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年,亚普汽车终于在2014年过半后搭上了IPO快车。
8月27日,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普汽车)终于出现在了证监会新一批预披露名单中。据悉,亚普汽车此次IPO,拟公开发行股份不超 过60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5.1亿股,拟登陆上交所上市。亚普汽车此番上市拟募集资金4.3亿元,其中近八成以上的资金将用于各地分厂的扩建, 剩余部分资金将用于研发中心的扩建项目。
然而,亚普汽车IPO之路并非坦途。本报记者查阅亚普汽车招股书发现,其业务经营并不乐观,不仅海外子公司均面临亏损,而且存在业务经营相对集 中,区域依赖严重问题。更重要的是,其各大股东间又存在着复杂的关联交易。对此,本报记者拨打了亚普汽车董事会秘书朱磊的电话,但是截至发稿日,朱磊电话 一直无人接听。
控股股东业绩惨淡 或存关联交易
国资血统的亚普汽车,此番若上市成功,或将成为扬州第二家上市车企。而这次的上市盛宴,也将给它的四位股东带来丰厚收益。
据招股书显示,亚普汽车共有四位控股股东。分别为持股56.1%的国投高科、持股33.9%的华域汽车以及各持股5%的国投创新和协力基金。其中,四家控股股东中有三位是国资血统,且国投高科、国投创新以及协力基金同属一脉——国家投资开发公司(下称国投公司)。
相关资料显示,亚普汽车的第一大股东国投高科是国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此次IPO之前,国投高科共持有亚普汽车56.1%的股权。然而,亚普 汽车的这位“东家”业绩却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上半年,国投高科实现半年度净利润约1.91亿元,仅占2013年9.66亿元净利润的 19.74%,还不到两成。
亚普汽车的另一控股股东国投创新,拥有亚普汽车5%的股权,与国投高科同属一脉。和国投高科一样,国投创新的业绩也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2013年,国投创新出现净利润巨额亏损,亏损额达1267.44万元。
除此之外,业绩同样处于亏损状态的还有协力基金。协力基金同属国投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国投公司持有其24.75%的股权。与国投创新如出一辙, 协力基金的净利润在2013年开始出现亏损,招股书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协力基金净利润亏损379.74万元。2014年上半年,协力基金 净利润继续亏损,亏损金额178.93万元。
控股股东亏损不说,其间关联交易更是复杂。亚普汽车表示,与其发生关联交易的对象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控股股东国投高科、国投公司及其他控股 子公司,交易内容为国投财务公司及国投高科向本公司的贷款及委托贷款;第二类为本公司合营企业武汉亚普,交易内容为原材料及油箱产品的购销;第三类为华域 汽车的关联方,交易内容主要为本公司向华域汽车关联方销售油箱产品。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从表面上看,几大股东之间确实存在着关联交易的可能性,亚普汽车的股权结构相对而言并不够明晰,这会引起券商、投资机构和普通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如果股权调整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亚普汽车的上市和估值。
海外子公司巨亏 短时间内或难扭亏
除了拥有国资血统,亚普汽车还设立了众多海外子公司。目前共设立亚普印度、亚普俄罗斯、亚普澳大利亚、亚普捷克、亚普德国五家境外子公司。然而,几家海外子公司却并没有给亚普汽车带来骄人业绩,巨额亏损反而拉低了公司的整体业绩。
据招股书显示,五家海外子公司中,亚普俄罗斯亏损最为严重。2011年至今年上半年,亚普俄罗斯净利润亏损分别为2316.53万元、 56.43万元、3837.84万元以及1504.04万元。据悉,亚普俄罗斯主营业务为乘用车塑料油箱的生产和销售,其主要客户有俄罗斯大众汽车公司以 及俄罗斯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除此之外,亚普印度的业绩也是一片惨淡。亚普汽车虽然拥有印度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印度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以及印度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优势资源,但 其经营业绩却依然一路下降呈现赤字。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亚普印度净利润亏损分别为1313.51万元、1173.11万元以及 2150.23万元。2014年上半年,亚普印度继续亏损,亏损金额达713.5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五家子公司中,亚普德国成立于2014年7月18日,还并未进入正式的运营阶段,若想盈利还需时间。此外,亚普汽车招股书中提到的五家海外子公司,实际投入运营的仅有四家。
目前,亚普汽车五家子公司中仅有亚普澳大利亚实现盈利,然而其盈利总额也在逐年下降,而亚普捷克在经历了2012年2193.84万元的巨额亏损之后也刚刚开始扭亏。亚普汽车的海外扩张或许正在进入一场生死考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零部件部主任陈元智告诉企业观察报记者,海外零部件市场大体上有两部分,一个是OEM,一个是售后,自主品牌大都是售后市场。在陈元智看来,一般情况下国内自主品牌进入国际上的OEM很困难,“如果能够进入,它就算比较好的”。
对于亚普汽车海外子公司的亏损,陈元智表示,“企业发展有自己的战略,具体情况要根据企业情况具体分析”。
然而,郭凡礼却认为,亚普汽车海外子公司净利润的亏损,对于亚普汽车而言并非利好消息,投资者以此为话题进行看空操作的可能性极大,上市风险可能会波及到实体领域。
业务范围过度集中 区域性依赖过重
自诩为“国内最大的塑料油箱生产企业”的亚普汽车,营销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五成以上来自上海地区,其地域依赖度极高,或存在一定的风险。
据招股书显示,2013年,亚普汽车的销售收入中,仅上海三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就已经超过一半,占总收入的51.39%。亚普汽车的主要客户为上 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海汽车、一汽-大众、一汽轿车。其中,上海大众自2011年至今一直是亚普汽车最主要的客户,其销量一直处于几大客户中第一位,始终 保持着较高的销售水平。
招股书相关数据也显示,2011年至2013年,亚普汽车向上海大众共销售油箱125.3万只、135.3万只、160.2万只;2014年上 半年销售84.6万只,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至2014年上半年实现的销售金额分别为9.1亿元、9.7亿元、11.4亿元以及6.1亿元,占其全 部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9.85%、28.23%、27.92%以及27.80%。
亚普汽车列出的五大客户有三家属于上海地区,2011年至今年上半年,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与上海汽车三家企业的销售总收入在亚普汽车中的占比分别为55.6%、54.19%、51.39%、49.74%,均超过50%,且处于上涨趋势。
除此之外,亚普汽车虽然拥有不少海外子公司,但其主要业务领域在国内的上海和吉林地区。2014年上半年亚普汽车国内87.48%的主营业务收入有35.83%来自上海市,24.37%来自吉林省。
陈元智告诉记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市场业务范围区域化一般是普遍现象,主要是因为“汽车讲究物流和供货时间,有些大件物品必须要在周边”。
但在郭凡礼看来,业务集中既是优势也是劣势,既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营收增长,也会成为企业增长乏力的羁绊,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孰能占优,主要取决于公司的市场把控能力及合作方的稳定情况。同时,当地行业生态结构及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同样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