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国内

【中国商报】车主| 买一辆车的理由

作者:
刘葳漪
时间:
2014-12-22 14:57:51

7.jpg

 

买车时,我不会参考任何一家网站、杂志、报纸、广播里的企业软文;顶多会看看某些论坛里对这款车常出现的故障描述以及网友们八仙过海般的解决方案;再有,我会看国外的汽车网站,对比国内的售价,倘若定价太过贪婪,一定是会放弃的。如果这家企业的官网上能够公开保养和部分配件的价格,这种对消费者的尊重,一定会为它加分。

眼下,又快到了汽车销售的“金九银十”旺季,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狭义乘用车市场今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0万辆。这样庞大的数字,让我想到在某篇文章中提及的几乎是100年前那本美国《机动车》杂志上的经典话语:“汽车化是现代生活所产生的健康保险的最有效形式之一。”

我是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每天的工作,核心关键词就是“车”。自己开过的车,从几万元的到几百万元的,有上百种。在能考驾照的年龄,立马就在暑假里去考了驾照,如今已经是一个持大货车驾照多年的“老”司机了。

我始终认为,驾驶是一件充满诱惑的事情,能有机会开不同的车,远比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有乐趣得多。作为消费者,我相信自己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受过一些教育,有过一些见识,对车了解。那么,一辆车能打动我的理由是什么?

个人选车的因素和选择好友条件一致,基本首要选项是安全和操控(内涵,内涵比什么都关键)。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外观、内饰一定要简单,最好没有多余的东西。什么桃木条啊(恐怕是崂山道士的标配吧)、莫名其妙的各种储物盒啊(自己的家里、车里永远没有那么多零碎)、前排后排的DVD啊、所有炫目但对安全与操控无效的物件、座椅通风座椅加热啊(很多车企是否应该想想,卖到海南、福建、广东等这些亚热带地区的产品要不要座椅加热)、大灯清洗啊、自动雨刷啊、对个人消费者简直就是鸡肋的后排杯架啊……这些于我而言,统统不需要,锁车时的按键声分贝也小一点才好。

买车时,我不会参考任何一家网站、杂志、报纸、广播里的企业软文;顶多会看看某些论坛里对这款车常出现的故障描述以及网友们八仙过海般的解决方案;再有,我会看国外的汽车网站,对比国内的售价,倘若定价太过贪婪,一定是会放弃的。如果这家企业的官网上能够公开保养和部分配件的价格,这种对消费者的尊重,一定会为它加分。

简单地说:我青睐的车是一部后驱或者全驱车,对前驱车的兴趣不大。0-100km/h加速不要多于8秒、100-0km/h制动少于35米、标准轴距,千万不要加长、发动机排量不大于2.0L(为环保,不为装13)、车长在4.7米以内(以适应日益狭窄的城市停车位)、车宽在1900以内(积极应对开车门不管不顾的司机们);内饰极简、不需无钥匙进入;风阻系数最好别超过0.28;前后当然得是独立悬挂,路感稍微清晰一点。油箱别超过65升,F1油箱都减重了,私家车更没必要挂一个大油箱。当然,方向盘别太轻,毕竟开的是车,不是轮椅,还要上高速驰骋的。(文| 刘葳漪)

【版权声明】本文系《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中国商报·汽车导报》所有。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中国商报·汽车导报)及作者,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点击汽车人网:www.cnqcr.com

主办:汽车人传媒 | 汽车人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11211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366号
@北京青青艺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联系方式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連絡電話:8610-6343-5270
  • 郵便番号:100036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时刻
  •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
  • 讯,在这等你。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
关注汽车人传媒
  • 中国汽车先锋力量
  •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