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十分高兴参加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论坛开办十年以来,关注和解决行业发展热点难题,促进和推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见证了中国迈向汽车产业大国的过程,也见证了自主品牌逐步成长。 下面,我结合年会主题——深化改革与汽车强国战略,谈三点看法,与大家分享。
一、长安汽车经营情况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自主品牌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长安汽车遵循产业规律,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大幅提升,生产经营再创历史新高。
一是增速保持行业领先。1-8月,中国汽车市场累计销售1500万辆,同比增长7.6%。长安汽车继去年产销突破200万辆后,今年1-8月继续保持良好增长的势头,累计销售167.5万辆,同比增长25.8%,高于行业18.2个百分点,保持第一阵营第一增速。
二是自主品牌逆势增长。在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连续下降的情况下,1-8月,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逆势增长,累计销售49.6万辆,同比增长46.5%,高于行业39.2个百 分点,居细分市场第一。 上周,长安汽车亮相俄罗斯车展,9月2日参加了伊朗车展,向世界展现中国品牌的魅力。
三是主要产品表现出彩。1-8月,长安逸动累计销售10.1万辆,排名自主品牌A级轿车市场第一,是中国所有轿车唯一进入前20名的自主品牌;CS35累计销售6.5万辆,排名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市场第一。同时,产品品质行业领先,长安逸动三个月千频为50,睿骋三个月千频为33,已达到或超过合资品牌水平。 长安汽车特别是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快速增长,为自主品牌汽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长安汽车再次用行动表明,只有遵循产业规律,坚持自主创新,回归行业本质,自主品牌才能走出困境,迎接美好未来!
二、长安汽车自主创新战略 (一)全球化的自主创新 汽车业是一个典型的竞争性产业、全球化产业。长安汽车始终坚持以全球化视野,整合利用全球优势资源发展自己。在研发方面,在中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美国形成各有侧重的全球研发体系,实现24小时不间断协同研发,成为了解、跟踪、利用、掌握汽车研发前沿技术的主阵地,也成为长安面向全球、发展海外市场的桥头堡。在研发流程方面,建立了长安产品开发流程(CA-PDS),确保每一款产品严格按照流程和标准开发。在人才方面,坚持“内培为主,外引为辅”的人才观,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目前长安已拥有一批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外籍专家300余人,先后有12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打造了一支来自15个国家,6000 余人的国际一流研发团队。
(二)遵循产业规律的自主创新 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是汽车企业发展的本质规律,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唯一出路。多年来,长安汽车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走出了一条技术创新的渐进式升级之路,形成了自主研发、自主管理、自主品牌“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模式。坚持每年科技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不断提升核心研发能力。自2009年起,长安汽车研发能力连续6年保持中国汽车行业第一,已具备独立开发世界先进整车和发动机的能力。长安逸动、睿骋、CS75、CS35等产品,以过硬的质量,时尚的外观,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喜爱。目前,购买长安轿车的用户有30%是由合资品牌转过来的。
(三)以用户为导向的自主创新 在产品开发中,长安汽车坚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敏锐洞察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着力构建了向前延伸至政府,向后延伸至市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先后在重庆、济南等地建立6大消费者研究基地,倾听消费者声音,不断改进产品,提升质量,努力打造经典产品。今年以来,新奔奔以时尚造型、科技配置等引领“奔奔族”新发展,树立了中国精品小车的标杆;CS75更是以超越同级的新锐造型、多维安全、超大空间以及强劲动力,深受用户喜爱,目前仍供不应求;上周,在成都车展上市的悦翔V7,作为悦翔家族的全新旗舰车型,也必将带给消费者全新的驾乘体验。
(四)可持续发展的自主创新 打造一款经典产品不难,难的是持续不断地打造经典产品。要解决机会主义问题,必须靠一套优良的体系做支撑。近年来,长安汽车基于全价值链,不断建立和完善了研发、质量、采购、制造等管理体系。今年6月,长安汽车发布了品质验证体系(CA-TVS),确保每一款产品达到用户使用10年或26万公里的标准。同时,长安汽车把握移动互联机遇,创新品牌传播,巧用新媒体、自媒体,立体打造长安形象,使百年长安焕发出新的活力。目前,拥有微博粉丝800万人,实名认证大V 16人,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庞大用户基础。
(五)包容性的自主创新 长安的自主创新,是对资源合理利用与分享的自主创新。长安汽车坚持自主与合资“两条腿”走路,不断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吸收标杆先进的理念和做法,也注重吸收别人的失败教训。尤其是在技术创新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较好地实现了跨国界、地域、民族的跨文化管理,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和想法。同时,积极推动国家汽车产业发展,牵头制定国家标准20余项,带动和培养了一批核心供应商,并与其他自主车企分享发展经验,致力于自主品牌的整体提升和包容性发展。
三、几点建议:(一)加强企业联合,实现共赢发展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目前实力弱小,资源分散,如果继续安于现状各行其是,不加强协作,甚至还相互窝里斗,就很容易被外资品牌围剿。因此,建议由行业牵头,加快建立多种形式的产业和企业联盟,最大限度实现研发、技术、采购 等资源与信息共享,更好地分担成本,应对挑战。
(二)大力传播自主品牌正能量 当前,自主品牌处于艰难发展时期。广大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积极、正面传播自主品牌的成长和进步,为自主品牌鼓与呼,营造购买和使用自主品牌的环境,凝聚自主品牌发展正能量。
(三)购买和使用自主品牌 用纳税人的钱购买本国产品是国际惯例。建议国家制定类似于《购买美国产品法》的专门法律,明确规定政府公务和公共服务用车必须采购自主品牌乘用车(含轿车、MPV、SUV)。鼓励党政机关领导和党员率先使用自主品牌汽车,大力支持自主品牌发展。 各位领导,朋友们:尽管自主品牌发展压力很大,冲击还在继续,但是自主品牌整体向上崛起的趋势没有改变,自主品牌仍大有希望,大有作为。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咬牙坚持,自主创新,回归本质,自主品牌就一定能迎来光辉的明天! 长安行天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