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巴黎报刊亭:城市文化标志

作者:
田 倩
时间:
2014-12-22 14:56:50

近日,北京70几家报刊亭遭到强制拆除的消息让人感到不解和惋惜。事实上,拆除报刊亭在国内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南京和郑州都曾出现过大规模拆除报刊亭的情况。在近5年的时间里,全国有9500多个报刊亭被拆,原因大多是影响市容,阻碍交通以及阅读报刊群体减少。然而在许多国际大都市,尽管面临着纸质媒体式微的情况,报刊亭依然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巴黎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走在巴黎街头,你不光会感叹建筑精美保存完好,就连小小的报刊亭,也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艺术品。它们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香榭丽舍大街上,卢浮宫门口,塞纳河左岸,街角处,地铁口,装点着这个城市,丰富着街头文化。

巴黎的报刊亭设计美观,大多是墨绿色或古铜色,与巴黎古朴的街景建筑十分相称。它的顶部是拜占庭式的圆形尖顶,屋檐边缘处有或多或少的雕花装饰,主体部分一般都是立体的几何图形,以门和展板为“面”,不同大小的报刊亭,“面”的数量也有所不同。打开展板后,整个报刊亭就产生“延展”的效果,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展示报刊杂志等,看起来整齐有序,没有杂乱之感。远远看去,多边形立体形状颇似一个小型旋转木马游乐场。展面上挂满了色彩缤纷的杂志海报,图案错落有致,五彩缤纷,充满艺术气息。报刊亭的前面通常还会摆放一两个小架子,出售明信片和小纪念品。报刊亭关闭之后,展板反面的电影海报等依然吸引目光。即使失去了营业时的功能性作用,却仍然自成一景。

巴黎大多数商场在7点就关门了,9点钟大街上就已经空荡荡,但报亭一般会开到深夜。那些在黑夜中闪亮的黄色灯光,给夜行人带来温暖和光明,驱赶着孤独和恐惧,这也是报刊亭带给人们的另一种人文关怀吧。

巴黎人对报刊亭有很深的感情,认为报刊亭除了报刊,还在邻里生活和民主表达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Harris Interactive的一项调查,50%的巴黎人把报刊亭当做一个碰面的地方;81%的巴黎人将其视为巴黎的一个象征;更有2/3的受访者对报刊亭“表示忠诚”。巴黎人将报刊亭视为巴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便利,也传播声音和文化,是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悠久历史传统的标志。

在全球纸质媒体走向衰退的趋势下,巴黎报刊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2004年,巴黎只有266个报刊亭仍在营业。为了重振报刊亭,巴黎市政府采取免租金的措施,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报刊亭运营的举措:放宽报刊亭的经营范围,除了报刊杂志,城市导游手册、交通地图、明信片、纪念品、糖果、食品、饮料等也可以在报刊亭销售;投入财政援助,2013年巴黎市政府向报刊亭给予20万欧元的财政补助。

在2013年,巴黎标志性的报刊亭迎来了它150岁的“生日”,身处巴黎的人们都“收到了生日宴会的邀请”。“巴黎人爱报亭”是这场盛事的主题,人们也把这看作一个庆祝150年来捍卫新闻自由和多样性的机会。在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中,不论新闻从业人员还是普通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表达自己对于报刊亭的喜爱和重视。

的确,缺乏管理的报刊亭容易出现杂乱无章、影响市容、阻碍交通等问题,但是借鉴巴黎和其他许多城市的做法,只要合理规划,加强管理,给予资金补助,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一刀切”直接拿掉报亭,不仅会对市民生活产生不便影响,也将这种城市文化从人们生活中无情抽离。相比“道路设施价值”,报刊亭延伸的精神文化价值难道不应该被重视吗?

【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网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网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汽车人网)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