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反垄断开出最大罚单不是重点,双重“囚徒”才有看头

作者:
田鲁
时间:
2014-12-22 14:56:45

自从发改委高举“反垄断”大旗以来,汽车产业圈震动。人人自危,大家都在打听下一个轮到谁,何时轮到自己。按照已经披露的说法,有关企业听取了外部专家的建议,采取“相应对策”。

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集体受罚,板子打在诸位屁股上,凉热各自不同。这些“对策”,决定了板子的力度。

上一次是德系主机厂遭殃,消费者鼓掌;这一次是日系零部件企业打捆儿挨罚,主机厂出了口恶气。发改委意在一碗水端平,内外亲疏无所萦怀,以回应外界的指摘。

发改委反垄断司4年磨一剑,手法精进了不少,他们显然借鉴了英美法系“检方与嫌犯合法交易”。

按照公布的说法,12家日企自2000年起,就在日本召开“中国出口市场会议”,串谋轮流中标。对于境外实施的卡特尔行为,发改委鞭长莫及。但其福至心灵,使被调查企业陷入“囚徒困境”。其调查和处罚行为,模仿欧美执法机构的调查手段,已经非常明显。

2012-2013年,涉案日企在同类案件中,纷纷在美国、日本自首,就是不理中国发改委的调查。现在大势已经改变,“中国溢价”不复存在。

按照中国《反垄断法》,对于查实的垄断行为,最高可以施以年营收10%的处罚。值得研究的是,在中国政府的“政策感召“下,首先自证其罪并积极举报串谋者证据的厂家,仍然是日立和不二越两家。他们在加拿大也同样争当“污点证人”。这就回到了本文开头——外部专家指导的“对策”。

日立和不二越与加拿大、中国政府合作的姿态,争取到了“免于处罚”的决定,但代价是他们再也无法参与类似的“会议”。在其他厂家看来,比起笨手笨脚走漏风声的“猪队友”,更不能与抽冷子反咬一口的“狼队友”为伍。

半推半就的精工、电装,罚4%;欲拒还羞的恩梯恩、矢崎、古河、住友,罚6%;始作俑者或负隅顽抗者爱三、三菱、三叶、捷太格特最痛,罚8%。

发改委模仿欧美制造的囚徒困境,使卡特尔会议越来越难以组织。以法律之名,一则立威,二则釜底抽薪,瓦解串谋。

不过,发改委试用“囚徒”手法首次告捷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了“囚徒困境”。发改委以处罚过茅台、五粮液等证明对中外资一视同仁,但仍不能规避选择性执法的指责。即便除掉水电油气等发改委定价的“自然垄断”(同样在法理上处于灰色地带),通讯、金融等国企垄断比比皆是(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民航总局的“限折令”)。他们甚至由部委公然安排“价格协商机制”。

发改委正在被自己树立起来的法律权威所“格禁”。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能需要被迫作出决定,要么对上述行为进行辩护,但可能会伤害《反垄断法》本身,难以服众,削弱目前的努力;要么铁面无私,但可能遭遇法律打架和同级部委的推诿,而后者需要在国务院的框架下协调。

发改委决定把事情“搞大”,《反垄断法》杀伤半径几何,令其“可控”还是打哪指哪?是否考虑了软着陆和解决自身困境的方案呢?不得而知。

 

囚徒困境:

两个强盗被捕,分开审判。如果两人均不坦白,都将无罪释放;若一人坦白,另一人顽抗,前者判1年,后者10年;若两人坦白,分别判5年。显然,对于两人来说最好的结果是第一种,但实际上两人都选择了坦白。他们都害怕自己被对方抢先出卖。他们选择的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但最终结果却非最优。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网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