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田汽车带着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及国内院校就“玩”出了大成果。福田汽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中“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一期)”重大项目“福田欧辉中度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课题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顺利结题。这意味着,福田汽车已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高效的混合动力系统技术。
与不少客车企业借力国外技术不同,福田欧辉中混关键零部件全部都是与国内院校、零部件供应商联合开发出来的,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联合研发、实现产业化为数不多的成功范本。
福田汽车作为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领衔者,福田欧辉背靠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这棵大树,从新能源市场切入,乘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东风”,在高手如云的客车市场争得了一席之地。
此次,福田欧辉客车拿下自主混合动力核心技术,使其掌握了更多市场主动权及成本竞争优势。
产学研范本
新能源客车发展了数十年,国内客车企业目前基本仍不具备混合动力客车的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机与电池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技术的自主开发能力,很多关键零部件都需要由国外供应商来满足。“国内多数主流新能源客车采用的混合动力系统基本是伊顿等国外供应商,电机与电池控制系统用的也是国外技术。”业内专家不止一次地这样强调。
福田汽车从2011年起,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本安汽车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了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的中混客车项目。
该项目重点是开展混合动力总成一体化工程设计与优化、混合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开发、HEV(混合动力)整车关键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随着对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掌握,福田欧辉不用再像以前一样用伊顿等各种进口零部件,在采用自主及与国内供应商联合开发的核心零部件后,整车价格可以大幅降低。同时,完成了混合动力系统集成设计,在对混合动力系统构型方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了发动机、离合器、电机和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AMT)的并联式结构方案;按照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确定了各个部件的性能参数;根据整车底盘的布置情况,完成了混合动力系统结构一体化设计,以及动力系统的布置方案。
完全自主竞争有优势
从2011年项目立项到2013年,这3年间,福田欧辉完成了3辆样车的验收。这3辆样车,相对于传统的深混动力客车,成本更低,节油率还有所上升。经过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验证,整车动力性明显优于传统车型,与基准车相比能量消耗可降低30%。
据福田汽车新能源技术中心主任陈小江介绍称:“与传统基准车型相比,中混客车成本仅增加了20%,远低于进口零部件价格、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中混大市场
面对节能减排的强烈需求,在北京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福田汽车发展中度混合动力技术无疑是一种合理选择。据悉,中混客车方案比常规混动客车匹配电池容量要大,发动机排量减小,节油性能与排放性能可明显提高,与纯电动客车相比,可消除人们对电池性能不稳定及“里程焦虑”的后顾之忧,并减少对充电设施的依赖。同时,由于较高的节油性能,有利于示范推广。
有关业内专家也指出:“混合动力客车中的中混系统技术趋于稳定,城市工况百公里油耗约为24升(12米客车),表现突出。”
早在去年,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就曾在2013年中国(杭州)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化推动高峰论坛上指出:“到2015年,在没有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中混混合动力客车最有可能具备市场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福田欧辉带着更低成本、节油率更高的中混客车产品杀入市场,竞争优势凸显。
此外,福田欧辉的负责人还透露,虽然在中混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福田在新能源客车方面的发展并不止步于中混技术。未来3年,福田欧辉在持续进行新能源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究的同时,将围绕国家“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战略,重点做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及产业化的研发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网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