全国各大、中城市歧视性车管政策的禁限,经济性和规模效应不明显。小轻卡却能扬二者之所长,避二者之所短,可能会成为各行业热销的商用车型。

杨再舜还表示,小轻卡非常切合中国城乡国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轻卡在中、短途物流配送上 的经济性比轻卡和微卡高,也更方便快捷,小轻卡下探至微卡,上争至轻卡,可争抢微卡、皮卡、微客和轻卡的份额。

目前,用小轻卡改装各种厢式专用车、特种车已成为一种潮流。据了解,江淮汽车的好微、福田时代的驭菱系列就是小轻卡的典型车型。这两家轻卡巨头在5月之后的市场可能将更加仰赖这种车型。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汽车人网:www.cnqcr.com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