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外部成本崩溃与内部需求下降

作者:
时间:
2015-08-11 06:01:05


《汽车人》记者|张恒


7月份的CPI是1.6%,已经是较低了,其中猪肉价格上涨5成贡献了0.48%,所以,真实的CPI可以看成是除了今年1月份之外的最低,而非媒体报道的年内最高。其实,猪肉的上涨也和消费需求端关系不大,而是和政府打击非法进口冻猪肉的行动有关。显然,经济通缩的趋势无法阻挡。

更糟糕的是PPI,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7%。中信建投表示,未来产能过剩、内外需不振和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将长期压制PPI,短期内PPI难以转正。

就笔者来看,上述数字还算是好的,因为国内的原油、天然气、化工产品有自己的定价体系,且人民币汇率非常坚挺。实际上,以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等资源输出国已拉响警报,不光本国大宗商品雪崩,由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的汇率暴跌叠加了负反馈效应。

在商品领域引起关注的莫过于原油价格再度暴跌,WTI已经跌回年初危机时的低点43美元一桶,累计跌幅达30%。比起商品的暴跌,资源产出国的汇率下跌影响更为巨大,在最近一年的时间里,俄罗斯卢布腰斩,巴西雷亚尔腰斩,南非兰特腰斩!此外,澳元、加元、印度卢比跌幅也高达30%。资源国汇率全线崩溃!

当然,大宗商品和资源国汇率暴跌和美元的强势,以及美联储的加息预期脱不开关系。但同时不能忽略的是全球需求急剧下降,尤其是中国需求的减少。

从最近一轮商品繁荣到萧条的周期来看,中国需求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四万亿的大规模基础建设刺激计划带动了全球大宗商品快速上扬。但好景不常,刺激计划并没有带来需求的持续增长,短短几年间,随着大幕落下,商品需求很快便进入了萧条周期,其商品价格也经历了一番过山车般的走势。

历史来看,资源产出国的汇率和商品价格存在着非常强的正相关性,不光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就连新西兰元的汇率和全脂奶粉的价格都显示出了极强的同步性。

大宗商品和资源出口国汇率的巨幅变动对我国经济,尤其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极为复杂,对此的判断超出了笔者的能力范围。但可以肯定的是,虽然资源价格下跌对成本是有好处的,但亦不能忽视波动率过大导致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下跌对企业来说相当于全面减税,同时也利好外汇收支状况。

虽然成本的降低可以对冲汽车降价带来的损失,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汽车行业这样的充分竞争领域,原材料的成本下降,乃至产业链上其他环节带来的成本下降,其利益传导致消费者手中是非常快的。所以,对企业的利好只是稍纵即逝。最近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一份报告指出,中美人力成本已经持平。大量工厂将迁移至第三世界国家或者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劳动已经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作者/张恒)【版权声明】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说明出处及《汽车人》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最新推荐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