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微增长时代,从零部件源头降低制造成本成为车企提升利润的又一杀手锏。这样,车企产能布局,尤其是主流汽车厂商的产能扩建总能带动一大批汽车零部件公司。
以整车企业为中心,联合全部产业链,在其周围建立融合研发、制造、销售和资本四大平台为一体的汽车产业基地,四大平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这是车企与零部件商深度合作的理想模式。
这种模式的形成往往也受多重局限。从公司大的策略来说,汽车厂商扩张产能幅度决定了汽车零配件厂商是否会紧密跟随,汽车零配件的不同种类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零配件厂商是否应及时采取当地化策略。
但无论如何,“整零合作” 打造协同效应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显,这从近年来零部件商的布局即可以看出。
随厂商而动
在一汽-大众汽车2011年宣布第四工厂落户佛山不久之后,宝钢集团也在佛山投资5亿元建设钢材物流加工配送项目,该项目计划于2013年1月份投产。去年,一汽-大众与一汽富维、电装等25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及汽车物流配送企业签约。按照一汽-大众的规划,一汽-大众将有37种关键零部件在佛山实现本地化生产,涉及的供应商超过50家。
不仅一汽-大众汽车新投建的工厂周围能够汇聚大量零部件公司,在上海大众大本营上海安亭、东风汽车大本营武汉沌口、重庆长安和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大本营重庆周围,大约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上海通用汽车在武汉刚刚投建的工厂周围也开始吸引零部件公司的集中投建。
日前,博世汽车部件(长春)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吉林长春市高新区。据了解,该公司为德国博世集团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电子驱动产品等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制造和销售。目前客户以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大众、一汽轿车等主机厂为主。
随着整车厂加快挺进中西部,零部件企业也在加快进入中西部的步伐。德尔福在西部地区的第一个制造基地——德尔福派克成都分公司去年9月份开工一个月之后,在西部地区的第二个制造基地——德尔福派克重庆分公司也开始启动。“目前我们在西部地区兴建的是两家汽车线束生产基地,以确保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当地化支持。重庆公司主要为长安福特马自达、沃尔沃和江铃福特供货。” 德尔福派克电子/电气系统事业部总裁兼德尔福亚太区总裁艾博彬先生表示。
共同利益体
“零部件公司扩建和整车厂商产能扩张是一种协同关系,零部件公司是否随整车企业扩张而在当地生产,也取决于零部件公司原有工厂产能储备和零部件到达整车厂新工厂的物流运输成本。”一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布局之外,对于“整零深度合作”的提议,业内人士纷纷“举双手赞成”。那么,怎样将这一举措落到实处?
从国内主流车企零部件商分布分析, 日系企业的供应体系相对封闭,这种封闭的供应体系方便其更好地管理以及在成本和质量上进行控制,不过在经过地震危机之后,也让他们意识到供应商集中在一个地方不利于发展,因此,现在正在扩大和增加海外的供应商,这对于本土供应商而言也是一种机会。而国内大汽车集团,例如上汽、一汽此前也都有自己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然而现在这种独立性已经被打破,就是这个零部件供应商既可以给上汽供货,也可以给一汽提供零部件产品,供应商实现渠道共享。
行业人士指出,目前零部件和主机之间的问题,关键还是信息不对称,往往零部件厂家是最后一个知道主机厂新产品开发情况的,却要对这个产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进行开发,零部件和主机厂之间没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其次,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机厂要求供应商要有和他们有同步开发的能力。同时,在一些核心零部件上,国内仍然没有实现国产化,零部件商在研发上的实力要加[FS:PAGE]快提升。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都要反思。”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应摒弃“表里不一”的所谓“合作”模式,真正踏实合作,从共同利益和整个产业发展的出发点上“共商大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转载请标明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联系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